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急诊ICU 患者心理变化及护理体会

作者

李艳萍 梁娟

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 甘肃兰州 730000

前言:

心理护理是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医学模式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患者可能会在不同程度上经历不同的负面心理反应,因为突然的出现病情的快速变化和许多并发症。如果不及时纠正和控制可能会导致复发甚至恶化心理护理尤其重要。

1、资料

这项研究选取了2023 年8 月至2024 年8 月期间在急诊室住院的患者。该研究使用一个公式来计算从两个独立的平均测试中获得的样本量。总共需要 104 个样本。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在急诊科接受治疗;病人的情况比较好。排除标准:无临床数据患者;还伴有其他恶性疾病;预根据治疗方法患者被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2 人。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持续时间和教育水平等一般信息上没有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P>0.05 )。

1.1 方法论

对照组定期的个性化医疗,为病人创造良好环境密切关注他们的生命迹象,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以及提出建议他们日常生活、药物、饮食等研究小组进行个性化干预与对照组相比,包含以下内容:

在患者病房内提供支持性环境确保病房实时清洁,在病房内安装小型加湿器,增加移动屏幕,减少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在语言和情感层面进行沟通,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和认可。与此同时,要根据患者的真实情况与患者沟通,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患者护理关系。

在进行护理手术时应保持轻柔的动作,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引导家庭成员与患者积极沟通。帮助他们乐观地面对疾病,并通过介绍成功的病例来增加治疗的动力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评估患者自身心理状态,思考问题增强治疗信心,为患者提供干净的治疗环境,使患者充分感到舒适。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用清晰的语言描述疾病的发展。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可以通过分发信息手册、举办健康讲座等来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积极与亲属沟通,在治疗过程中增加与亲属的互动程度。

1.2 观察指标

心理情绪:使用抑郁自我评估量表(SDS)和焦虑自我评估量表(SAS)来评估抑郁和焦虑的程度。SDS 和SAS 包括20 分,用4 分打分,从1 到4分。总分20 分乘以1.25,给出最终分数。分数越高抑郁和焦虑的症状就越严重。

生活质量:每项测量的最终分数在 0 到 100 分之间,测量的平均分数代表生活质量的最终分数。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比较帮助两组之前和之后的评估差异。

满意度:通过自己的护理质量调查对两组人的满意度进行评估,内容包括临床实践、沟通、心理干预对护理的态度等。每一项的总分是25 分,分数越高患者对衡量标准的满意度就越高,护理质量也就越高。

选择SPSS22.0 软件对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如果计算显示P<0.05 ,则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 SAS 和 SD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 SAS 和 SDS 得分都较低,研究组的 SAS和SDS 得分低于对照组( P<0.05. )。

对两组的护理质量评估进行比较发现该组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P<0.05 )。

在护理量表的前两组之间生活质量评估没有显著差异;两组都有改善并且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P<0.05 )。

3、讨论

ICU 患者通常情况危急,少数患者也可能出现器官功能障碍或多器官衰竭,特别是在接受过胃肠道手术的患者。由于对胃肠道工作的影响,患者可能会经历极其脆弱的心理状态,需要及时和有效的帮助。ICU 所做的护理工作水平将对患者的整体健康产生直接影响。然而,由于疾病状态的迅速变化,护理工作受到了影响。纳入护理干预研究时,结果显示前两组患者的SAS 和SDS 得分更高,但两组之间没有差异这表明在接受紧急治疗的患者中焦虑和抑郁的流行率。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完全封闭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探视制度以及缺乏家人的陪伴,缺乏与外界的沟通导致的孤独感和分离焦虑。

4.护理体会

护理关系是良好护理工作的基础,也是心理护理的重要保障。病人的状况年龄、性格、文化水平、社会背景、经济状况各不相同,心理反应往往各不相同,护士必须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照顾和安慰,提高病人治疗疾病信心和决心。面对以上复杂的心理状态,护士应采取相应的方法来缓解病人的不适情绪,促进身心健康的恢复。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保持冷静态度:要有耐心倾听病人的诉求,给予充分的关爱和支持,稳定住自己的情绪以传递给患者积极的信息。

2.建立信任关系:主动向病人了解基本信息,展现真诚关切的态度,使他们在短时间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沟通桥梁。

3.做好解释工作:及时解答病人关于疾病治疗方案等方面的疑问,让他们充分了解到自己所面临的困境和可能的解决办法,增强信心。

4.关注细节服务:例如为病人准备舒适的床铺,营造温馨的就诊环境,关心饮食营养等方面的问题,提高整体就医满意度。

5.专业指导干预:根据不同个体的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计划,如有必要可请相关专家协助开展心理咨询或治疗。

6.家属参与支持: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到病人的照顾工作中来,充分发挥亲情力量的作用,减轻其压力负担。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重症监护室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改善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为他们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医疗环境。未来,还需要大样本、多中心和随机对照试验,以产生更客观和全面的结果证实上述发现并指导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李菊.ICU 综合征患者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23,24(7):1069一 l070.

[2]卓燕、容.急诊ICU 患者的负性心理与防范[J].广州医药,2023,38(3):78-79.

[3]沈秋红,张艳.急诊ICU 住院患者386 例心理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23,13(7):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