缩略图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作者

张碧军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宝飞镇凤陵九年制学校

随着小学年级的升高和学习任务的加大,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逐渐降低,甚至出现懈怠表现。这是因为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需要掌握大量的概念和技能,如果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无味,难免会让学生感到无趣、疲惫。此外,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水平也越来越重视,教师的教学压力也随之加大,很多教师缺乏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限制,学习兴趣降低。

一、创设良好情境,获得教育体验

情境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真正地学习知识,获取经验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情感。陶行知先生曾说过 , 生活即教育。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对学生采用良好的教育环境,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学科成绩,本人性格,认知水平等等进行整体教育的调整,将教育宗旨积极的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使学生在参与活动或者学习过程中了解的与教育的意义。

例如 , 在学习《时、分、秒》这一内容时 ,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发育不够完善,教师在课堂开始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教师可以引用一句话提起学生的构思兴趣,“一秒钟可以做些什么事情,一分钟可以做些什么事情 , 一小时可以做些什么事情”等这种问题让学生的思路跟着教师的问题走,在这样的思考和对比之下,从而让学生了解到时,分,秒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给学生出相应的题目,看学生一分钟可以做几道题,一小时又可以做出来几道题。在这样的情境下,让学生了解到时间的紧迫,以及如何合理的运用时间,教师还可以提出几件事情让学生排列优先顺序,或者如何将两件不冲突的事情同时做,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时间的重要性和如果节省时间。

二、引入生活案例,启发学生思考

为了实现现代教育与生活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维度、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服务,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聚焦课堂教学重心,捕捉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所潜在的联系,打破两者的壁垒,以新的思维,新的方式,新的理念,推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这一内容时 , 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生活中平行例子的图片,旗杆、地板砖、斑马线、桌子、灯管与天花板、门框的边与墙面互相平行,倡导学生在生活中多注意观察和分析,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以此实现学以致用。其次,借助教室门扇将学生带入问题情景中,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哪些物体属于平行四边形?以此进一步的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动脑分析能力、感悟能力,初步领悟空间观念与空间图形性质。在课程结束后,数学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该章节的学习重点进行总结,通过层级化的方法,划分各知识点的关系,在深化学生理解的同时,启发学生的思考。

三、借助现代技术,完善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借助一些现代化的技术来完善课堂教学,进而使得知识变得形象直观且具有趣味性,这样一来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开展也更加能够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最终有效完善课堂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要有意识地去满足学生们多元化的学习需求,要让他们能够在课堂上感受知识学习的价值,从而才可以进一步唤发学生们渴望强烈学习和进步的念头。

例如,在学习《观察物体》这一内容时 , 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从而带领学生进一步了解观察物体。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可以展示几张精美的物体图形的图片,进而引发学生们强烈想要看它们是由哪些简单图形构成的,有什么具体的特点,这时多媒体技术也可以将动态的变换过程展示出来供学生直观理解;而在此基础上,教室还可以让学生们说一说生活中的物体图形,进而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等等。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们要积极从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理念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从而全面拓充自身的教学手段,以求进一步有序开展多元化教学。除此之外,教师也要逐渐将教学中心由传统的授课模式转为引导学生去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和来源,进而大大加深学生的知识印象,最终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会龙.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3(15):23-25.

[2] 李小燕. 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方法[J]. 散文选刊(中旬刊),2023(5):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