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康定市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作者

奉云

康定市农牧农村和科技局 626000

引言

康定市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达 1.6 万亩以上,平均产量 1315公斤 / 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推动马铃薯产业链的延伸与升级,促使农业良性发展。高产技术的应用能为马铃薯加工企业提供了优质原料,显著提升了马铃薯的单位面积产量、经济效益。

1. 品种选择与种薯处理

1.1 品种选择

康定市具有明显的高原气候对马铃薯生长产生特别的影响。高产品种能够达成预期的种植目标;早熟品种可缩短周期、避晚霜冻害并抢占市场;抗病品种能降低农药用量、减少病虫害。应了解当地及周边市场需求,按品种偏好、品质、规格等选种,增加农场的经济效率。例如,凉薯9 号、米拉、费乌瑞它、甘孜紫皮、冀张薯12 等。

1.2 种薯处理

精选是种薯处理的基础,应选择薯形规则,挑选无病虫害、无冻害且薯块饱满的种薯,并减少病虫害传播,精选时要仔细检查表皮、芽眼等部位。种植户将大种薯切成小块可提高利用率,每个切块应含有 1-2 个芽眼。切块后用草木灰或杀菌剂拌种消毒,防止病菌侵入切面引发病害,其中草木灰还能提供钾肥。催芽处理可提前让种薯进入生长状态,提升出苗率和整齐度。播种前,将切好的种薯置于温暖、湿润且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催芽,避免受冻或过热,使温湿度保持在科学的范围内,待芽眼长出1-2 厘米长的嫩芽时即可播种。

2. 选地与整地

2.1 选地原则

种植马铃薯应选地势平坦地块,便于灌溉排水,避免因地势起伏导致积水或干旱,影响马铃薯健康生长。深厚土层为根系提供充足生长空间,利于吸收养分水分、促使薯块膨大;良好排水性能可防止土壤积水,避免根部腐烂;疏松透气土壤能满足马铃薯耗氧量大的需要。马铃薯属茄科作物,应避免与茄科作物连作。连作会导致土壤中病原菌和害虫积累,应避免这个过程,影响马铃薯正常发育 , 因此康定市马铃薯一般都选择青稞、油菜、豆类、绿肥等前茬较好。选择地块时需综合考虑地势、土壤透气性、土层结构、排水性及轮作要求,这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马铃薯种薯的发芽和生长。

2.2 整地要求

整地对防寒、保墒、消灭病虫杂草作用显著。深耕可打破土壤板结,提升透气性与保水能力,增加孔隙度;细耙能使土壤疏松细碎,利于马铃薯根系生长和薯块膨大。深耕深度根据土壤质地和品种调整,一般为 25-30 厘米。基肥是马铃薯生长初期的主要养分来源,满足不同生长阶段养分需求,可配合适量复合肥、磷肥、钾肥等化肥。马铃薯对钾吸收最多,有机肥能够保障钾元素的供应,按照基肥为主、适度追肥的办法,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肥力。基肥施用量需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调整,一般每亩施有机肥2000-3000 公斤,化肥适量。

3. 播种与密植

3.1 播种时间

康定市春季气温回升较慢,土壤解冻时间也相对较晚。播种时间应选择在春季土壤完全解冻后,且气温稳定在 10C 以上时进行。避免过早播种导致种薯受冻,也避免过晚播种影响马铃薯的生长周期和产量,为马铃薯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根据康定市的气候特点和历史数据,一般在 3 月下旬 ~4 月中旬播种为宜,具体时间还需根据当年的气候情况和土壤墒情适当调整。

3.2 播种方式

机械播种适合折多山以西地区大面积种植,效率高、播种均匀,使用马铃薯播种机可保证播种深度一致、株行距合理,提升播种质量。人工播种适合在折多山以东地区小面积或地形复杂地块,更灵活,效率较低,播种时需用开沟器或锄头开沟,按规定株行距放种薯后覆土镇压。播种深度一般为10-15 厘米,根据土壤条件调节:土壤干燥时应适当深播,湿润时可适当浅播,以确保种薯能吸收到充足水分。

3.3 合理密植

不同品种马铃薯特性各异,种植密度应随之调整。早熟品种可以密植,具有周期短、分枝弱的特点;晚熟品种周期长、分枝强,适合稀植。土壤肥力影响密度,低肥力土壤植株弱、分枝少,可密植;高肥力土壤植株旺盛、分枝多,

应稀植,一般株距 30-35 厘米,行距 60-75 厘米,亩植 3500-4000 株。

4. 田间管理

4.1 水分管理

出苗前应保持土壤湿润供种薯发芽,避免积水影响呼吸。出苗后依天气和墒情浇水,雨季减少次数防过湿,干旱时及时灌溉。薯块膨大期需水量大,提供基本供水条件,避免大水漫灌。收获前 15 天左右停浇,加快薯皮老化,提高耐贮性。

4.2 施肥管理

施肥时应遵循以生物菌肥或者腐熟农家肥为主、搭配适量化肥,基肥使土地肥沃度增加,化肥加快补充养料。按生长阶段追肥,苗期施氮肥促茎叶,薯块膨大期施钾肥促膨大,可喷叶面肥补充锌、硼、铁等微量元素,按照土壤和长势补施磷肥及微量元素肥。

4.3 中耕除草与培土

出苗后应及时中耕除草,提高地温、疏松土壤,促使根系生长并减少杂草争水肥。薯块膨大期结合清沟培土,土壤保温性持续提高,增加生长空间、防薯块外露变绿。

4.4 病虫害防治

可结合农业、化学、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策略主要是清洁田园、轮作倒茬;化学防治注意用药时机与安全,不同类型的药剂应交替使用;生物防治用 2.5% 鱼藤粉乳剂 600-800 倍液,或 0.3% 苦参碱水剂 800 倍液等低毒生物药剂喷雾防治。

5. 收获与贮藏

5.1 收获时期

马铃薯植株大部分枯黄、薯块易脱落时标志成熟可收获,保障正常的贮藏条件很重要。应根据市场需求以及生长状况确定收获时期,避免过早收获致薯块未熟影响产量品质,也需防范过晚收获使薯块受冻或发芽降低贮藏性。

5.2 收获方法

机械收获适合大面积种植,效率高、成本低,用马铃薯收获机可减轻人工强度,但应减少机械损伤。人工收获效率低,却在小面积或地形复杂地块灵活,应用工具小心挖掘。收获后应及时处理薯块,晾晒时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淋。

5.3 贮藏管理

贮藏前需对薯块分级挑选,为避免贮藏中腐烂传染,剔除病、烂及机械损伤薯。分级按照客户要求或种植场情况确定。贮藏环境应干燥、通风、避光,要定期检查温湿度、薯块状况及设施性能,减少不良产品确保质量。

6 结语

综上所述,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有助于推动本市农业经济发展、提升农户收益,有效解决了康定市马铃薯生产中遇到的阻碍。随着持续深化技术研发,马铃薯产业将持续实现高效化、规模化发展,使种植户熟练掌握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 尚显学 . 纳雍县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J].种子科技 ,2025,43(08):140-142.

[2] 陈晓旭 , 王瑜 . 优质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和技术推广优化途径 [J]. 中国种业 ,2025(04):195.

[3]李元元 . 春播马铃薯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 [J].种子科技 ,2025,43(01):144-146.

[4] 黄小明 . 定西市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 [J]. 南方农业 ,2025,19(01):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