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游戏化教学对学生参与度的影响分析
谢璐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330038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目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大多较为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中心,通过讲解词汇、语法、课文等内容,向学生传递知识。学生则主要通过听讲、记笔记、做练习等方式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够系统地传授知识,但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普遍较低。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只是机械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缺乏独立思考和积极表达的机会。当教师提问时,只有少数学生能够主动回答,大部分学生则选择沉默。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也较少,同学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这使得课堂氛围较为沉闷,进一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游戏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游戏化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学习环境,在游戏中,学生需要主动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通过与游戏元素、其他玩家的互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例如,在英语单词游戏中,学生需要通过联想、记忆等方式,将单词与游戏情境中的元素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单词的理解和记忆。
(二)情境学习理论
情境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应该在真实的或模拟的情境中进行,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者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游戏化教学能够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英语学习情境,如购物、旅游、交友等,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三)动机理论
动机是推动个体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游戏化教学通过设置游戏目标、奖励机制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方面,游戏的趣味性、挑战性等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和满足感,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外在动机方面,游戏中的积分、等级、荣誉等奖励能够激励学生为了获得奖励而努力学习 [1]。
三、初中英语课堂游戏化教学对学生参与度的积极影响
(一)提高学生的认知参与度
游戏化教学能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推动其主动探究知识。在游戏化英语课堂中,学生为完成任务需持续思考、分析问题,如英语语法游戏中运用语法完成句子填空等,锻炼思维并提高认知参与度。
游戏化教学助力学生理解和记忆英语知识。游戏中的情境、图像等多感官刺激能加深印象,例如通过时间旅行游戏学习英语时态,让学生在不同场景中运用对应时态,直观理解用法并增强记忆。
(二)增强学生的情感参与度
游戏化教学营造轻松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学生在游戏中压力小,可自由表达想法,如英语角色扮演游戏中,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交流,体验多样情感,增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游戏化教学培养学生自信心与成就感。学生在游戏中完成任务获奖励,会因努力被认可而增强自信,形成参与学习的良性循环,如英语单词竞赛获胜带来的成就感,能促使学生更积极学习单词。
(三)促进学生的行为参与度
游戏化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在游戏中需操作、互动与合作,如英语小组合作游戏中,分工协作解决问题,既提升团队能力,又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
而且,游戏化教学增加学生课堂发言与互动次数。在游戏化氛围中,学生更愿表达想法,如英语猜谜游戏中,通过问答猜谜底,促使学生积极发言,提高课堂互动性[2]。
四、初中英语课堂游戏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游戏设计不合理
部分教师设计游戏时,未考虑学生年龄、学习水平和教学目标,导致游戏与教学内容脱节。游戏难度要么过简缺乏挑战,要么过难让学生难以参与;且趣味性与教育性失衡,要么有趣却传知低效,要么重传知却缺趣味。
(二)教师引导不到位
教师引导在游戏化教学中至关重要,但部分教师要么过度干预影响学生自主性,要么放任不管导致秩序混乱,无法达成教学目标。如学生遇困时教师未及时指导,会让学生丧失信心放弃参与。
(三)评价机制不完善
当前评价机制不完善,许多教师仅在游戏结束后简单评价,缺乏全面客观的评价,无法准确反映学生学习成果和参与度,也不能提供有效反馈。如仅依据游戏得分评价,忽视学生过程中的努力与进步,打击其积极性[3]。
五、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游戏化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合理设计游戏
教师设计英语课堂游戏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年龄、学习水平和教学目标,确保游戏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游戏难度需适中,既具挑战性,又让学生通过努力可完成。要平衡趣味性与教育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例如学习英语介词时,教师可设计 “寻宝” 游戏,将物品藏于教室各处,给出含介词的线索,让学生据此寻找,助力其轻松掌握介词用法。
(二)加强教师引导
游戏化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既要保障学生自主性,又要确保游戏顺利进行并达成教学目标。游戏前,教师需明确规则和教学目标;游戏中,密切关注学生表现,及时指导帮助解决问题;游戏后,总结评价以巩固所学知识。如英语小组合作游戏中,小组出现矛盾或困难时,教师及时调解指导,保障游戏顺利开展[4]。
(三)完善评价机制
完善的评价机制是提高游戏化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教师应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不仅关注游戏结果,还关注学生在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及时给予反馈指导,让学生了解自身优缺点以便改进。例如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游戏表现,并将结果纳入平时成绩。
六、结论
初中英语课堂游戏化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具有积极的影响。它能够提高学生的认知参与度,增强学生的情感参与度,促进学生的行为参与度。然而,目前初中英语课堂游戏化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游戏设计不合理、教师引导不到位、评价机制不完善等。为了提高游戏化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合理设计游戏、加强引导、完善评价机制。
通过有效的游戏化教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推广和应用游戏化教学模式,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文姬 . 从游戏化教学到深度学习:初中英语课堂的创新路径探索 [N]. 安徽科技报 , 2025- 06- 04 (014).
[2] 杨继英. 游戏化教学:初中英语课堂中的趣味挑战 [J]. 第二课堂(D), 2024, (02): 43.
[3] 袁贺慧. 游戏化学习对初中英语课堂学生参与度的影响探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 , 2022.
[4] 韩莉 . 浅谈游戏化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以牛津上海版英语6A Unit1“ Healthy Eating” 公开课为例 [J]. 校园英语, 2022, (01):79-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