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AI 赋能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影响

作者

崔浩洋

石家庄市鹿泉区教育局教研室 050200

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小学美术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和创造力的重要学科,也迎来了 AI 赋能的新机遇。审美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情感表达、创造力激发以及对美的感知与欣赏具有深远影响。AI 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智能分析和个性化服务等功能,为小学美术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一、AI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智能教学资源开发

AI 技术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特点,自动生成丰富多样的美术教学资源。例如,通过图像生成算法,AI 可以创造出各种风格的绘画作品、动漫角色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视觉素材,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同时,AI 还能对现有的美术教学资源进行智能分类和推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快速获取合适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二)个性化学习指导

利用 AI 的数据分析和学习诊断功能,可以对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通过分析学生的绘画作品、学习行为等数据,AI 能够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优势和不足,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指导。例如,针对绘画基础薄弱的学生,AI 可以推送针对性的基础绘画练习课程;对于有创意天赋的学生,则推荐更具挑战性的创作主题和艺术表现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虚拟创作环境构建

AI 技术能够构建逼真的虚拟创作环境,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美术学习体验。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自由创作,尝试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不受现实条件的限制。例如,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学生可以仿佛置身于艺术展览馆中,近距离欣赏世界各地的艺术作品,感受不同艺术风格的魅力;还可以在虚拟画布上进行立体绘画创作,增强创作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二、AI 赋能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影响的潜在问题

(一)过度依赖技术,削弱自主审美能力

如果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过度依赖 AI 提供的指导和建议,可能会逐渐丧失自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缺乏对艺术作品的独立审美见解。例如,在创作过程中,学生过于听从 AI 的创作建议,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创作,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导致作品缺乏个性和创意,影响自主审美能力的发展。

(二)审美标准单一化风险

AI 在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时,往往是基于预设的算法和数据模型,可能会存在审美标准单一化的问题。如果学生长期接受这种单一标准的评价和引导,可能会限制其审美视野的拓展,难以欣赏和理解多元化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不利于培养学生包容和开放的审美态度。

(三)情感体验缺失

尽管 AI 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信息资源,但它无法替代人与人之间真实的情感交流和互动。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艺术交流,能够让学生在情感共鸣中更好地感受艺术的魅力。而 AI 教学在情感传递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能导致学生在审美过程中缺乏深刻的情感体验。

三、优化AI 赋能小学美术教学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一)合理运用 AI 技术,培养自主审美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 AI 技术,将 AI 作为辅助学习的工具,而不是替代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作。在利用 AI 提供教学资源和指导时,鼓励学生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例如,在欣赏 AI 生成的艺术作品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主审美能力。

(二)丰富 AI 审美标准,促进审美多元化

开发更具多元化和包容性的 AI 算法和数据模型,使其能够涵盖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艺术风格的审美标准。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审美标准的多样性,鼓励学生欣赏和尝试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

(三)加强情感互动,弥补情感体验不足

在AI 赋能的美术教学中,注重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和交流。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课堂讨论、作品互评、艺术创作活动等方式,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互动中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情感体验,增强对艺术作品的情感共鸣。

结论

AI 赋能小学美术教学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智能教学资源开发、个性化学习指导和虚拟创作环境构建等应用,AI 在提升学生审美感知、深化审美理解、激发审美创造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我们也应正视其潜在问题,如过度依赖技术、审美标准单一化和情感体验缺失等。通过合理运用 AI 技术、丰富审美标准和加强情感互动等优化策略,能够充分发挥 AI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优势,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审美

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戴吉祥. 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发展的影响[J]. 小学生( 下旬刊),2025, (02): 139-141.

[2] 袁子懿 . 小学美术审美艺术教学中如何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培养 [J]. 小学生 ( 中旬刊 ), 2022, (07): 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