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作者

王娜菲

甘肃省和政县宁河中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中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等,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亟需改革。本文旨在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跨学科整合、项目式学习等策略,以期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综合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信息技术教育的关联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培养信息意识是现代社会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念强调个体应该具备对信息的敏感度,以及怎样去找信息、分析信息、用上信息,这样才能跟上信息时代的快节奏。信息技术教育就是培养这种意识的关键。它给学生们提供了很多网上寻找信息的资源和工具,教他们如何在网上搜集信息、挑选信息、整理信息。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们学会了慢慢怎么去分辨真假信息,怎么找出有用的信息,还有该怎么样用整合出来的信息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能力提升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业上表现的更好,还能为他们将来的工作铺好道路。

(二)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

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信息技术教育的关联意义,在于如何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数字化学习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的能力,它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加高效、便捷地获取知识和信息。而创新能力则是在掌握现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思考和实践探索,创造出新的、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的能力。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学生可以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从而具备数字化学习和创新的基础。

(三)发展学生计算思维力

计算思维力就是使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去解决问题、设计系统,还有理解人们的行为等等,这包括了计算机科学很多方面的内容。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编程等实用技能,更关键的是,这样可以帮助他们锻炼思考问题的逻辑性、抽象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将发展学生计算思维力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不仅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一)设计情境化教学设计

在人教版高中信息技术课本中,情境化教学设计的运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数据、信息与知识”这一章节为例,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化教学案例。假如我们学校即将要举办一场运动会,我们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来管理比赛数据和信息。在这个情境下,学生将扮演运动会数据管理员的角色,负责收集、整理和分析运动员的报名信息、比赛成绩等数据。然后再通过 Excel 或数据库软件,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录入数据、筛选数据、制作图表等技能。更重要的是,这个情境化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还培养了他们的信息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学生需要思考如何高效地收集和管理数据,如何准确分析数据并得出有用的结论,这些都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情境化教学还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和交流。学生可以分组完成任务,共同讨论数据处理的最佳方案,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还促进了信息素养的提升。

(二)实施项目式学习方式

在学习以“人工智能在身边”这一主题项目内容为例。

在项目的开始阶段,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随后,学生被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例如,有的小组可能选择研究智能家居的控制系统,有的小组则可能关注人工智能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

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设计并开发一个解决方案。他们需要进行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程实现和测试评估等一系列步骤,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计算思维和数字化学习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最后,通过项目式学习方式,学生不仅掌握了人工智能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人工智能的理解,提升了信息

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开展跨学科知识整合

开展跨学科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还能深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在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中,在学习“数据的分析”这一内容时,可以结合数学知识的内容,加深对这一内容的理解。以“学生考试成绩分析”为例,学生首先利用 Excel 等信息技术工具收集并整理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数据。随后,他们运用数学中的统计和概率知识,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统计量,来分析成绩数据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提升数据处理和信息分析的能力,还能够加深对数学统计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跨学科知识整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的结合,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学生还能够意识到信息技术在数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积极地运用信息技术工具来辅助数学学习。

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跨学科整合、项目式学习等策略的实施,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还能够培养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需求的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陈琛 . 核心素养培养导向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与实践探索 [J]. 信息与电脑 ,2025,37(01):251-253.

[2] 陈秀斌 .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J]. 学周 刊 ,2025,(17):56-58.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5.17.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