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种植生产中机械化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研究
程诗海
重庆市万州区陈家坝街道办事处 重庆 404100
中图分类号:S232
0 引言
传统农业生产长期依赖人力和畜力,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下,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需求,随着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农业机械化需求显著增长,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耕地资源紧张等挑战对农业生产提出更高要求。
1. 现代农业种植生产中机械化技术发展趋势
1.1 农村劳动力持续流失导致农业生产人力成本攀升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大规模转移,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45 岁以上农业劳动力占比已超过百分之65,这一现象直接造成农业生产人力成本快速攀升,雇佣劳动力日均工资较十年前增长近 3 倍,季节性用工短缺现象在农忙时节尤为突出,传统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难以为继,小型农户在劳动力成本压力下逐渐退出粮食种植领域,土地抛荒风险日益加剧[1]。
1.2 传统人工种植模式难以满足规模化生产需求
以水稻种植为例,人工插秧效率仅为 0.3 亩 / 人 / 天,而高速插秧机作业效率可达 6-8 亩 / 小时,效率差距超过 20 倍,在小麦主产区人工播种日均作业面积不足 5 亩,对比之下大型精量播种机单日作业能力突破 300 亩,经济作物领域同样面临产能瓶颈,新疆棉花种植区人工采棉效率约 50 公斤/ 人 / 天,而采棉机作业效率达到 15-20 吨 / 小时。这种效率落差直接导致规模经营主体在农时窗口期面临巨大生产压力[2]。
1.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催生高效种植需求
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经营规模显著扩大,平均土地经营面积达到传统农户的 15 倍以上,这种规模化经营特征使得传统劳动密集型种植模式难以为继,在粮食主产区新型经营主体占比已突破30% ,其农产品商品化率超过 80% ,对生产效率和品质稳定性的要求远高于散户种植,特别是在经济作物领域,新型经营主体更倾向于选择高附加值作物品种,这些作物对种植精度、采收时效和品质控制有着更为严格的标准。

2. 利用农业机械化进行农业种植技术应用的措施
2.1 推广智能化播种机械,实现精准播种与株距控制
智能化播种机械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GPS 定位系统和数据分析工具,可以根据土壤条件、作物需求和气候变化,精准地进行播种作业。这些机械能够自动调节播种深度和行距,实现不同作物的个性化播种要求,确保每一颗种子都能在最适合的位置和深度进行种植 [3]。通过智能化控制,播种过程中不仅能够精准控制株距,还能避免种子浪费和播种不均的情况,大大提高播种效率与质量 , 与传统人工播种方式相比,智能化播种机械在作业过程中大大减少了人为误差,确保了作物的均匀分布和健康生长,为后期的田间管理、施肥、灌溉等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2.2 引入无人机植保技术,提高农药喷洒效率
传统的人工喷洒和机械喷洒方式存在着劳动强度大、喷洒不均、药物浪费以及对环境污染的风险等问题,而无人机植保技术的引入,解决了这些问题。无人机配备先进的喷洒系统和传感器,能够精确控制喷药的数量、速度和覆盖范围,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气候条件以及病虫害的分布,进行精准的药剂投放。无人机飞行路径的设计和喷洒高度的调整使得每一块区域都能获得均匀的喷洒覆盖,避免了药剂的浪费和农药的过度使用,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喷洒,还能够有效减少传统地面喷洒方式带来的药物沉积和污染问题,从而更好地保护土壤和水源环境。
无人机植保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药喷洒的效率,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工和时间成本,无人机能够快速完成大范围的农田喷洒任务,尤其适用于地形复杂、田块面积大或气候条件差的地区。在农忙季节,利用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因天气或人力不足导致的作业延误,无人机还具备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的能力,能够在喷洒过程中收集农田的相关数据,包括病虫害的密度、作物的生长状况等,为后期的农业管理提供依据。
2.3 应用机械化施肥设备,实现变量施肥与养分均衡
应用机械化施肥设备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作物质量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实现变量施肥和养分均衡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传统的施肥方式往往存在施肥不均、浪费肥料和养分过度集中等问题,而机械化施肥设备则通过精准控制施肥量、施肥深度和施肥位置,确保每一块土地的养分需求都得到合理满足[5]。现代机械化施肥设备采用了先进的传感技术、GPS 定位系统以及实时数据监控功能,可以根据不同土壤类型、作物生长阶段及环境条件,精准调整施肥量和施肥方式,达到变量施肥的效果,在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机械化施肥设备可以根据作物对氮、磷、钾等养分的需求变化,自动调节肥料的种类和施用量,从而实现营养的精准供应。通过这种方式,农田的养分得到了更加均衡的分布,避免了过量施肥带来的土壤污染和资源浪费,同时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4 结语
现代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种植技术的关系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农业生产的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农业机械化为种植技术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而种植技术则为机械化的精准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机械化与种植技术的融合将更加紧密,智能化、精准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将成为主流。
参考文献:
[1] 董松松 . 浅析现代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种植技术间的关系 [J]. 南方农机 ,2024,55(16):84-86.
[2] 伍志林 . 现代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种植技术间的关系 [J]. 河北农机 ,2023(13):37-39.
[3] 何世祥 . 浅析现代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种植技术间的关系 [J]. 河北农机 ,2020(08):35-46.
作者简介:程诗海(1976—),男,汉族,重庆万州人,大专学历,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