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力工程配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对策研究

作者

徐子洋

新疆西部明珠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新疆834009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持续增长,电力工程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配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高质量的配电线路施工能够有效减少故障发生概率,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环境复杂、技术要求高、管理难度大等因素,配电线路施工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深入研究配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优化施工技术、加强质量控制,可以提高配电线路的施工水平,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1、电力工程配电线路施工技术

1.1 基础施工技术

电力工程配电线路基础施工是保障线路稳定的关键。杆塔基础类型多样,常见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坚固耐用,适用于多种地形;桩基础则在软土地质中发挥重要作用。基础施工流程包括开挖、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等。开挖时要精准控制尺寸与深度;钢筋绑扎需保证间距与连接牢固;混凝土浇筑要注意配合比与振捣。在特殊地质条件下,如岩石或湿地,需采用爆破、换填等特殊处理技术。

1.2 杆塔组立技术

杆塔组立是配电线路施工的重要环节。杆塔类型有直线杆塔和耐张杆塔等,直线杆塔用于支撑导线,耐张杆塔能承受导线拉力。选择杆塔要综合考虑线路电压、地形等因素。组立方法有整体组立和分段组立,整体组立适用于小型杆塔,分段组立适用于高塔。施工中要严格遵循安全要求,如设置警示标识、检查起吊设备,同时控制好杆塔垂直度与水平度,确保质量。

1.3 导线架设技术

导线架设直接关系到电力传输效果。导线选型与截面计算要依据线路容量、电压损失等确定。展放方法有拖地展放和张力展放,拖地展放操作简单但易磨损导线,张力展放可减少磨损。导线连接采用压接、焊接等方式,要保证连接部位导电性与机械强度。固定导线需使用合适的绝缘子与金具,防止导线晃动、移位,保障电力传输安全。

1.3 接地施工技术

接地施工对配电线路安全至关重要。接地系统可将故障电流引入大地,由接地极、接地线和接地引下线组成。接地极安装与敷设方式多样,如水平或垂直敷设,要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安装后需进行接地电阻测试,若电阻不符合要求,可增加接地极数量、更换材质或使用降阻剂。通过有效接地,可降低雷击等故障危害,保障线路与设备安全。

2、电力工程配电线路施工质量影响因素

2.1 施工工艺因素

施工工艺对电力工程配电线路施工质量影响显著。不规范的施工操作会带来诸多隐患,如基础开挖深度不足,会使杆塔稳定性降低;导线连接不牢固,易引发发热甚至短路故障。同时,新技术、新工艺虽能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但应用不当也会适得其反。若施工人员对新工艺掌握不熟练,在张力展放导线时参数设置错误,就会导致导线受损,影响线路的长期稳定运行。

2.2 施工材料因素

施工材料是保障配电线路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合格危害极大,劣质导线可能因电阻过大导致电能损耗增加,甚至引发火灾。而在材料采购、检验和保管环节也常存在问题。采购人员为降低成本选择低价劣质材料;检验人员工作不认真,未能及时发现材料缺陷;保管不善使材料受潮、生锈,这些都会使材料性能下降,影响施工质量。

2.3 人员技术因素

人员技术水平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施工人员技术参差不齐,部分人员操作不熟练,在杆塔组立过程中无法精准控制垂直度,影响杆塔受力平衡。管理人员质量意识和管理能力不足也不容忽视,他们可能对施工质量标准理解不透彻,不能有效监督施工过程,无法及时纠正违规操作,导致质量问题频发,影响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

2.4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给配电线路施工带来诸多挑战。恶劣天气影响巨大,暴雨会使基础坑积水,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大风天气不利于杆塔组立和导线展放,增加施工难度与风险。地理环境复杂同样是难题,山区地形起伏大,运输材料和设备困难;湿地地质松软,基础施工需采取特殊处理措施,否则会影响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电力工程配电线路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3.1 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是确保电力工程配电线路施工质量的基础。首先要进行施工图纸审核与技术交底,组织专业人员对图纸进行全面审查,确保其合理性与可行性,技术人员要向施工人员详细讲解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其次,严格开展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检验,对采购的材料和设备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最后,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与考核,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只有考核合格者才能上岗作业,从源头上保障施工

质量。

3.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关键环节。要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质量职责,加强对施工全过程的监督检查。把握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要点,如基础浇筑、杆塔组立、导线架设等,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处理与整改,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跟踪整改效果,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保证施工质量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3.3 施工后的质量控制

施工后的质量控制能为配电线路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要严格遵循配电线路的验收标准和流程,对线路的各项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确保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开展运行调试与质量评估,模拟实际运行情况,检验线路的性能和稳定性,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同时,建立质量保修与维护管理体系,明确保修期限和责任,定期对线路进行维护和检修,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延长线路的使用寿命。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意义重大。通过对基础施工、杆塔组立、导线架设、接地施工等技术的深入研究,明确了各环节要点。同时,针对施工工艺、材料、人员、环境等影响质量的因素,提出了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的全方位质量控制对策。在实际工程中,应不断优化施工技术,严格落实质量控制措施。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与经验的积累,电力工程配电线路施工质量将进一步提升,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更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邓思源 .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问题研究 [J]. 电力设备管理 , 2024,2(2): 182 - 184.

[2] 曹东 .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探究 [J]. 南方农机 ,2018, 49(14): 100.

[3] 张涛 . 电力工程中配电线路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J]. 电子乐园 , 2021, (22):1.

[4] 陈鹏 . 电力工程配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探讨 [J]. 科技尚品 ,2019, (4): 23 - 24.

[5] 张凯. 探讨电力工程中配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 中国设备工程,2020, (20): 234 -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