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与反思

作者

刘佩佩

梁山县拳铺镇第一中心小学  272600

引言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对学生逻辑思维、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学评一体化”逐渐成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丰富,编排科学,为“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提供了良好基础。“教学评一体化”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学、学习与评价相互分离的局面,使三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通过将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紧密结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学习能力,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深入研究“教学评一体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对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学评一体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方法

(一)目标引领下的教学

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评一体化”的基础。以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单元为例,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如学生能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这一目标展开教学活动,从整数乘法引入,通过具体的购物情境,如购买单价为 2.5 元的铅笔3 支,让学生思考总价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过程,将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努力方向,为后续评价提供依据。

(二)多样化学习活动的设计

为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教师需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在三年级下册“面积”单元教学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测量活动。让学生测量教室地面、课桌面等的面积,在测量过程中,学生运用所学面积公式,如长方形面积 Σ=Σ 长 × 宽,亲身体验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同时,教师还可安排小组讨论活动,如让学生讨论不同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异同,促进学生思维碰撞,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这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既满足了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又为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提供了丰富素材。

(三)多元化评价的实施

在“教学评一体化”中,评价方式应多元化。在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教学后,教师可采用课堂提问、作业练习、小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课堂提问能及时了解学生对大数读写、大小比较等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提问“305000000 读作什么”;作业练习可进一步巩固学生知识,通过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小组互评则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自身不足,如在小组合作完成大数的改写任务后,小组成员相互评价对方的表现,从多个角度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为教学调整和学生学习改进提供参考。

二、对“教学评一体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的反思

(一)目标设定的合理性反思

教学目标是“教学评一体化”的核心,其合理性至关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反思目标设定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和课程标准。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单元时,若将教学目标设定过高,如要求学生深度理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过程,超出学生认知水平,会导致学生学习困难,评价结果不佳。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合理设定目标,如让学生通过测量、剪拼等活动,直观感受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确保目标既具有挑战性又可达成,使教学、学习与评价在合理目标引领下有效开展。

(二)活动与评价的适配性反思

教学活动与评价方式应相互适配。在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中,若教师设计了小组讨论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活动,但评价方式仅采用传统的纸笔测试,无法全面考查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思维表现。教师应反思评价方式与活动的适配性,采用多元化评价,如结合小组活动评价量表,对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发言质量、团队协作等方面,使评价能准确反映学生在活动中的学习成果,促进教学活动与评价的有机融合。

(三)评价结果的反馈应用反思

评价结果的反馈应用是“教学评一体化”的关键环节。在六年级上册“圆”的教学后,教师通过作业和测验对学生进行评价,若只是简单给出分数,而不反馈学生在圆的周长、面积计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评价就失去了意义。教师应重视评价结果反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针对学生的问题提供个性化指导,如对圆面积公式推导理解不清的学生,重新讲解推导过程,帮助学生改进学习,同时根据评价结果反思教学过程,调整教学策略,实现教学、学习与评价的良性循环。

三、总结

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发展具有显著作用。通过目标引领下的教学、多样化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多元化评价的实施,实现了教学、学习与评价的有机融合,带来促进教学目标达成、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精准度等优势。同时,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反思目标设定的合理性、活动与评价的适配性以及评价结果的反馈应用,持续优化教学过程。小学数学教师应深入理解“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特点,积极探索创新实践方法,充分发挥“教学评一体化”的优势,为学生数学学习创造良好条件,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向更高水平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亚平 .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实践路径探索——以“长度单位”教学为例 [J]. 教师博览 ,2025,(06):67-69.

[2] 张涛 .“教—学—评”一体化在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 读写算 ,2025,(06):91-93.

[3] 佟学唬 . 大单元视野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实践 [J].智力 ,2024,(36):151-154.

[4] 康贵珠 .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实践路径研究 [J]. 名师在线 ,2024,(34):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