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的思考
陈心如
渤海大学 辽宁省锦州市 121000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将自己的教学目标设置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减少了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视。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忽略了情感的深挖与文言文自身韵味的解读,一味的追求文化常识与重点词句的背诵与记忆,这样生发出的课堂趣味性降低,功利性凸显。
(一)教学目的功利性
教师为了学生的升学考试将自己的教学目标侧重于考试内容的讲授,更多注重学生的文言文背诵内容而忽略了升华其主旨所传达出来的主题思想,这就导致了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功利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文言文句子美感与韵律的开发与教学,只是让学生单纯的记忆与背诵,这不仅不能将文言文自身的价值与意义充分挖掘与展现,更是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大大降低学习热情。
(二)教学模式单一性
在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往往会把教学重点放在一些重点词句的解读方面,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依然会倾向于单纯的串讲法和问答法进行文言文教学,默写和背诵也依旧是检验文言文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准。在文言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旧是课堂的主导,部分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将与应试考试相关的知识点一一罗列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记忆,学生自身得不到探索的乐趣,长期的接受式学习也会使学生思维得不到锻炼与提升。
(三)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还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由于大部分文言文有一些生僻字以及古今异义词,这就导致学生阅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即使能够流畅的阅读并且认清所有字音,学生将文章翻译成现代汉语还有一定的难度,因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降低学生学习热情与信心。其次,初中学段的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较少,部分学生缺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认知,他们将书本中的文言文更多地看作是需要背诵的任务,而不是需要去了解与领悟的文化,学生对于古典文化的认识不足,对于古典文化传承的责任意识不强,这也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重要原因。
二、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
教师要以自身的审美提升为基础来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继承与传播传统文化的兴趣,为学生创设一个可以交流与展示自身的平台,在学生展示之后教师要给予及时与合理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交流与表达能力的提高。
(一)转变教师教学思维
为了提高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该尝试转变自身的教学思维。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改变教学功利性的现状,初中生处于生理和心理仍在发展中的年纪,他们对一些事物的认知还不够成熟与完善,教师要正确引导,带领同学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教师要正确建立教学目标,结合课程标准以及学生特点将目标建立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水平上来。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文言文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探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教师要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以适应新时代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来促进学生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文言文类教学相对于其他文本类型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来琢磨文言文教学方法与模式,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不断变换课堂组织形式,创造新颖的课堂环节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进入到教师营造的课堂情境中。教师还可以依据学生特点与课程标准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考虑初中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善于引导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提升学生传承意识
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作为学生要加强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大量的文言文精美篇目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韵味,学生要静下心来耐着住性子去深入品读文言文,要学会感悟其中的深厚传统文化底蕴与魅力;学生要激发自己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与兴趣,深悟传统文化的审美价值与道德情操,感悟其语言风格与表达智慧。
三、初中文言文教学价值
文言文课文中蕴含着许多与人们意志与情感培养有关的教育意义,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能够加强情感的培育与熏陶,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做好文言文教学活动还有利于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个人语言魅力。
(一)传承传统文化
进行初中文言文授课有利于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文化常识与语言文字知识,如古今异义和通假字等,学生进行文言文学习之后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中华传统汉字的魅力所在,燃起继承与发扬古典文化的热情,从而继承与传播传统文化。此外,学生掌握了这些文言文知识之后能够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这就达到了传播的作用,同时学习文言文知识也有利于学生阅读,为未来学生阅读文言文书籍清扫了障碍、激发了兴趣与信心。
(二)感悟人生智慧
文言文教学还能够激发人生智慧、唤起思维运转。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每篇文言文都有自己的主旨或是深刻蕴意,这些深刻的哲理是古人的智慧结晶,也是为我们留下的凝缩于五千年文化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在这些经典的故事之中,我们得以思考自己的人生奥义与真谛,感悟生活中的智慧和情理。文言文中的诗词歌赋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学生在品味文言文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文化的瑰丽多姿,更能感受到那份源于心底的审美愉悦,进而陶冶情操,提升个人修养。
(三)丰富人文情怀
文言文教学有利于丰富人文情怀,提升人文素养。学生们能够在文言文的学习中获取丰富的知识养分,感受文言文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韵味,学生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着自身的人文情怀,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在文言文的字里行间,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学生们通过深入学习,能够感受到古人的精神世界与情感世界。无论是《论语》中的智慧箴言,还是《史记》中的历史长卷,都为学生们展现了古人的风采与气度,学生在领略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总之,文言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思维能力、审美情感、民族精神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充分重视文言文教学,不断探索与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高度人文素养的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要不断探索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能够出现的创新点与深刻意义,将传统文化的价值延续给学生,让学生珍惜与感受传统文化的灿烂与意蕴,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学生的文化素养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典斌. 初中文言文教学培养语感“三策略”[J]. 语文世界,2024.
[2] 何昌平. 文本细读视域下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J]. 读写算,2024.
[3] 钟小梅 .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 [J]. 中华活页文选 ( 教师版 ),2024.
[4] 宋金璐 . 统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D].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3.
[5] 吴旻. 初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J]. 语文新读写,2023.
[6] 王荣生 . 文言文教学教什么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