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事业单位政工干部队伍素质的策略研究
王丹琪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7
一、事业单位政工干部队伍素质现状分析
(一)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政工干部的核心素质,是开展政工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大部分事业单位政工干部能够坚守政治立场,拥护党的领导,积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重大政治问题上,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然而,在政治理论学习方面,部分政工干部存在学习深度不足、系统性不强的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仅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思考,难以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此外,随着社会思潮的多元化,一些政工干部在面对复杂的思想舆论环境时,缺乏足够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不能及时有效地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专业能力素质
专业能力素质堪称政工干部顺利开展工作的核心保障,在政工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以政策解读工作为例,部分政工干部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敏锐的政治洞察力,能够精准吃透党和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法规,并且将其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话语,向单位职工精准传达。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仍有部分政工干部在政策理解环节存在偏差,未能深入挖掘政策的核心要义与精神实质,致使在向单位职工宣传政策时,内容晦涩难懂,难以与单位的实际业务场景、发展规划有机结合,最终导致政策落实大打折扣,无法切实发挥政策的指导与推动作用。
沟通协调能力亦是政工工作得以顺利推进的关键要素。在日常工作中,单位内部难免会因利益分配、工作安排等事宜产生矛盾分歧,而政工干部作为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关键角色,其沟通协调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工作成效。遗憾的是,部分政工干部在与职工交流互动时,缺乏必要的沟通技巧,无法运用恰当的语言、适宜的方式引导职工敞开心扉,进而难以精准把握职工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思想动态以及实际需求,致使沟通陷入僵局,难以达成预期效果,单位内部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也因此受到影响。
文字写作能力同样是政工干部不可或缺的专业素养。在日常工作中,撰写工作总结、调研报告、宣传材料等文字任务极为频繁,这些材料不仅是工作成果的直观呈现,更是单位对外展示形象、对内传递信息的重要窗口。但部分政工干部在文字写作方面存在短板,撰写的材料往往存在文字表达生涩、语句不通顺的情况,文章逻辑结构混乱,论点与论据之间缺乏紧密关联,使得材料的可读性与实用性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工作的整体质量与推进效率。
(三)工作创新能力
在风云变幻的新时代背景下,政工工作犹如置身于机遇与挑战交织的浪潮之中,这无疑对政工干部的工作创新能力竖起了更高的标杆。当下,部分事业单位的政工干部已展现出难能可贵的创新萌芽,在实际工作中崭露头角。例如,他们巧妙借助新媒体平台的强大传播力,精心策划并实施思想宣传活动,以生动有趣的图文、视频等形式,将党的先进理论与方针政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广泛传播;还积极组织线上学习交流活动,打破时间与空间的束缚,让职工们随时随地都能参与到学习讨论中来,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便捷性与参与度。
然而,若从更宏观的视角审视整个政工干部队伍,就会发现工作创新能力的提升仍任重道远。许多干部长期沉浸于传统的工作模式与方法,犹如被无形的枷锁禁锢,缺乏主动挣脱束缚、开拓创新的精神与勇气。在活动策划方面,依旧沿用老一套的流程与形式,缺乏紧扣时代脉搏、贴合职工兴趣的新颖创意;工作方式上,也多是按部就班,未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多元化手段,导致工作缺乏吸引力与感染力,难以有效激发职工的参与热情,进而使得政工工作的实效性大打折扣,无法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推动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关键作用。
二、事业单位政工干部队伍素质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重视程度不足
部分事业单位领导对政工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将工作重心主要放在业务发展上,忽视了政工工作在凝聚人心、促进单位和谐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在资源配置上,对政工工作的投入相对较少,缺乏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同时,一些政工干部自身也存在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认为政工工作是 “虚活”,难以做出显著成绩,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这种思想上的不重视,导致政工工作在事业单位中处于边缘化地位,严重影响了政工干部队伍素质的提升和政工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培训体系不完善
当前事业单位政工干部培训体系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培训内容陈旧,与新时代政工工作的实际需求脱节。大部分培训仍以传统的政治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对新媒体技术应用、心理健康教育、危机公关等新兴领域知识的培训,难以满足政工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的多样化需求。其次,培训形式单一,主要以集中授课、讲座等传统方式为主,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难以调动政工干部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培训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没有根据政工干部的岗位需求、专业背景和能力水平进行分层分类培训,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
(三)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
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是激发政工干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许多事业单位的政工干部考核机制存在标准模糊、指标不明确的问题。对政工干部的考核往往侧重于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忽视了对工作质量、创新能力、实际效果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导致考核结果不能真实反映政工干部的工作表现和能力水平。在激励措施方面,缺乏有效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手段,晋升渠道狭窄,职业发展空间有限,严重影响了政工干部的工作热情和职业认同感,使得一些优秀的政工干部流失或工作积极性受挫。
(四)工作模式僵化
传统的政工工作模式以单向的宣传教育为主,缺乏与职工的互动和沟通。在信息传播快速、职工思想多元化的今天,这种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部分政工干部在工作中仍沿用过去的老方法、老套路,缺乏对职工需求的深入了解和分析,不能根据职工的特点和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政工工作。此外,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政工工作的环境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许多事业单位的政工工作未能及时跟上时代步伐,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创新工作模式,导致政工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足。
三、提升事业单位政工干部队伍素质的策略
(一)强化思想政治建设
强化思想政治建设作为提升政工干部队伍素质的首要任务,在事业单位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事业单位应定期组织政工干部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专题学习活动,可邀请党校专家、高校学者开展深度讲座,分享理论前沿知识与实践案例,引导政工干部深入钻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撰写学习心得、开展小组研讨等形式,切实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同时,注重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例,组织政工干部参观红色纪念馆、革命遗址等,通过实地感悟历史,增强党性观念与宗旨意识;开展党性修养教育活动时,举办专题党课、党性分析会,促使政工干部深刻剖析自身,坚定政治信仰,在日常工作中提升政治敏锐性与鉴别力,准确把握政治方向。此外,建立常态化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将思想政治学习纳入干部日常考核指标体系,涵盖学习时长、学习成果转化等方面,定期检查学习笔记、考核理论知识,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持续性与有效性,让政工干部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
(二)完善培训体系
完善培训体系是提升政工干部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优化培训内容至关重要。结合新时代政工工作实际需求,制定分层分类的培训课程,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政工干部特点,精准设计教学内容。在强化政治理论知识培训基础上,增加新媒体应用课程,教授如何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进行思想宣传与教育活动策划,提升传播效果;开设沟通技巧课程,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方式,让政工干部掌握与职工有效沟通的方法,增强亲和力;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帮助政工干部识别职工心理问题并给予初步疏导;设置危机管理课程,传授应对舆情危机、突发事件的策略与技巧,全面提高培训的实用性与针对性。其次,创新培训方式能激发学习热情。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线上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提供丰富课程资源,供政工干部随时学习;线下开展案例教学,剖析成功与失败的政工工作案例,总结经验教训;组织实地考察,参观先进单位政工工作成果,学习优秀经验;举办互动研讨活动,鼓励政工干部交流工作难题与解决思路,增强培训的趣味性与互动性,提升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此外,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年度、季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内容与方式,定期组织政工干部参加培训。培训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评估,收集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培训内容与方式,确保培训质量稳步提升,让政工干部持续汲取新知识、提升新能力。
(三)优化考核激励机制
优化考核激励机制是激发政工干部工作热情和创造力的关键所在。事业单位应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从多个维度对政工干部进行全面考核。工作业绩方面,考量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成效、职工思想动态改善情况等;专业能力维度,评估政治理论水平、业务知识掌握程度等;创新能力上,关注工作方法创新、活动形式创新等成果;职业道德层面,考察廉洁自律、敬业精神等表现,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准确反映政工干部工作表现与能力水平。在激励措施方面,建立多元化激励机制。物质奖励上,设立绩效奖金、项目奖励等,对工作突出者给予经济激励;精神激励同样重要,定期表彰先进,在单位内部宣传栏、官网等平台宣传优秀政工干部事迹,授予荣誉称号,增强职业荣誉感与成就感。同时,拓宽政工干部晋升渠道,制定明确晋升标准,将工作业绩、专业能力等纳入晋升考量,为优秀政工干部提供更多晋升机会,如选拔到管理岗位、承担重要项目等,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单位内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四)创新工作模式
创新工作模式是提升政工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手段。事业单位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引入信息化手段开展政工工作。建立政工工作信息化平台,整合各类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制作生动有趣的思想宣传、学习教育内容,如短视频党课、动画版政策解读等,以新颖形式吸引职工关注,提高政工工作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同时,推动工作方法创新,摒弃传统单向宣传教育模式,采用互动式、参与式工作方法。开展职工座谈会、意见征集活动,倾听职工需求与想法,根据职工年龄、岗位特点等,设计个性化政工活动,如针对年轻职工开展线上知识竞赛、主题演讲,为业务部门职工举办工作压力疏导讲座等,增强职工参与感。此外,鼓励政工干部积极开展工作创新实践,设立创新项目基金,对创新成果显著的干部给予表彰与奖励,如颁发创新奖、提供培训深造机会等,营造良好创新氛围,促使政工工作不断推陈出新,更好地服务职工与单位发展。
四、结语
提升事业单位政工干部队伍素质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对于推动事业单位政工工作高质量发展、保障事业单位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事业单位政工干部队伍素质现状的分析,揭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从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完善培训体系、优化考核激励机制、创新工作模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在实际工作中,各事业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适合本单位的政工干部队伍素质提升路径,不断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政工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和组织保障。未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事业单位改革的持续深入,对政工干部队伍素质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相关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和拓展,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王芸芸 . 事业单位政工干部队伍建设路径探索 [J]. 就业与保障 , 2025, (02): 163-165.
[2] 胥斌 . 事业单位政工队伍素质提升策略探讨 [J]. 中国军转民 , 2024, (09): 133-135.
[3] 韩晓钰 . 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提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J]. 中国集体经济 ,2021, (01): 119-120.
[4] 叶明怀 .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政工人员综合素质的调查及对策 [J]. 办公室业务 , 2019,(17): 28.
[5] 王颖 . 提高事业单位政工队伍素质的方法研究 [J]. 法制博览 , 2015, (21): 292.
作者简介:王丹琪(1986.07)女,汉族,山东淄博,本科,政工师,从事政工方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