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分层递进式训练法在高校篮球专选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作者

向宇程

成都体育学院 641400

摘 要: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篮球专选班作为培养专业篮球人才的重要载体,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成效。然而,当前教学实践中,学生篮球基础与技能水平的显著差异,使得传统 “统一教学、同步推进” 的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吃不饱” 与 “跟不上” 的矛盾突出,既制约了高水平学生的能力提升,也影响了基础薄弱学生的学习信心。分层递进式训练法的引入,为破解这一困境提供了新思路。该方法基于学生个体差异,通过科学分层、梯度目标设定与动态训练方案调整,实现教学资源的精准匹配,推动不同层次学生在篮球技能、战术思维与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对提升高校篮球专选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和竞技体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高校篮球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篮球专选班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却长期受困于学生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的教学难题。传统教学模式下,标准化的教学内容与进度难以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发展需求,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分层递进式训练法以多元智能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支撑,强调依据学生的篮球技能差异实施分层教学,通过设计由易到难的梯度训练目标,构建递进式能力提升路径。这种方法不仅能精准对接学生的实际需求,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为高校篮球专选班教学改革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探索方向。

1 依据技能差异分层,定制专属训练方案

在高校篮球专选班教学中,学生的篮球基础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这种天然差异若不加以重视,容易导致 “一刀切” 教学模式下部分学生 “吃不饱”,部分学生 “跟不上” 的困境。依据运球、投篮、防守等核心技能掌握程度进行分层,将学生分为基础层、进阶层和精英层,本质上是对多元智能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实践应用。基础层学生往往在基础动作的规范性和熟练度上存在不足,侧重基本功巩固能帮助他们夯实基础;进阶层学生已掌握基本技能,聚焦战术配合训练可推动其向更高阶的团队协作能力发展;精英层学生则需要通过对抗性实战演练,在高强度竞争中打磨技术、提升战术素养。这种分层定制训练,能够精准定位学生需求,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显著提升【1】。

在某高校篮球专选班,教师采用科学且全面的评估体系,对 50 名学生进行多维度能力测评。除了运球速度测试、三分球命中率考核、全场攻防模拟外,还增加了体能测试、战术理解能力测试等项目,综合判定学生水平并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的小李同学,在运球时存在重心过高、节奏不稳的问题,教师为其制定了详细的每日训练计划,除增加 30 分钟原地运球和移动中运球绕桩训练外,还安排了专门的辅助练习,如低重心快速运球、障碍物变向运球等。进阶层的小王同学,则围绕挡拆配合与快攻战术,参与小组战术演练,与队友反复磨合跑位和传球时机。精英层的小张同学,跟随校队与其他高校球队进行对抗赛,在实战中积累经验、提升应变能力。一学期结束后,基础层学生平均运球失误率降低了 40% ,进阶层学生在班级内部比赛中战术配合成功率提高了35% ,精英层学生所在的校队在市级比赛中成功晋级八强,分层训练成效显著。

2 设计梯度训练目标,实现能力逐步跃升

在高校篮球专选班教学中,依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不同层次学生设计梯度训练目标,是促进学生能力进阶的科学路径。对于基础层学生而言,其篮球技能尚处于启蒙阶段,将训练目标聚焦于掌握基础动作,如规范的运球姿势、标准的投篮手型和基础的防守站位,如同为高楼搭建稳固地基;进阶层学生已具备一定技能基础,以熟练运用技术参与比赛为目标,能够促使他们将单个技术动作串联成战术配合,实现从 “会” 到 “用” 的跨越;精英层学生则通过创新战术和提升领导力的目标设定,在更高维度激发潜能,推动其从执行者向组织者角色转变【2】。合理的梯度目标如同阶梯,既为学生指明清晰方向,又能持续激发挑战欲望,让学生在不断达成目标的过程中,逐步突破自身能力边界,实现螺旋式成长。

某高校篮球专选班进阶层的 30 名学生,在实施梯度训练目标的三个月里,经历了显著蜕变。第一阶段的半场三对三比赛目标设定后,学生们通过反复练习传切配合、挡拆掩护,从最初配合传球次数平均 5 次提升至稳定的 8 次以上,有效进攻成功率从 40% 提升到 65% 。进入第二阶段的全场五对五快攻训练,教师引入录像分析、战术板推演等教学手段,学生们在实战中逐渐掌握快攻时机的把握和跑位节奏,快攻得分率提高了 30% 。第三阶段面对对手多变的防守策略,教师组织小组研讨、模拟对抗,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战术漏洞。例如,在与另一高校的友谊赛中,学生们根据对手的区域联防,灵活调整为高位策应结合底线切入的战术,最终以 15 分优势获胜。三个月的梯度训练,不仅让学生的篮球技术得到量化提升,更培养了他们的战术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在省级大学生篮球联赛中,该班所在校队凭借出色的战术执行和应变能力,取得了历史最佳成绩。

结语

综上所述,分层递进式训练法在高校篮球专选班教学中的应用,是应对学生个体差异、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通过依据技能差异分层,实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让基础薄弱学生夯实根基、高水平学生突破自我;借助梯度训练目标的设计,为学生搭建了能力逐步跃升的阶梯,推动其在技术掌握、战术运用和团队协作等方面实现螺旋式成长。从实践效果来看,该方法不仅显著提升了学生的篮球技能水平,更培养了他们的战术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为高校篮球专业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可进一步优化分层标准与训练目标体系,加强动态调整机制的完善,让分层递进式训练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篮球专业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沁霖 . 小组合作模式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J]. 拳击与格斗 ,2024,(24):97-99.

[2] 顾一平 . 分层教学法在高校篮球公共课教学中的应用 [J]. 拳击与格斗 ,2024,(21):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