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地铁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探究

作者

崔虓

身份证号码:370321198705011817

引言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骨干力量,其建设规模和运营里程持续增长。地铁机电安装工程作为地铁建设的关键环节,涵盖通风空调、供电、通信、信号等多个系统,施工内容复杂、技术要求高、交叉作业多,且作业环境多为地下空间,存在空间狭窄、光线昏暗、空气流通不畅等特点,使得施工安全风险隐患突出。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延误工程进度,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的正常开通和运营,甚至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一、地铁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1.1 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

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是安全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地铁机电安装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存在高空作业、起重吊装、有限空间作业等多种高风险作业场景,一旦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极易引发高空坠落、机械伤害、触电等安全事故。据统计,近年来因安全防护缺失导致的施工人员伤亡事件频发,不仅给家庭带来巨大悲痛,也严重影响企业声誉。通过系统的安全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规范施工人员操作行为,能够有效降低事故发生概率,为施工人员构筑生命安全防线。

1.2 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是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价值体现。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会打乱正常的施工节奏,导致工程被迫停工整改,延误工期,增加成本。事故还可能对已完成的工程结构和设备造成损坏,影响工程质量。而有效的安全风险管理能够及时识别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保障施工过程平稳有序,为工程质量和进度提供坚实保障。

1.3 降低工程成本

降低工程成本是安全风险管理的经济意义所在。安全事故会带来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直接损失包括事故救援费用、人员伤亡赔偿、设备维修更换费用等;间接损失则涉及工期延误导致的违约金、企业信誉受损带来的市场份额下降等。通过实施科学的安全风险管理,提前预防事故发生,可大幅减少这些不必要的支出。

1.4 维护社会稳定和城市形象

维护社会稳定和城市形象是安全风险管理的社会价值体现。地铁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其施工安全事故极易引发社会关注,处理不当会引发公众恐慌,影响社会稳定。强化安全风险管理,确保地铁机电安装工程安全施工,有助于提升公众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信心,维护城市良好形象,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地铁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

2.1 临时用电安全管控难度大

临时用电安全管控难度大。地铁机电安装涵盖焊接、加工、电气机具使用等多道工序,临时用电线路密集且铺设复杂。施工现场环境潮湿、空间狭窄,电缆易受挤压、磨损,绝缘层破损后极易引发漏电事故。部分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存在私拉乱接电线、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等现象,加之临时用电方案在实际执行中落实不到位,配电箱、开关箱未按规范设置,缺乏有效的漏电保护装置,进一步加大了触电风险,使得临时用电安全管控成为施工安全管理的难点。

2.2 起重吊装作业安全风险因素复杂

起重吊装作业安全风险因素复杂。地铁施工现场作业面狭窄,周边障碍物多,大型设备和材料的吊运空间受限,操作人员视线受阻,难以精准把控吊装角度和距离。吊装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若不到位,钢丝绳磨损、吊钩变形等隐患未及时发现和处理,在吊装重物时极易发生断裂、脱落等事故,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和工程设备安全。

2.3 高处作业安全隐患多

高处作业安全隐患多。在地铁站厅层、设备层、轨行区及高架桥上进行机电安装时,高处作业占比较大。部分施工单位使用的自制移动作业梯稳定性差,缺乏可靠的防滑、防倾倒措施。作业平台防护栏杆高度不足、未设置安全网,导致作业人员在高处作业时容易发生坠落事故。部分作业人员存在违规违章行为,如不系安全带、在高处嬉戏打闹,进一步加剧了高处作业的危险性。

2.4 地下空间机电设备安装就位施工风险大

地下空间大型机电设备安装就位施工风险。地铁地下空间阴暗、气流差,空气不流通,在实施大型机电设备转运、提升、安装作业施工时,施工人员操作不便。设备运输时,通道窄、转弯半径小,极易造成设备碰撞、翻侧。设备提升时,遇吊装系统异常或操作失误,会造成设备坠落。

三、地铁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应对措施

3.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的需要制订全员教育培训计划,建立健全以施工员工安全教育为核心的培训计划和机制。对进场的施工人员,进行三级安全培训,让施工人员了解基本的安全知识和岗位操作技能;对相关特种作业人员进行技能专业培训及考核,保证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对工程施工管理人员,采取以理论讲授、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培训,通过观看事故案例视频、模拟安全事故场景等手段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素养;定期举行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技能大比拼活动,提高施工人员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重安全的活动氛围。

3.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安全责任制,明确项目部、施工班组各岗位的安全责任,形成层层有人负责、人人各负其责的安全责任制。健全安全检查制,抓好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和日常巡回检查相结合,切实加强对施工现场中临时用电、起重设备、高处作业防护等方面的检查,及时发现、消除安全生产中的潜在隐患。

3.3 强化现场安全管理

根据施工现场布设合理安装安全警示标志,对危险区域进行隔离防护,让施工人员及时识别风险隐患;做好临边孔洞防护,对楼梯临边、电梯井、吊装孔等部位均要搭设牢固防护栏杆及安全网,并定期进行维护检查;规范施工人员行为,严禁出现违规操作、违章指挥现象,对不佩戴安全防护用具、酒后作业等现象严厉制止;加强对施工设备管理,定期对起重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进行维修保养及检查,确保施工设备安全运行。

3.4 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大力推广应用机械化施工工艺,如全自动吊装机械、管道预制加工机械等,减小人工作业的工序,尽量减少人员在危险环境中的作业时间。推进信息化管控应用,运用物联网技术、传感技术等对施工现场的气温、湿气、有害气体含量等环境因素以及设备的运转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控,以达到对安全管理风险早识别、早处理。

结语

地铁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关乎人员生命与工程成败。本文系统剖析临时用电、起重吊装等环节风险,提出涵盖教育培训、制度完善、技术升级等多维度应对策略。施工环境复杂,需持续深化风险研究,强化信息化技术应用,推动安全管理向智能化、精细化迈进,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筑牢安全防线。

[1] 刘耀 军. 地铁 机电 安装 工程 项目 施工 安全 风险 管理 探究 [J]. 人民 公交,2024,(24):83-85.

[2] 张亚 魁. 机电 安装 工程 项目 施工 安全 风险 管理 研究 [J]. 工程 技术 研究,2020,5(20):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