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辅导员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探索

作者

丁宇宇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457000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引导的重要主体,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旨在从辅导员的视角出发,探讨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提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育策略,以期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辅导员视角;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探索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的广泛传播,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主力军,辅导员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思政教育模式,以满足大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成长需求。

1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辅导员不仅是大学生日常管理的组织者,更是思政教育的实施者和引导者。他们承担着把牢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阀门的重要使命,通过构建正确的思想认识、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教育框架,为培养新时代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2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重视程度不够:部分辅导员过于注重专业教育,忽视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导致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存在脱节现象。

阵地意识不强:辅导员对宿舍、网络等思政教育阵地的开发整合不足,未能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开展有效的思政教育。

教育内容单一:思政教育内容往往停留在理论灌输层面,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方式滞后: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等已难以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需求,亟需引入新的教学手段和技术。

3辅导员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探索

(一)强化社会实践教育

辅导员应大力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这不仅局限于常规的志愿活动、充满活力的暑期实践,还有意义深远的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是一座连接校园与社会的桥梁,能让学生真切地触摸到社会的脉搏,从而深刻理解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关爱他人、奉献自我;暑期实践则给予他们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机会,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公益活动更能激发学生内心的善良与担当,培养社会情怀。与此同时,辅导员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实习基地的建设。优质的实习基地就像肥沃的土壤,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丰富的养分。精心挑选合适的企业、社区或机构作为合作对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实践基地中,学生可以参与真实项目,接触不同领域的人和事,拓宽视野。而且,基地专业人员的指导也能让学生少走弯路,更快地适应社会节奏。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真正做到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实现从校园学子到社会栋梁的蜕变。

(二)营造优良校风学风

辅导员在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建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充分利用各种特殊契机开展富有意义的主题教育活动。比如,在庄重的开学典礼上,通过讲述学校的历史传承、办学理念和辉煌成就,让新生们迅速融入校园文化,感受到身为学校一员的自豪,从而激发他们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憧憬与热情。而在毕业典礼上,回顾毕业生们的成长历程,表彰优秀事迹,传递母校的祝福与期望,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此外,辅导员还应精心策划并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术讲座能邀请各领域专家学者,为学生打开知识的新窗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文体竞赛则鼓励学生展现个人才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文化节、读书月等活动,更是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这些活动相互交织,共同构建起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如同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学生的心灵,激励他们勤奋学习、追求卓越,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风尚,为个人成长和学校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三)抢占网络思政阵地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辅导员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将其打造成思政教育的前沿阵地。这些平台信息传播迅速、覆盖面广,能让辅导员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浏览学生的日常分享、评论和转发,辅导员可以洞察他们的关注点、困惑点以及情绪变化,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在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方面,辅导员可以定期发布正能量的内容,如感人的励志故事、先进人物事迹、重大政策解读等,用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感染学生。同时,开展线上主题讨论活动,围绕热点话题引导学生发表观点,进行理性思考和分析,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此外,网络平台还是开展多样化服务的便捷渠道。辅导员可以利用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时为有心理困扰的学生提供疏导;进行职业规划指导,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个人优势,提供针对性的建议。通过这些举措,全方位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让网络思政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发挥实效。

(四)实施个性化思政教育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兴趣爱好和思想困惑。因此,辅导员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要高度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摒弃“一刀切”的传统模式,采取因人而异的教学方式,为学生量身定制思政教育方案。谈心谈话是深入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辅导员要以真诚、耐心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挖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心理辅导则能借助专业知识和方法,帮助学生排解心理压力,塑造健康人格。除了传统方式,辅导员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运营思政教育网络账号。这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以学生视角提供多元、新颖、生动的思政教育内容。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兴趣和特长,制作短视频、撰写推文等,分享自己对思政教育的理解和感悟。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思政教育的严肃刻板印象,让思政教育更贴近学生生活,更容易被他们接受。通过个性化思政教育,辅导员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助力他们在人生道路上找准方向,实现自我价值。

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辅导员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需要不断创新与实践。通过强化社会实践教育、营造优良校风学风、抢占网络思政阵地、实施个性化思政教育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辅导员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育策略,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课程思政育人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智慧教学新途径. 武喆.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20)

[2] 三全育人理念下中职数学加入思政元素的慕课教学实践与探索. 吴姗.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3(04)

[3]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为例. 陈晓坤;宋朝红.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