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中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实践研究
曾小卫
龙岩紫金山实验学校
引言
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信息技术渐渐变成推动教育革新的关键要素,数学是初中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肩负着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但其教学活动却长久以来被传统的课堂模式所束缚。由于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在数学学习期间很难激发起内在的动力,注意力分散的现象比较常见,初中数学内容有着很强的抽象性以及复杂性特点,单靠教师讲授很难做到有效的知识吸收和能力提高,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形成包含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以及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模式,这是现代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
一、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的作用
借助信息技术改良教学资源和方法论。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大多由教师主导讲授,其抽象、理论性以及逻辑严密的特性常给学生学习带来麻烦,信息技术的出现冲破了以往单向的教学模式,教师可按照课程内容自由应用多媒体手段,比如视频,动画之类的东西,来直观形象地讲解重点概念,辅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在教学资源方面,信息技术发展使得网络平台上资源涵盖的范围得以拓宽,各类教学视频,实践案例以及在线习题库等等都被囊括其中,这些内容为教师备课给予了丰富素材支撑,促使教学设计有所革新,进而提升了数学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二、初中数学课堂中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实践策略
(一)资源整合优化与知识边界拓展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与课程内容相匹配的网络资源,通过系统筛选、分类整合来创建完备的教学资源体系,冲破传统教材的束缚,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按照各个模块的核心知识点以及教学目的,教师需有针对性地搜集优质的网络素材,着重关注权威的数学教育网站,知名的科普论坛以及相关的公众号之类的可靠渠道,利用印象笔记等工具做到信息有序存储并动态更新,剔除掉过时或者冗余的内容,增添最新的且有意义的信息。在讲解有关一次函数的知识时,除了采用教材给予的基本例题和练习题之外,还可以从网络平台获取有用资源,在专门的数学论坛上探讨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案例,在数学文化公众号里学习函数理论的发展历史,借助在线教育资源库观看动态演示视频,从而直观地显示一次函数图象的特点。课堂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函数发展史专题纪录片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讲授重点内容时,采用多媒体技术动态展示图形的演变过程,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领悟那些抽象的概念,课后安排一些开放性的实践任务,促使那些有能力的学生去钻研,进而加深他们对基本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创建并完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有益于形成一套系统的教学素材库,给学生供应丰富而优质的学习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重视统筹各类资源,并做到动态更新,利用数字化手段辅助教材解析,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提升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水平以及跨学科综合应用能力,以此全面优化数学课程的教学品质。
(二)探究式教学与动态可视化工具的融合应用
探究式教学作为本轮课程改革的理念,在初中数学课堂里有着重要地位,特别是像概念构建与定理证明这类重要的环节当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是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模式的关键驱动力。不过,受各种因素约束,当下探究式教学在实际操作中常常碰到各种难题,探究路线规划不合理或者不深刻,这些都会使探究式教学的实施变得十分棘手,而且当教师干预太多的时候,就会抹杀学生自身主动探究的能力,使其主体感消失,如果探究式教学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从学生的知识基础薄弱以及实际能力不强等诸多情况入手,在学生缺乏足够的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前提下展开探究活动,探究方式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学生难以实现高效自主探究,探究式教学无法顺利进行下去。在传统教学体系下,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更别提深入探究了,而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育之后,这些问题正被慢慢解决,课堂提问或者布置任务这类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但很难涵盖学习过程中所包含的所有因素变量,只能通过预先设定好的方案才能有效推进探究活动。
(三)信息技术推动分层教学实践
考虑到学生在数学基础、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达成精准化教学设计很有意义,“智学网”对单元测试数据展开深入挖掘分析之后,就能生成表现学生知识掌握状况的知识雷达图。某个学生在“函数图像”板块表现不佳(正确率小于30% ),系统就会自动推送《一次函数图像及其性质》的微课视频,而且配发配套习题来加深认识,而针对在“几何证明”方面成绩突出的学生,则会给出“相似三角形综合应用”的拓展练习题,教师可以按照数据分析结果随时调整课程内容,对于薄弱之处重点讲解核心概念,给优等生布置更有挑战性的开放式探究任务(比如“运用函数思想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小猿搜题”平台依靠“错题本”功能,学生可以上传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系统凭借题型特点自动把问题归类到“方程与不等式”、“图形与几何”等专题模块,并且给出相关的习题资源,教师能够定时统计班级的错题情况,规划《错题精讲》微课程,细致剖析典型的错误例子,比如分式方程求解时忽略增根判断,从而免除重复讲解,改善复习成效,改良课堂品质。
结束语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给初中数学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利用数字工具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互动次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教育工作者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模式,依照学情状况灵活地应用信息技术,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丁奕丹 . 初中数学“问题研学·生态智慧”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以青岛市H 中学为例[D]. 聊城: 聊城大学,2023.
[2] 余思文. 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J].文渊 ( 中学版 ),2024(12):292-294.
[3] 吴侨敏 .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J]. 学周刊 ,2024(26):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