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浅析及改进措施
郭海
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 四川省成都市 611830
引言
水利工程不仅能够防洪抗旱、保障农业灌溉,还能为城乡供水、发电、航运等提供重要支持。然而,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管理环节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顺利实施、质量保障以及后期的运维效果。近年来,尽管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建设管理方面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水利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也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因此,深入剖析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有效地改进措施,对于推动我国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不仅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还直接关系到国家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以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首先,水利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防洪、灌溉、发电、供水等综合效益的发挥。科学的管理能够确保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都达到预定的标准和要求,从而提高工程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其次,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对于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深远意义。随着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水资源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通过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可以实现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此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水利工程往往涉及大规模的土方开挖、混凝土浇筑、设备安装等作业,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不容忽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监管措施能够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不仅是提高工程质量、发挥工程效益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
2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
2.1 管理机制不完善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做好水利工程建设可以为农业灌溉、水力发电等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从目前水利建设管理现状来看,一些施工单位仍然面临管理体制不完善、建设管理缺乏创新、缺少符合施工实践的管理体制。在水利项目施工过程中,因缺少相关的管理经验,施工单位往往依赖其它单位或方法进行施工。水利施工单位缺乏责任制,没有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分工,导致建设管理出现混乱,在出现问题时,人人推诿,难以保证项目的正常开展。在水利监督管理工作中,许多管理人员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施工单位缺少完善的管理体制,没有明确的施工管理目标,致使整体建设管理模式失去了生命力,使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未能充分体现出来。
2.2 质量监督不到位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监督是一件非常关键的工作,管理人员要根据建设管理的要求,并根据水利建设情况,对各个工作进行监督,使工程质量监督真正起到作用,从而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效果。一些施工单位在进行水利项目施工时,缺少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虽然已经成立了质量控制机构,但其内部工作却不能与之相匹配,并且管理人员对自己的职责没有明确的认知,在实践中也不能满足具体需要。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之前,管理人员必须根据工期审查工程进度,一些管理人员只跟踪项目的进展,却忽视工程质量控制,导致质量监管氛围不强,使得许多工作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3 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
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设计、施工、设备采购、人员薪酬等多个方面。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资金筹集渠道有限,或者资金分配不合理,往往导致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资金短缺不仅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还可能导致施工质量下降,甚至引发安全隐患。例如,一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采用劣质材料或简化施工工艺,从而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此外,资金不足还会限制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和应用,使得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解决资金问题是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关键之一。
3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优化对策
3.1 完善管理机制
建立一个科学的管理体制,可以极大地改善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避免出现不合理的问题。在处理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时,要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完善管理机制,按照新时期的发展需求和发展趋势,用创新的理念优化工程建设管理方法,为完善的管理制度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确保能够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运用,并且能够对各类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防范,从而更好地实现管理机制的作用和价值。由于水利企业的建设发展目标各不相同,所以,需要将工程建设管理机制实施起来,特别是要在管理人员组织与组建方面,将管理工作的详细内容加以界定,实现建设施工管理的预期,并在制度层面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质量优化。
3.2 加大质量监督力度
为了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水平,应当在完善管理机制的同时,加大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质量监督力度。首先,必须建立健全的质量监督体系,这包括明确各级质量监督机构的职责和权限,从而确保质量监督工作的有序开展。其次,需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这不仅涉及到对原材料的严格筛选和检验,还包括对施工工艺的精细把控,以及对施工进度的合理安排,以确保施工质量能够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还应当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通过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从源头上保障工程质量。此外,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也是一个有效的措施,可以对水利工程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质量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质量问题,从而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3 加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资金投入
充足的资金支持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大多数水利工程的建设都有政府的扶持,其投资也遵循着专款专用的原则,确保这些资金不被挪用,因此,水利部门工作人员应该合理地分配资金,避免浪费。此外,当地政府还可以采用民间集资的方式,通过加强水利项目的宣传和管理,拓宽水利项目融资的途径,在获得更多资金支持的同时,加强群众工作的自主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在保障工程质量和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面对管理机制不完善、质量监督不到位以及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必须采取积极的改进措施。只有全面深入地分析和解决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才能更好地推动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严四明 .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J]. 新农民 ,2024,(33):46-48.
[2] 张永辉 , 王健 , 李达上 , 汪俊波 .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J]. 水上安全 ,2024,(03):136-138.
[3] 张志鹏 .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J].河北农机 ,2023,(17):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