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工作实践与创新
邵志敏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湖滨镇寨郝中学 256500
引言: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教育面临深刻变革,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核心,其职能已从传统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促进者。新课改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全面素质培养,这就要求班主任工作必须进行相应调整与创新。班主任工作不再局限于常规管理,而是需要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创新管理方式优化家校联系,整合多元资源构建全方位育人环境。探究旨在探索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工作创新思路与实践策略,为提升班主任工作质量提供参考。
一、聚焦学生发展,创新班级管理
新课改理念倡导尊重学生主体性,关注个体差异,这就需要班主任转变工作思路,从管理者向引导者角色转变。创新班级管理先体现在建立民主平等班级氛围,通过设置班级小组长责任制让学生参与班级事务决策,培养责任感与领导能力。班主任应当采用任务驱动式管理模式,将班级工作分解为具体项目,由学生自主组织实施如班级文化建设、学习互助计划等,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关注学习困难学生,实施一帮一结对帮扶计划,通过优势互补方式提高整体学习水平。针对青春期学生心理特点班主任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班级心理咨询角,及时发现解决学生情绪问题预防心理危机。创新评价机制也十分重要,摒弃单一学习成绩评价方式建立多元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包括道德品质、学习能力等维度,通过月度进步星、学期成长档案等形式记录学生成长轨迹,激励全面发展。
班级管理创新还应关注信息技术应用,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拓展班级管理空间与时间;班主任应当建立班级网络社区开设话题讨论区,让学生在虚拟空间表达观点,锻炼思辨能力。组织线上主题班会,邀请各行业人士进行职业规划讲座,拓宽学生视野;还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通过班级委员会轮值制度,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担任管理角色体验责任感。开展班规班约修订活动,由学生共同制定行为规范,增强规则意识与执行力;创设主题文化墙每月更换主题,引导学生思考生命价值、人生理想等深刻问题。针对学生兴趣爱好差异,班主任应当组织兴趣小组活动如科技创新组、文学创作组等,为不同潜能学生提供展示平台。通过这些创新措施,班主任能够构建更加和谐高效班级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真正实现新课改理念下班级管理目标。
二、优化家校互动,提升育人实效
家校合作是实现育人目标重要保障,新课改背景下,班主任应打破传统单向沟通模式,构建多元互动家校合作体系。班主任需要改变家长会形式,由以往简单通报学生成绩情况转变为综合素质分析会,全面展示学生多方面表现包括道德品质、学习习惯等。家长会还可增加互动环节,邀请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解答家长困惑,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班主任应建立家长资源库,了解家长职业背景与专长领域邀请不同行业家长走进课堂,开展职业体验活动拓展学生视野;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校园,参与班级管理增进对学校教育理解。班主任应当创建家长学校,定期举办家庭教育专题研讨,邀请心理学专家讲解青春期教育策略,促进家长掌握科学教育方法。
家校互动方式创新也应适应信息时代特点,班主任应当利用网络平台构建即时互动渠道。建立班级家长微信群每周发布班级周报,分享班级动态与教育观点,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校园生活;开设班主任信箱,鼓励家长提出意见建议共同改进教育方式。针对特殊家庭如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等,班主任应提供个性化指导,定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成长环境,给予针对性帮助。组织亲子共读活动推荐优质读物,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讨论增进亲子交流;创建家校共育案例库收集整理优秀家庭教育案例,供家长借鉴参考;通过家长义工团邀请家长参与班级活动组织如春游护导、社会实践指导等,增强家长参与感。班主任还应关注问题学生家庭,针对学习困难生、行为偏差生家长进行单独沟通,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形成教育合力。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整合教育资源,构建成长平台
班主任应当充分利用学科教师资源,组织跨学科教研活动,如语文与历史教师合作开展中华文化主题探究,数学与物理教师联合指导科学实验,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整合学校图书馆、实验室、艺术室等场所资源,开展走读校园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学校各功能区域激发学习兴趣。班主任还应关注校外教育资源如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场所,设计系列主题参观学习活动拓展课堂教学外延;通过与社区合作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如社区环保行动、敬老院关爱活动、社区图书角建设等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与服务意识。
班主任应积极开发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组织自然课堂,带领学生走进公园、湿地、森林等自然环境,开展生态观察记录培养环保意识;利用当地历史文化遗址开展寻访红色记忆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家乡历史增强文化自信。班主任还应当借助专业单位力量,如与青少年宫、科技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组织专题培训活动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创建校园开放实验室邀请高校教授指导学生开展科学实验,激发创新思维。班主任应重视网络资源利用,推荐优质教育网站与学习平台,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组织网络研学活动,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与外地学校学生交流开阔视野;创设班级智库收集整理各类学习资料,供学生查阅使用。通过这些举措,班主任能够打破传统教育空间局限,构建全方位立体化育人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成长机
会,促进其全面发展。
结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必须进行理念更新与实践创新。通过聚焦学生发展创新班级管理模式;优化家校互动构建教育共同体;整合多元资源拓展成长平台等实践探索,能够有效提升班主任工作质量与育人效果。班主任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反思实践经验,勇于尝试创新方法适应教育改革需求。未来班主任工作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引导,更加强调协同育人,更加重视资源整合,真正实现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 孙丽蓉 .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 [J]. 2024(6):10-12.
[2] 于洋 张芳 .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策略分析 [J].2024.
[3] 燕明霞 .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艺术 [C]//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六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六).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