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日常活动的实践研究
王素青
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婴城幼儿园 047500
引言
随着教育现代化与课程多元化的不断推进,幼儿园教育面临内容创新与文化传承的双重任务。在这一背景下,民间游戏因其独特的文化属性与教育功能,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民间游戏根植于民众日常生活,集娱乐性、教育性、地域性于一体,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相比于标准化、模式化的教育内容,民间游戏更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便于激发其学习兴趣与文化认同。然而,在信息化背景下,民间游戏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因此,探索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日常活动,对于传承和发展民间文化、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是由广大民众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创造并世代相传的集体智慧结晶,体现为特定时空环境下,参与者通过既定规则进行的互动娱乐活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游戏构成要素包括参与主体、互动道具、规则体系与效果评价四个核心维度,每一维度均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教育价值。民间游戏的形成与演变受地理环境、生产方式、风俗习惯等多重因素影响,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与文化标识,为幼儿了解本土文化、建立文化认同提供了生动载体。
2 将民间游戏渗透于幼儿教育的价值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幼儿易被电子产品和虚拟世界所吸引,而忽视身体锻炼的重要性。而将民间游戏这一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娱乐方式渗透于幼儿教育,不仅能为幼儿带来无尽的乐趣,还能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户外类民间游戏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跑、跳、投掷等活动。这些活动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巨大的健康价值。通过不断地奔跑和跳跃,幼儿的心肺功能会得到锻炼,其血液循环会更加顺畅,骨骼能够更好地生长,肌肉能得到进一步锻炼。如此一来,幼儿的体态会更加挺拔、身体会更加健康。除了能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外,民间游戏融入幼儿教育的价值还在于能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社交能力。许多民间游戏都需要幼儿相互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在游戏中,幼儿通过频繁交流互动,可学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这种双向沟通不仅可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让其领悟到尊重与理解他人的重要性,进而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为日后参与社会生活奠定基础。总而言之,通过参加合作类民间游戏,幼儿可学会与他人沟通、协商。这种团队合作的经历不仅可增进幼儿之间的信任,还能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通过参与民间游戏,幼儿能亲身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从而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更加珍惜和积极传承民间游戏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3 信息化背景下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日常活动的实践
3.1:营造沉浸式传统文化游戏环境
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教师,是无声的教育。教师在探索传统文化元素在幼儿园民间游戏中的运用策略时,应全面考虑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的协同性,充分分析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的融合性,通过“空间重构”实现文化浸润与游戏体验的有机整合,共同构成“具身认知”的完整场域,形成动态循环的教育生态,让环境“发声”。“实体空间”是幼儿实现直观感知的重要载体。在实践中,教师应立足“环境即课程”理念,结合幼儿园实际环境状况,将传统文化元素巧妙地渗透其中,形成既具有交互性又具有探索性的实体空间。精神环境相较于园所环境来说更侧重于激发幼儿心理、认知层面情感共鸣。这种“隐性的力量”不仅能够深化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度认同,同时也有着极强的意义建构和观念的引导作用。
3.2 创新游戏形式,融合科技与自然教育元素
幼儿园应采取创造性转化策略,在保留游戏文化内核的基础上,对游戏形式进行现代化重构与创新设计。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游戏导入,利用动画、视频等视听手段再现游戏的历史场景与文化背景,增强幼儿的情境代入感与文化认同。在游戏材料选择上,可适当融入现代元素,如利用环保材料替代难以获取的传统材料,或引入互动装置提升游戏的即时反馈效果,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实现形式创新。游戏规则设计应遵循“简易入门、逐步深入”的递进原则,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认知水平与操作能力,设计基础版、进阶版、挑战版等多层次规则体系,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与挑战欲望。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自然教育与民间游戏的有机结合,教师可引导幼儿在户外自然环境中开展传统游戏实践,让幼儿在与自然元素互动中感受民间游戏的生态智慧,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念,实现民间游戏的生态化转型与创新发展。
3.3 利用科技手段拓展民间游戏的应用途径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幼儿园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民间游戏以更加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给幼儿。例如,幼儿园可与教育科技公司合作,开发以民间游戏为主题的手机应用程序或在线游戏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幼儿教师可以轻松地将民间游戏引入课堂,让幼儿在虚拟世界中也能玩民间游戏,使幼儿通过互动式学习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此外,幼儿园可以利用增强现实(AR)技术,将民间游戏与现实环境相结合,以带给幼儿全新的游戏体验。例如,在户外活动中,幼儿教师可让幼儿戴上AR 设备,让幼儿通过触碰游戏环境,发现更多的互动机会,获得更丰富的互动体验,进一步体会民间游戏的魅力。总而言之,科技手段的运用将为民间游戏的传承和发展开辟新的道路,使民间游戏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结束语
将基于信息化的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日常活动,是传统教育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一次成功尝试,能够为幼儿带来丰富的学习体验,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认知能力和社交技能。未来,应继续探索和创新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之星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兴凤,谭强.民间游戏应用于幼儿园体能大循环的价值、原则与策略[J].教育观察,2023(24):84-86.
[2]林月,金燕.基于游戏化教学的幼儿园体能活动创新路径研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5,39(01):11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