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基建时代传统企业从数据沉淀到数字资产过程研究》

作者

孙建东 孙春梅

1.青岛华制智能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100 2.青岛华智慧链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1113.威海华智数字经济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东省威海市 264200

引言

根据“ 十四五” 规划要求 2025 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 10% ,但 2023 年传统行业数字经济渗透率不足 30% (工业仅 25.03% ),大量数据“ 沉睡”。传统企业数据资产化面临三大困境:

① 资源沉淀不足:生产数据保存率仅 2.9% , 40% 存储数据年未使用,仅 8.3% 大企业能复用数据;

② 确权机制缺失:《民法典》仅原则性规定;

③ 计量标准空白:《企业会计准则》未明确数据资产确认规则。

一、理论基础与政策框架

1.1 数据资产化理论体系

依据国际数据管理协会(DAMA)《数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DMBOK2.0),数据资产化需经历"原始数据 $$ 治理数据 $$ 合规数据 $$ 可交易数据 $$ 资产化数据"五个层级演进。

1.2 政策制度演进

基础设施层:《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年)》(工信部通信〔2021〕76 号)明确PUE≤1.3 的技术标准,推动全国数据中心机架数年均增速保持在20% 左右

要素市场层: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首创数据资源持有权、加工使用权、产品经营权"三权分置"制度,建立数据要素流通交易体系。

会计规范层:《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财会〔2023〕11 号)首次明确数据资源"资本化"处理规则,允许符合条件的数据资源计入无形资产科目

二、数据沉淀机制与技术实现

2.1 数据采集与存储

基于《工业数据分类分级指南(试行)》(工信厅信发〔2020〕67 号),构建多源异构数据采集体系:

2.1.1 传感器 $$ 边缘计算节点 $$ 工业互联网平台 $$ 时序数据库 $$ 数据湖仓

2.1.2 ERP/MES $$ 边缘计算节点 $$ 工业互联网平台 $$ 时序数据库→数据湖

*注:实际部署中需遵循《信息安全技术网络数据分类分级要求》

实际应用中需重点解决三大技术难题: ① 异构数据标准化; ② 高并发处理; ③ 冷热数据分离。

2.2 数据治理体系

采用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国家标准(GB/T 36073-2018),建立"组织-制度-技术"三维治理架构:初始级占比 58.3% ;受理级占比 31.6% ;稳健级占比8.9% ;优化级占比 1.2‰

三、数据资产化实现路径

3.1 法律确权机制

依据《数据安全法》第21 条建立数据分类分级制度,结合区块链技术构建智能确权系统:

数据确权智能合约示例(基于 HyperledgerFabric)

3.1.1 初始化数据资产(归属/类型/规则)

3.1.2 判断数据类型:

核心数据→添加临时读取权限重要数据→添加临时分析权限一般数据 $$ 直接转移所有权

3.2 价值评估模型

构建改进型层次分析法(AHP)评估体系,增加数据关联度维度:

3.3 会计处理实务

依据财会〔2023〕11 号文《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制定数据资产入账流程:

1. 确认阶段:满足"预期带来经济利益""成本可靠计量"两大条件,需通过数据审计(符合《信息技术数据审计框架》GB/T 34960.5-2018)

2. 计量标准:

外购数据:采购成本+使数据达到预定用途的支出自研数据: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

摊销处理:按收益年限摊销(一般不低于 3 年),建立数据资产减值预警机制(设置5 级风险指标体系)

四、案例验证与政策建议

4.1 制造企业实证分析

以海尔COSMOPlat 平台为例,其数据资产化实践显示:

成本优化:根据海尔智家披露,通过部署边缘计算节点,数据传输成本显著降低收益提升:数据产品交易带来新的资产收益率,高于传统业务运营增效:预测性维护模型使设备停机时间减少,节约年度维护成本

4.2 制度完善建议

1. 标准体系:制定数据资产登记管理办法,建立全国统一登记系统,参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

2. 交易机制:在现有12 家数据交易所基础上,构建"国家级交易所+区域中心+行业平台"三级市场体系;

3. 税收政策:对数据资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 150% ,设立数据资产投资税收抵免制度;

4. 人才培养:实施"数字工匠"培育工程,建立"数据分析师-数据工程师-CDO"职业认证体系。

结论

本研究揭示数据资产化存在"能力缺口-制度滞后-市场失灵"三重障碍,提出通过"技术筑基(工业互联网)-制度破冰(三权分置)-市场赋能(数据交易所)"三位一体解决方案。实证表明,完善的数据治理可使企业数据资产价值提升,数据要素投入增加带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未来研究需重点关注跨境数据流动规则与数据资产证券化等前沿问题,为构建全国统一数据要素大市场提供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国发〔2021〕29 号, 2021.

2.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4)》.

3. 全国数据资源统计调查工作组(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3 年)》.

2.财政部. 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 财会〔2023〕11 号, 2023.

3.工信部. 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工信部通信〔2021〕76 号, 2021.4.DAMA International. DAMA-DMBOK: Data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 2nded. Technics Publications, 2017.

5.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 GB/T 36073-2018, 2018.

6.中国人民银行.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令〔2021〕第 7 号,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