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作者

何海洋

杭州交投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1012

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是当前公路建设中广泛采用的路面结构类型,具有施工方便、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然而,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公路的使用寿命和交通安全,因此,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和方法。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U445.7 文献标志码:A

引言

随着交通流量的不断增加和车辆荷载的日益加重,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开裂、推移、泛油、剥落、车辙等病害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公路的通行能力和使用寿命。因此,加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提高施工质量,是确保公路交通安全和畅通的关键。

1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意义

1.1确保公路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沥青混凝土路面是公路建设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路面结构,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直接关系到公路的安全性和经济效益。一旦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出现问题,如变形、开裂等,不仅会造成交通事故,还会影响公路的通行能力,对交通秩序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质量,可以确保公路长期使用,避免因路面质量问题造成的事故和损失。

1.2提升施工管理水平和技术进步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材料配比、施工工艺、设备和技术要求都比较严格。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控制,需要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和监控,从原材料的选择到施工验收,都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

1.3保障行车舒适性和稳定性

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较好,具有噪声小、舒适度高等优点。良好的路面质量可以确保车辆行驶的平稳性和舒适性,减少车辆磨损和燃油消耗,降低运输成本。同时,优质的路面还可以提高行车速度,缩短旅行时间,提高公路的通行效率。

2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措施

2.1原材料质量控制

在沥青材料方面,对于进场的每一批沥青,都将严格核查其装运数量、装运日期以及随附的出厂化验单,确保信息的准确无误。同时,还将按照相关规范规定的标准和频率进行抽样检测,以全面评估沥青的质量状况。在检测过程中,会重点关注沥青的黏度、软化点、密度以及弹性恢复等关键性能指标,确保这些指标均能满足设计要求,从而保障沥青材料的整体质量。此外,为了避免不同来源、不同规格的沥青混杂使用,将实行严格的分类存放制度,确保每种沥青都能得到妥善保管。同时,沥青罐口也将进行严密封闭,以防止水分等外界因素侵入,影响沥青的质量。在集料材料方面,将确保所使用的集料(如碎石、砂等)具备坚硬、洁净、干燥的特性,且无风化、无杂质,符合级配要求。碎石的规格选择将依据沥青混凝土的类型和各面层的厚度来确定,以确保其能够满足工程需求[1]。

2.2混合料配比控制

在混合料配比控制方面,遵循规范要求,精心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首先,准确计算出各种原材料的用量比例,确保它们能够配合成符合级配范围的优质矿质混合料。接着,利用马歇尔试验这一科学手段,对混合料的各项指标进行严谨测定,从而确定出最佳的沥青用量,为后续的生产配合比验证打下坚实基础。进入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在拌和机上精心进行试拌,并铺设试验段,以实际施工条件来检验混合料的性能。同时,严格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和芯样观察,通过综合分析各项数据,确定出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这一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态度,确保所得到的配合比能够真实反映混合料的性能。

2.3施工过程控制

(1)基层处理

在施工工作正式启动之前,对基层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检验流程,以确保其标高、平整度以及松散度等一系列关键性技术指标能够严格满足既定的规范要求。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后续施工环节的质量与稳定性。基层表面被要求保持绝对的干燥与清洁,不允许存在任何形式的松散石料、灰尘或其他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的杂质,从而为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推进奠定了一个坚实而可靠的基础[2]。

(2)拌和与运输

当涉及到混合料的拌制环节时,采取了极为严格的控制措施。拌和温度、油石比以及各类原材料的级配都被精准地调控在预定的范围之内,以确保所生产出的混合料能够拥有稳定的性能,并且完全符合项目的设计要求。在运输方面,选择了大吨位的自卸汽车作为主要的运输工具,这不仅提高了运输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保障混合料在长途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稳定性。

(3)摊铺与压实

在摊铺作业环节,采用了技术先进的摊铺机进行操作,以确保摊铺出的路面厚度均匀一致,严格符合项目的设计要求。摊铺过程中,摊铺机始终保持匀速前进,严禁中途变速或停顿,这一措施有效保证了摊铺面的平整度和连续性,为路面的整体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压实作业则是一个更为复杂且关键的环节,它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都根据路面材料的特性和设计要求,精心选择了适当的压路机和压实方法。初压阶段主要目的是稳定混合料,复压阶段则进一步增加路面的密实度,而终压阶段则主要是为了消除轮迹和提高路面的平整度。

(4)接缝处理

对于施工接缝和工作缝的处理,同样采取了精湛的工艺措施。深知接缝处是路面结构中最为薄弱的部分,因此必须给予特别的关注和处理。在处理纵向接缝时,采用了先进的自动控制接缝机装置进行施工,这一设备能够确保接缝的平直度和密实性达到最佳状态。而对于横缝的处理,则要求其与铺筑方向保持垂直,并错开一定距离,以减少接缝对路面整体性能的影响[3]。

2.4质量检测与验收

(1)厚度检测

为确保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采用撬尺、超声波测厚仪等专业工具,对路面的厚度进行精确测量。这些测量数据将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以验证路面厚度是否达标。通过严格的厚度检测,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任何可能的厚度不足问题,确保路面结构的整体质量。

(2)平整度检测

路面的平整度是衡量其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因此,采用振动计、激光测高仪等高精度设备,对路面的平整度进行全面检测。这些设备能够准确测量出路面的微小起伏和不平整区域,帮助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质量问题。通过严格的平整度检测,能够确保路面符合相关标准,为行车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3)压实度检测

路面的压实度是影响其使用寿命和耐久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采用密实度检测仪器,对路面的压实度进行严谨检测。这些检测数据将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以验证路面压实度是否达标。通过严格的压实度检测,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压实不足的区域,确保路面的整体稳定性和耐久性[4]。

(4)外观质量检测

除了上述的物理性能检测外,还对路面的外观质量进行细致检查。通过目视观察,能够及时发现路面是否存在裂缝、变形等缺陷。一旦发现这些问题,将立即采取修补措施,以防止缺陷进一步扩大并影响路面的整体性能。通过细致的外观质量检查,能够确保路面的美观度和使用性能。

结束语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是保证公路使用寿命和交通安全的关键。通过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混合料配比控制、施工过程控制以及质量检测与验收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同时,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应加强培训和考核,确保施工人员具备所需的知识和经验。

参考文献:

[1]蔺平,马晓红.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J].交通标准化,2018,20(6):81-82.

[2]叶炳聪.市政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难点研究[J].智能城市,2021,7(11):145-146.

[3]高振岭,刘佳.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6,22(4):64.

[4]袁子敬.市政公路沥青面层施工工艺[J].智能城市,2021,7(08):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