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李红俐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文宫镇初级中学校
前言:随着素质教育观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各科教师都意识到了“ 以生为本” 的重要性,也都纷纷走上了积极创新的改革道路,语文学科也不例外。现如今许多语文教师只把考试作为语文学习的目的,这种单一的教学目标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很模式化,没有什么新意可言。大多数语文老师都只是在照本宣科,学生并没有自己尝试深入理解,往往记忆不牢固,学习的积极性大大降低。这种教学方法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引导深入探究,强化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中也要求教师能够科学的给学生讲解,这是重点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入到学科知识的探究环节中,这也是由于课堂中教学时间非常有限,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定的情境氛围。引导学生深入学科知识探究环节中,强化重、难点的掌握程度。此外强调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的参与度,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思考积极性,详细讲解重、难点知识,也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做充分准备。要求教师能够分解课堂教学步骤,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
例如,在进行《黄河颂》时,教师在进行该小节知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需要给学生明确好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然后给学生分层次进行讲解,主要让学生通过对这一小节知识内容的学习,掌握好数据分析的相关知识,学会对一些数据进行分析。况且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主要可以通过对学生的一些重难点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有主次性,提高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效果。
二、教师丰富自我,创造相应发展
教育工作者是最应该努力的学生,唯有能够认真完成好积累和沉淀,教师才能在教学的同时变得更为从容不迫。教师应该善于研读课本,并且能在研读课本中不断发现自我的知识短板和内在的瓶颈,从而能在制定教学理念的同时顺势而为,让孩子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也随之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和发展,这便是教师的教学的意义所在。教师要善于为了孩子们能擘画更好的教学蓝图,使得学生能在语文的世界中从容不迫,顺势而为,尤其能使得孩子们的语文创造力得到相应的提高和发展。教师要让自我时刻处于一种不断学习和不断积累的状态中。
例如,在进行《水经注·三峡》时,教师要对于郦道元做注解的这本书进行全面的熟悉和了解,并且对于三峡的地理地貌和相关的水文知识产生更为细致的认识和把握,使得更多的学生认识到其中的趣味和意义,并且能对于其中的知识和相关的人文理念产生更为深入的把握和分析。教师要善于用心克服更多的教学障碍,能让孩子们在学习古汉语的同时体验到其中的趣味和意义,并且能在学习中加深对于古文化的认识力度和美学捍卫。教师要懂得语文重在积累,如果没有了学生的充分积累与充分的知识整合,必然没有了教学的第一步成功。
三、集中学习精力,加深重点记忆
当教师在进入教室向初中生安排整节课堂将要完成的任务,学生对于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就会有一个提前的了解和掌控,那么对于自己所不理解和熟悉的部分,也会在脑海中有一个大致的时间分布,这样有利于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去集中学习精力,吸收自己想要学习和理解的知识,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提升学习效率,另外也大大节省了教师在没有进行任务型教学之前进行重复知识点讲解的步骤,有效的提升了课堂使用资源的效率,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集中学习精力的同时加深对于重点知识点的记忆。
例如,在进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知道这节课去学习什么内容,是要先通读文章去了解大致的意思,还是先向学生讲述一下这篇文章故事发生的背景,还是先向学生做一个关于鲁迅先生的作者讲述,当教师能够在课堂开始之前潜意识中向学生布置类似于学习任务这样的定义,学生就会在课堂上专注于教师所讲的任务点,带着兴趣和精力去完成,当教师讲到文章的重点时,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吸收。总之,语文课程作为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如今语文教学改革已经进入到了更深层次的发展阶段,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要愈发积极地拓展教学的内容,不断挖掘教学的深度,不要只着眼于当下,更要放眼学生未来,为学生们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肖君.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方法谈[J].亚太教育,2016(29).
[2]朱春晓.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2,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