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Internet

高中语文课堂中深度学习的发生机制与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王艳

江苏丰县宋楼中学

一、引言

随着核心素养理念深化,高中语文教学向“素养培育”转型,深度学习是关键路径。当前课堂仍存浅层学习问题,教学多停留在文本梳理与知识记忆,学生难深度探究文本内涵、关联思维与文化。统编版教材以“学习任务群”串联多元内容,为深度学习提供基础。探究其发生机制与适配教学策略,可提升教学实效,为学生终身学习与素养发展奠基,兼具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高中语文课堂中深度学习的发生机制

高中语文深度学习的发生,需依托“文本理解 — 思维进阶 —迁移应用 — 文化内化”的递进过程,其核心机制体现在三个层面。其一,文本深层解读是基础:学生需突破对文本字词句的浅层认知,深入挖掘文本的情感内涵、逻辑结构与思想价值,如解读散文时需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与意象选择的深意。其二,高阶思维发展是核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运用分析、概括、批判、创造等高阶思维,对文本内容进行加工与重构,例如比较不同作家对同一主题的表达差异,或对文本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1]。其三,知识迁移与文化内化是目标:学生将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与思维方法,迁移到新的阅读、写作与生活情境中,同时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文化认同感。

三、高中语文课堂中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

(一)依托任务群设计驱动性任务,引导深度探究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学习任务群”为深度学习提供了天然抓手,教师可围绕任务群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驱动性任务,引导学生开展深度探究。例如在“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教学《红楼梦》(必修下册)时,可设计核心任务“以‘大观园中的建筑与人物性格’为主题,撰写一篇文学评论”。为完成该任务,学生需深入研读文本中对潇湘馆、怡红院、蘅芜苑等建筑的描写,分析建筑风格与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等人物性格的关联;同时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借鉴他人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梳理文本细节、分析人物形象、整合信息资源,实现对《红楼梦》文本的深度解读与高阶思维的锻炼。

(二)聚焦文本关键处设问,推动思维进阶

教师需精准把握文本的关键节点,设计具有层次性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推动思维从浅层向深层进阶。以统编版必修上册《沁园春·长沙》教学为例,可围绕文本设计三级问题:第一级基础问题“词的上阕描绘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引导学生梳理文本内容;第二级分析问题“‘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与思考?”,促使学生深入解读作者的情怀;第三级批判与创造问题“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你认为‘谁主沉浮’的答案是什么?若将这首词放在当下,你对‘主沉浮’有怎样的新理解?”,引导学生联系历史与现实,进行批判性思考与创造性表达。通过层层递进的设问,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实现对文本思想价值的深度挖掘。

(三)创设真实语文情境,促进知识迁移

真实的语文情境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实用价值,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为知识迁移提供平台。在统编版必修下册“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新闻”单元时,可创设“校园新闻记者”情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校园文化节”活动,完成新闻采访、写作、编辑的完整流程。在采访环节,学生需运用课堂所学的采访技巧,设计合理的问题;写作环节,需遵循新闻的结构与语言要求,准确、客观地报道活动;编辑环节,需对多篇新闻稿进行筛选、排版,形成校园新闻小报 [2]。通过这一真实情境,学生将新闻知识与技能迁移到实际应用中,不仅巩固了所学内容,还提升了语言表达与合作能力。

(四)优化多元化评价方式,保障深度学习实效

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难以全面衡量学生的深度学习成果,需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综合素养。例如在统编版选修上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中,可采用“过程性评价 + 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记录学生的诗歌背诵、赏析笔记、课堂讨论发言等情况,如评价学生对《登高》一诗的意象分析是否深入、在小组讨论中是否能提出有价值的观点;终结性评价则采用“诗歌创作 + 赏析报告”的形式,让学生结合所学诗歌的风格与技巧,创作一首古典诗歌,并撰写赏析报告,分析自己的创作思路与情感表达。这种评价方式既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又重视其思维发展与创作能力,能有效保障深度学习的实效。

四、结论

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深度学习,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需深刻理解深度学习的发生机制,以统编版教材为依托,通过驱动性任务设计、启发性设问、真实情境创设与多元化评价,为学生搭建深度学习的平台。在教学实践中,需始终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深度思考,实现语言能力、思维品质与文化素养的协同发展,为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范德攀 . 深度学习导向下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 甘肃教育研究 ,2025,(10):125-127.

[2] 杨晓丹 . 大单元视域下的深度学习教学策略探究 [J]. 语文教学通讯·D 刊 ( 学术刊 ),2024,(10):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