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培育策略
余伟 范闲群
重庆市兼善中学 重庆北碚 400700
摘要:高中英语教材中隐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英语教师应在教学中深挖并利用这些文化元素,通过系统化的文化教育,帮助学生理解与传承文化,进而充分发挥英语学科的育人作用。文章分析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的培育要点,提出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的培育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英语;文化理解;文化传承;培育
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即人们对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继承与扬弃、发展与创新的过程和行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对比中西方文化,理解与认同中华传统文化,并在英语交际中传承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高中英语文化教育中,部分教师仍未摆脱重西方文化轻中国文化的问题,致使学生英语文化学习不够全面,既不利于学生英语交际,也阻碍学生成长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者。对此,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语言教学优势,科学做好对学生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的培养,以更全面推动英语教学的改革。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培育要点
(一)突出学生主体性
在课上培养学生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时,教师需要结合文化教学目标组织相关文化活动。而在活动推进中,教师应弱化自己的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学生才可以成为文化探索的主角,真正理解英语知识背后蕴含的文化知识与内涵,并主动在生活或是交际中传承文化[1]。
(二)注重课内课外活动的结合
高中英语课时有限,仅利用英语课内时间,难以高质量达成对学生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的培养目标。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借助课外实践类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使学生在课内课外结合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掌握英语学科中文化学习与实践的方法,进而提升学生对英语知识背后中华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效果[2]。
(三)策略新颖性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时,部分教师仅运用已掌握的一些比较落后的方式,缺乏对新颖策略的开发与运用。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学生无法对文化探索活动产生兴趣,更不用提对英语文化的理解与传承了。对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日后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握策略新颖性、合理性的要点,持续优化对学生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的培养效果[3]。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培育策略
(一)依托教材,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于课堂中
英语教材是学生获取英语知识、文化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教材的重要作用,要对教材中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挖掘与利用,使学生在主动对比分析中西方文化的过程中,明确并尊重它们之间的差异,同时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第四单元阅读课“A Night that the Earth Didn’t Sleep”教学为例,在学生了解唐山大地震前兆、破坏力、震后救援等情况后,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震后废墟与新唐山的对比图片或是视频,使学生思考讨论:“为何唐山能快速复苏呢?”学生通过参与讨论活动,能明确唐山得以重建的关键是灾区人民的决心、人民和国家的支持,并由此理解自强不息精神、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
又如,以必修一第五单元阅读课“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教学为例,教师先开展甲骨文猜字趣味游戏,使学生在活动中了解阅读文的相关背景知识;然后,教师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进行文本阅读,了解文本描述的主要内容,以及梳理汉字书写体系发展的历程;再者,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再次细致阅读文本的方式,了解汉字“四个连接”作用,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最后,教师给学生播放关于汉字的视频,让学生观看中欣赏汉字特点与魅力,并自主探讨“世界上学习汉语国家增多的原因?中国人学习英语的原因?”通过在阅读课上进行有序教学,学生可以在一步步思考与讨论的过程中,认识到世界各国学习汉语的原因是汉语十分有魅力,中国人学习英语的原因是要用英语传统中国文化、中国声音,让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去,得到传承与发展。
(二)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文化知识学习渠道
要想优化英语教学中文化理解与传承效果,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网络中的优质资源,引导学生来拓展文化学习渠道。而在具体拓展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创新且贴近学生实际手法的运用。
例如,教师可以从学生经常运用的英语公众号入手,如China Daily等,整理其中中西节日特色对比、中国特色词汇等各式各样的内容,并将其整理好后推送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研究,使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的同时,也学习如何用英语进行表达。如此,学生通过课后延伸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效果。
(三)开展社团活动,融文化理解传承素养于课外实践中
据调查发现,高中生普遍十分钟爱学校的社团活动。根据这一点,英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英语社团活动,并在社团中组织与传统文化理解、传承相关的课外活动,如中英经典戏剧表演、中西文化纪录片赏析、介绍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传统文化带给自己启迪分享活动等。在以上各项英语活动开展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确保学生能够自主策划与实施活动,真正在活动中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提升学生中华文化的理解、传承效果,同时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符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也符合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需求。因此,英语教师应明确文化理解与传承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将其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并通过阅读教学、信息技术拓展教学、课后社团活动等新颖策略,优化学生文化学习体验及效果,进而真正让学生爱上在英语学科中学习中华文化和传承中华文化,提高学生英语课程学习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妍等.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21 世纪核心素养 5C 模型之一 [J]. 华 东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教 育 科 学 版),2022(2):36.
[2]王怀宇.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融入传统文化[J].英语画 刊(高中版),2021(27):86-87.
[3]刘玉双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及策略[J].新课程,2022(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