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Internet

2015-2025 年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的演进逻辑

作者

姚琦 郭嘉玲 许珊珊

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重庆市 400000

1 引言

普尔于 1983 年提出媒介融合的含义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1]。自 2005 年后媒介融合概念引入中国,强调各类型媒介通过新介质真正实现汇聚和融合[2]。2014 年媒介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2023年是媒体融合发展国家战略实施十周年,主流媒体融合在内容、技术、渠道、运营、体制机制和国际传播方面都取得显著进展 [3]。

本研究基于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梳理近十年国内媒介融合研究的演进脉络,旨在理清国内媒介融合领域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的动态演化路径和发展趋势。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来源,以“媒介融合”“媒介融合策略”“传媒集团建设”“媒介融合战略”为主题检索文献,经人工筛选剔除无效文献后,保留有效样本,共1683 篇。

本研究采用 CiteSpace 进行可视化分析 [4],参数设置时间跨度 2015—2025 年,以 1 年为时间切片,节点类型选择“关键词”,采用 g-index 算法设定阈值,通过关键词共现、聚类及突现分析,绘制知识图谱以呈现研究动态。

3 国内媒介融合研究热点的可视化

3.1 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

关键词共现图谱可通过关键词出现的频次高低来揭示媒介融合研究领域的核心议题与内容体系 [5]。关键词共现结果显示(如图 1),国内媒介融合研究领域形成了以“媒介融合”“新闻传播”“广电媒体”“融合新闻”为核心的网络结构,节点间连线密集,表明研究已形成相互关联的内容体系。

新闻传播 新闻接道融合新闻传格改车 策略转型问题对策融合 创新路径妹融合 纸媒 新视媒体融合新闻采

路径 转楼特征 建议创新发展传播策略未广播节日煤体脑全人直春晓 发展装修煤 新闻 传播路径

球伴 叙事策略 自建林主消化传据城市梦播力 新排论 短视频記录片媒介 发展路径思政教育实践教学融合

关键词“媒介融合”与“新闻传播”“变革”“互联网”“融合新闻”等高频词紧密关联,反映出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新闻传播模式的转型是研究重点。“广电媒体”“纸媒”“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形态与“全媒体”“数字技术”“平台经营”等数字化概念的共现,体现了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探索。而“舆论引导”“传播效应”“功能拓展”等关键词的关联,则揭示了媒介融合中媒体功能与社会责任的研究维度。

通过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将具有相似特征的词汇归类后,国内媒介融合研究形成了14 组核心聚类(如图2)。

图1 关键词共现图谱

图2 关键词聚类图谱

3.2 关键词聚类图谱分析

14 组核心聚类分别为#0 媒介融合、#1 电视新闻、#2 新闻采编、#3 广播电视、#4 叙事策略、#5 融合新闻、#6 新媒体、#7 对策、#8 传播、#9 媒体融合、#10 电视编辑、#11 传统纸媒、#12 人才培养、#13 新闻传播。结合高频与高中心性关键词,可将其提炼为五大研究主题。

第一,媒介融合基础理论与实践路径。其中包含“媒介融合”“创新路径”“发展策略”“对策”等关键词,聚焦媒介融合的核心概念、发展模式及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第二,传统媒体融合转型。以“广电媒体”“纸媒”“电视台”为核心,关联“融合新闻”“编辑功能拓展”“传播力提升”等,研究传统媒体在内容生产、传播渠道、运营模式上的融合创新,如传统媒体转型中的数字转型、媒体整合和功能拓展等实践形式[6]。

第三,融合新闻与传播创新。聚类包含“融合新闻”“新闻采编”“采访形式创新”“VR 化”等,聚焦融合新闻的内容生产机制、技术应用及传播形态变革,体现技术驱动下新闻生产模式的突破,如人工智能的深度介入下,人与机器、媒介与技术在形态、机制、文化和内在逻辑层面的深度融合[7]。

第四,舆论引导与媒体功能。涵盖“舆论引导”“传播效应”“社会价值”等关键词,探讨媒介融合环境媒体在舆论调控、社会动员中的角色变化,以及如何通过融合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第五,人才培养与教育改革。以“人才培养”“学科交叉”“职业素养”“教学改革”为核心,关注媒介融合对新闻从业者能力的新要求,以及高校新闻教育如何通过跨学科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8]

3.3 关键词突现图与时区图分析

关键词突现与时区分析可清晰呈现研究热点的时间演进与历史脉络。结合关键词突现图与时区图,国内媒介融合研究的热点演变呈现一定特征。

从时间维度看,研究热点可分为三个阶段。2014 年前后是我国媒体融合制度发展的关键节点[9]。在 2016年 -2020 年处于早期探索阶段,2016 年“特点”和 2017 年“融合媒介”成为突现关键词,研究聚焦媒介融合的基本属性与形态特征,以理论梳理和概念界定为主。2021-2022 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21 年“直播带货”“纪录片”“新闻评论”等,反映短视频、直播等技术应用推动研究转向实践场景。2022 年“元宇宙”“发展路径”的出现,标志着研究开始关注新兴技术对融合模式的颠覆性影响。2023 年 -2025 年是深化拓展阶段,“红色文化”“乡村振兴”“挑战”成为强突现关键词。表明媒介融合研究向社会价值领域延伸,关注融合技术在文化传播、国家战略中的应用。

从趋势特征看,早期研究侧重技术与模式融合,近年逐渐转向社会价值与实践效能。乡村振兴、红色文化与媒介融合的结合,体现了研究从技术驱动向价值驱动的转变。

图3 关键词突现图

4 结论

本研究通过 CiteSpace 对中国知网(CNKI)中“媒介融合”及关联策略为关键词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梳国内媒介融合研究的发展脉络与热点演变,得出如下结论:

国内媒介融合研究已形成较为系统的研究框架,覆盖传播模式、媒体转型、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等多层面。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统新闻传播模式转型、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实践、媒体功能与社会责任的拓展,以及对新闻教育领域的影响等,成为该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根据关键词聚类图谱分析将国内媒介融合研究归纳为五大核心主题,分别为媒介融合基础理论与实践路径、传统媒体融合转型、融合新闻与传播创新、 舆论引导与媒体功能、人才培养与教育改革。而根据关键词突现词与时区图分析,当前,媒介融合研究热点已从单纯的技术和模式创新,逐渐转向对社会价值的深度挖掘与实践应用,反映了国内媒介融合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参考文献:

[1]Poo ,I. (1984) The Technologies of Freedom,MA: Belknap Press

[2] 蔡雯 . 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 试论“ 融合新闻” 及其挑战 [J]. 国际新闻界 ,2006,(05):31-35.

[3] 人民网研究院课题组 .2023 年媒体融合发展观察报告 [EB/OL].[2024-05-21].http://yjy.people.com.cn/n1/2024/0521/c244560-40240390.html

[4] 陈悦 , 陈超美 , 刘则渊 , 等 .CiteSpace 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 [J]. 科学学研究 ,2015,33(02):242-253.

[5] 薛梦晨 媒介融合的知识图景与研究演进—— 基于文献计量的图谱分析 [J]. 湖北社会科学 ,2022,(02):157-163.

[6] 赵瑜, 周江伟. 转型、整合与“新闻+”: 中国媒体融合的三种在地化实践[J]. 新闻界,2023,(11):4-11+22.

[7] 史安斌 刘勇亮 . 从媒介融合到人机协同:AI 赋能新闻生产的历史、现状与愿景 [J]. 传媒观察 ,2023,(06):36-43+2.

[8] 尤红 , 丁柏铨 . 跨界共建、学科交叉与开放趋向——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的趋势 [J].新闻爱好者 ,2022,(11):10-13.

[9] 曾培伦 朱春阳 . 融媒十年考 : 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的逻辑转换与汇流 [J]. 新闻界 ,2023,(11):12-22.

[10] 刘静, 翟亚丽, 朱琳, 等. 我国科技期刊融合出版研究现状——基于CiteSpace 的知识图谱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9,30(05):487-493.

作者简介:姚琦(1985.7),男,汉族,重庆副教授。研究方向:媒介融合,机器学习。

郭嘉玲(2000.9),女,汉族,四川成都,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许珊珊(2001.10) ,女,汉族,山西临汾,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跨文化传播、网络与新媒体传播。

基金:重庆工商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集团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85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