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思政“金课”建设的湖湘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王琦
湖南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益阳,413000
摘要:湖湘红色文化是我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资源。依托湖湘红色文化资源,创建学术交流平台、善用实践研学基地、打造高校特色品牌、开发优质网络平台等是实现湖湘红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思路和新路径。因此,保护好、管理好和运用好湖湘红色文化资源,把湘籍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对于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助力高校思政“金课”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思政“金课”;湖湘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2]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湖湘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024年3月,他在湖南考察时强调:“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风新貌。”[3]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本文立足高校思政“金课”建设,探索湖湘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实现路径,旨在盘活红色资源,摸清红色家底,提升湖湘红色文化软实力,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一、湖湘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从国家层面讲,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红色资源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用好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4]湖南是红色沃土,湖湘红色文化是湖湘革命先烈们奋斗历程的见证,开发利用好湖湘红色文化,深入挖掘湖湘红色文化背后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传承,摸清红色家底,盘活红色资源,有利于我们擦亮信仰之灯,坚定政治立场,从湖湘红色文化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提升国家红色文化软实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凝心聚力。
(二)从高校层面讲,促进教育改革,传承红色基因
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关键职能。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工作的讲话中强调:“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大批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5]因此,充分利用湖湘红色文化的地域优势,促进思政课体系教育改革,在用好红色资源、抓实红色教育、建设红色校园文化上下功夫,湖南各高校义不容辞。开发和利用好湖湘红色资源,有利于各高校探索湖湘红色文化育人长效机制,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传统;有利于实现湖湘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全覆盖全过程,实现湖湘红色文化的历久弥新、生生不息,让赓续湖湘红色血脉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三)从教师层面讲,丰富教学资源,强化育人实效
2022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省锦州市考察辽沈战役纪念馆时指出:“红色江山来之不易,守好江山责任重大。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6]如何守住红色江山,讲好红色故事?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红色资源构成了“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广大教师深入挖掘湖湘红色文化资源,有利于丰富教学资源库,实现课堂革命;有利于创新教学手段,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和针对性,提升湖湘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帮助学生在润物无声的教化中传承湖湘红色文化,为湖湘红色文化的多元化、多角度传承发展提供基本遵循。
二、湖湘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金课”建设的内在联系
(一)教育教学:以推动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为基本遵循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做出重要指示时强调:“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构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7]湖湘红色文化是我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拥有极其丰富的红色资源,这为新时代背景下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基本遵循。思政课教学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一环。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准确把握授课内容和湖湘红色文化资源的切入点,切实有效地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湖湘红色文化育人内容,创新授课模式,如采取专题式、研讨式、情景式教学等手段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为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实现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提质增效。
(二)育人目标:以培养民族复兴时代新人为价值旨归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新时代青年是强国建设的生力军,是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湖湘红色文化是培育民族复兴时代新人的生动教材、鲜活教材和现成教材,用湖湘红色文化资源铸魂育人,教育广大青年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是引导广大青年警惕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践行文化自信,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举措;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党和国家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厚植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进而凝聚起民族复兴和强国建设的磅礴伟力。
(三)文化传承:以盘活湖湘红色文化资源为现实举措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8]文化自信是最基础、最广泛、最深厚的自信,红色文化是赓续红色血脉、补足精神之钙的“营养剂”,保护好、运用好湖湘红色文化资源是新时代背景下实现文化传承,摸清红色家底的现实举措。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示范区和辐射地应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打造校园湖湘红色景观,优化红色育人环境,通过挖掘、整合生动的湖湘红色案例融入高校思政课堂,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探求高校思政“金课”建设的长效机制,提升湖湘红色文化软实力,让湖湘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基于高校思政“金课”建设的湖湘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路径
(一)创建湖湘红色文化学术交流平台,提升思政“金课”学理性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9]办好思政课,必须旗帜鲜明地讲政治,讲深讲透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和路线。如何将道理讲深讲透?如何充分挖掘湖湘红色文化资源?创建极具湖湘红色文化特色的学术交流平台无疑是一个有效途径。湖南各高校应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推动湖湘红色文化入脑入心入课堂,借助高校的辐射和示范作用开发利用湖湘红色文化,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助力湖湘红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二)打造湖湘红色文化高校特色品牌,塑造思政“金课”活招牌
高校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湖湘红色文化为高校实现培育堪当民族复兴时代新人的根本任务提供了基本遵循,因此充分挖掘并利用好湖湘红色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高校可依托湖湘红色文化资源并结合当地特色常态化开展系列活动,同时利用校园网站、文化长廊、宣传窗、校报、广播等载体加大宣传力度。如“红色××”解说大赛、观红色电影、唱红色歌曲、读红色家书等,此外还可组建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湖湘红色文化宣讲团,加强高校与当地红色实践基地的合作交流,让湖湘红色文化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真正用好湖湘红色资源,建强红色阵地,实现湖湘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善用湖湘红色文化实践研学基地,增强思政“金课”实效性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10]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湖南是一方红色沃土,红色文化资源遍布三湘四水,现有革命旧址20000余处,省级红色教育基地35处,这些宝贵的红色资源对于各高校构建实践研学基地,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助力高校思政“金课”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挖湖湘红色资源建构实践研学基地,助力移动思政课堂建设,突出实践导向,打通“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之间的壁垒,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兼顾课程育人和实践育人,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实效性,丰富湖湘红色文化的生命力、感染力和传播力。
(四)开发湖湘红色文化优质网络平台,丰富思政“金课”教学库
红色资源为思政课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鲜活素材,立足中国革命摇篮之湖湘大地,深入挖掘并激活湖湘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将教学内容和湖湘红色文化巧妙衔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湖湘红色文化虚拟仿真教学资源,改善传统授课模式,创新教学手段,实现“三全”红色思政育人,帮助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此,开发兼具湖湘特色的优质网络平台,将湖湘红色文化与现代科技、互联网媒体深度融合,一方面,可以释放红色资源魅力,触及青年学生灵魂,武装青年学生头脑,引导青年学生成才,实现红色育人线上线下全覆盖。另一方面,可以畅通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探索湖湘红色文化育人常态化模式,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开设思政课,助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J].求是,2021(19):4-9.
[2] 习近平.奋勇争先,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4-03-22(002).
[3] 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 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J].求是,2021(10).
[4] 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强调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湖南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0-9-19(1).
[5] 习近平总书记在锦州市考察辽沈战役纪念馆时的讲话,2022年8月16日
[6] 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人民日报,2024-05-12.
[7]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01).
[8]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9]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
作者简介:王琦(1996- ),女,山东青岛人,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共党史、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2024年度益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基于高校思政“金课”建设的湖湘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序号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