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赋能体育产业发展的探究
张芮
渭南师范学院,陕西渭南,714099
【摘要】数字技术是助力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其为体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技术了保障,随着区块链等技术在体育产业中的大范围应用,出现了政策机制不健全、基础设施较差、数字化开发利用水平低等,因此依据现实情况及发展现状,提出建立健全体育产业政策、增加资金投入、提升数字化体育产业数字化及智能化水平等措施,以期能为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数字技术;体育产业;提升策略
一、数字技术助力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以云计算、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为代表的新型技术深度融入体育产业,标志着我国迈入了“数字技术+体育”的时代,数字技术为赋能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定基石。
近年来体育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尤其是《体育强国建设纲要》[1]对体育产业发展做出了明确规划,即支持企业加大自主性科技研发,注重科技成果转化,使用新兴技术工具开发科技含量高、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研发支持虚拟现实、智能运动的设备,助推数字化体育产业不断发展。[2]
然而国内体育产业数字化形态刚起步,仍存在类似于供给与需求错配、质量产品不高等问题。从目前体育产业发展状况分析,主要是使用传统式、灌输式方式,体育产业与技术发展间呈现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作为数字时代的体育人,如何借助智能技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体育提质增效仍是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基于此研究中通过分析体育产业发展中所存问题,以此探究数字技术赋能体育产业提升的路径,以期为我国更好建设体育强国建言献策。
二、数字技术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
(一)体育产业方面的政策机制不完善
随着区域体育产业快速化发展,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矛盾较多,致使体
育产业发展质量受限。部分政策制定中没有进行长期统筹规划,缺乏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多样性考虑,落实力度不大、执行不到位、没有将问题具体化、监管不严格等诸多问题,实施过程中难以进行精准对表对标,阻碍体育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二)基础设施较差,数字化开放水平低
体育场馆等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数字化资源作为保障,但目前我
国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尤其是城乡差距大,[3]一定程度上造成企业投资数字化建设匮乏,数字化资源开放层面,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相关体育数据不多,尤其是有关体育消费等,仍旧没有统一健全的数据保障。
(三)数字化开发利用程度低,体育产业信息化水平低
技术支撑的数字化时代,体育产生发展尤为关注资金投入,需要购买充足物
质和设备,否则难以完成体育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在现实发展过程中由于资金匮乏,管理者水平参差不齐等,都会造成体育产业在前期采集、数据存储、应用方面等问题[4]。当前仍只是进行简单的数字化办公,体育产业供应、服务等方面效果不好,实质上从侧面反映了基于数字化的体育产业在自主研发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
三、数字技术赋能体育产业发展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数字化体育产业政策体制机制
政府作为管理者应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体育产业政策措施,依据国家发布的
体育产业中长期战略规划,全面推进体育数字化建设,引导企业开发新技术,并将技术转换成为成果,助力体育产业由传统式向数字化转型升级。同时也应该出台相关激励机制,鼓励企业、高校等实施“外引内培”式的培养模式,对于引进的体育产业专业型研发人员,根据贡献程度、研发等级等给予一定支持和保障,使优秀的数字化体育人才留得住,为数字化体育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二)增加资金投入赋能数字化体育产业升级
为了更好地促进体育产业转型发展,应投入更多资金用于数字化体育产业建设,投入更多的物力、人力及财力,补充体育健身的场馆,体育健身设施及体育实施的网络化设备,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等偏远地区数字化体育设施的投资,优化资源配置,成立“专款专用”,用于体育设施的维修等。同时利用好数智化的工具和技术方法,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等设置不同的数字化体育设施,满足不同群体的健身需求,增强设施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此外还应该鼓励经济发展薄弱地区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有效整合社会、学校等群体资源,如学校体育健身场地采用适当收费制向社会群体开放,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三)提升数字化体育产业的智能化水平
最近几年智能体育也是一大热点,智能运动产品、智能运动装备等发展迅猛,不仅影响着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方式,而且也有利于进行其进行健康生活。智能体育和大数据技术的有效衔接,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和指南,如智能运动手表等有效结合了传统手表的时间功能和只能技术的数字功能,能够记录个人运动数据(步数、速度、卡路里的消耗等),也能监测全天候的健康情况,追踪用户的睡眠质量,监测心律不齐等心脏问题,人们也可通过智能运动产品与手机连接,进行数据同步共享,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运动锻炼方案。后期企业也可以以此为契机,创新体育产业的体验感知水平,如通过虚拟现实(VR)等将其有效融入体育产业,转换营销模式,此外也可以借助互联网等网络营销方式,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消费方式。
四、结语
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在新兴技术快速发展和不断应用的时代下,更多的问题也会相伴而生,因此后期应该以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关注现实样态、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助力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实现数字化转型。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EB/OL].(2019-8-10)[2025-1-3].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9/02/content_5426485.htm.
[2]郑芳,徐伟康.我国智能体育:兴起、发展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19,39(12):14-24.
[3] 袁园媛,黄海燕.我国体育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新三板挂牌体育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2,5:550-560.
[4] 徐雄,王康锋,鸦新颖.新发展理念下我国区域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意蕴、困境与路径[J].体育学刊,2023,30(5):38-44.
【基金项目】陕西省体育局2024年常规课题“关于“AI+体育”助力竞技体育发展的应用研究”(20240361);陕西省体育局2024年常规课题“关于新媒体技术赋能体育产业发展助力陕西乡村振兴研究”(20240489);2025年度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陕西省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测评与提升策略研究”(2025QN0502);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 2024年度课题“地方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测评及提升路径研究”(SGH24Y2319)。
【作者简介】张芮,硕士,渭南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数字化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