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应对班级突发冲突的沟通技巧与干预机制探析
余蕾
南漳县东巩镇苍坪完全小学 4415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形成与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班级作为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突发冲突事件时有发生,这些冲突影响班级的正常秩序,还可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与科学的干预机制对于妥善处理班级突发冲突至关重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小学班主任应对班级突发冲突的沟通技巧与干预机制,以期为提升小学班级管理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突发冲突;沟通技巧;干预机制
引言:小学班级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多样性的集体,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认知水平有限等原因,在相处过程中容易因各种小事引发冲突,这些冲突形式多样,可能涉及同学间的言语争执、肢体冲突,或是因活动安排、资源分配等产生的矛盾,班级突发冲突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会破坏班级的和谐氛围,还可能导致冲突升级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心理健康,所以小学班主任需要具备应对班级突发冲突的专业能力,通过运用恰当的沟通技巧和建立科学的干预机制化解矛盾,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促进班级的健康发展。
一、小学班级突发冲突的特点及成因分析
(一)小学班级突发冲突的特点
小学班级突发冲突具有明显的突发性、情绪性、群体性等特点,突发性表现为冲突往往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发生,班主任难以提前预知和防范,比如在课间休息时两名学生可能因一句玩笑话而突然发生争执,进而演变成肢体冲突,情绪性体现在冲突过程中,学生往往受情绪主导,缺乏理性思考,容易冲动行事,他们在冲突中可能会大喊大叫、哭闹不止甚至做出过激行为,群体性特点在一些情况下较为突出,当班级内部分学生之间存在矛盾时可能会引发周围同学的关注和参与,导致冲突范围扩大,形成群体性事件。
(二)小学班级突发冲突的成因
小学班级突发冲突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从学生自身因素来看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但情绪调节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尚未成熟,他们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关注,但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时可能缺乏恰当的方式,容易因误解或沟通不畅而引发冲突,学生的性格差异也是导致冲突的重要原因,性格急躁、冲动的学生更容易与他人发生矛盾;从家庭环境因素分析,家庭氛围、教育方式等对学生的行为和性格产生深远影响,如果家庭中存在暴力、争吵等不良现象或者家长过于溺爱、放纵孩子可能导致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理心的性格,在班级中容易与同学发生冲突;学校环境因素同样不可忽视,班级规模过大、教学资源分配不均、教师管理方式不当等都可能成为冲突的诱因。
二、小学班主任应对班级突发冲突的沟通技巧
(一)保持冷静,稳定冲突双方情绪
在班级突发冲突发生时班主任先要保持冷静,避免因情绪激动而使冲突进一步升级,班主任要以平和、镇定的态度出现在冲突现场,用温和的语言安抚冲突双方的情绪,比如当两名学生发生激烈争吵时班主任可以轻声说:“先别着急慢慢说,老师在这里会帮你们解决问题的。”通过这样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支持,从而逐渐平静下来,班主任还可以运用肢体语言给予他们心理上的安慰,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
(二)认真倾听,了解冲突发生原因
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关键环节,班主任要给予冲突双方充分表达的机会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不打断、不批评,在倾听过程中班主任要保持专注,用眼神与发言者交流表示自己在认真听取,班主任要注意记录关键信息以便全面了解冲突的起因、经过和双方的观点,比如当学生讲述冲突过程时班主任可以适时提问:“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你觉得对方的做法哪里让你不舒服?”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准确把握冲突的本质。
(三)客观公正,引导学生换位思考
在了解冲突原因后班主任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冲突进行分析和评价,不偏袒任何一方,班主任要明确指出双方在冲突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比如班主任可以对冲突双方说:“如果当时你是对方,听到这样的话或看到这样的行为你会有什么感受呢?”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感受,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宽容心态。
(四)鼓励合作,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班主任要引导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共同寻求解决冲突的方法,可以组织冲突双方进行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在讨论过程中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的解决,而不是互相指责,比如班主任可以说:“我们一起想想怎样才能避免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情呢?大家都可以说说自己的办法。”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冲突解决,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当双方达成共识后班主任要帮助他们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并监督执行情况。
三、小学班主任应对班级突发冲突的干预机制
(一)建立预防机制,减少冲突发生概率
预防是应对班级突发冲突的重要环节,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比如定期组织以“情绪管理”为主题的班会,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和调节情绪,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和谐、包容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班主任还要关注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及时发现潜在的矛盾和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化解,将冲突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完善应急处理流程,确保冲突及时有效处理
制定完善的应急处理流程是应对班级突发冲突的关键,当冲突发生时班主任要迅速到达现场,按照既定流程进行处理,先要确保冲突双方的人身安全,避免冲突进一步升级,然后按照前面提到的沟通技巧稳定双方情绪,了解冲突原因,在处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及时记录冲突的相关信息,为后续的处理提供依据,如果冲突较为严重,涉及学生身体伤害或违反校规校纪,班主任要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并配合学校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三)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在应对班级突发冲突中班主任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当冲突发生后班主任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向家长通报冲突的情况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和成长背景,与家长共同分析冲突产生的原因,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比如如果冲突是由于学生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导致的,班主任可以与家长沟通,提供一些科学的家庭教育建议帮助家长改进教育方法,定期组织家长会加强与家长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形成教育合力。
(四)开展后续教育,巩固冲突处理效果
冲突处理结束后班主任不能就此放松,而要开展后续教育工作巩固冲突处理效果,可以通过组织主题班会、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对冲突事件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比如开展以“从冲突中成长”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冲突中的感受和收获,以及今后如何避免类似冲突的发生,关注冲突双方在后续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帮助他们真正放下矛盾,重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结论
小学班级突发冲突是班级管理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引导者肩负着妥善处理冲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责任,通过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班主任能够在冲突发生时迅速稳定局面,化解矛盾;建立科学的干预机制能够从源头上减少冲突的发生概率,确保冲突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并巩固处理效果,在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小学班主任应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应对班级突发冲突的能力,为营造和谐、稳定的班级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许通.班主任如何应对班级突发事件[J].湖南教育(A版), 2024(7).
[2] 林凡瑞.班主任的"应急观"[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4(5):43-44.
[3] 阳敏.有心,有爱,让沟通更有效——记一次突发事件的有效沟通[J].新智慧, 2024(14):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