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政策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创新路径研究

作者

乔君晓

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楚侯乡中心学校 044100

摘要:在教育理念的持续演进下,传统的作业设计模式逐渐暴露出诸多不适应当前教育需求的弊端。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亟需精心打磨作业内容,勇于创新作业形式,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投身作业的热情。这不仅有助于缓解学生的作业压力,还能显著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进而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路径

引言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双减”政策的推行意义重大.从作业负担层面来看,政策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在作业管理机制上,需健全相关制度,分类明确作业总量.因此,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注重数学作业的合理设计,并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合理调整,从而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还能帮助学生改变以往认为作业只是机械任务的片面认识,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

1“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原则

1.1生本性原则

数学作业的设计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对此,在作业设计环节,教师应坚持生本性原则,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核心,合理规划作业内容,并注重作业内容的层次性、多样性,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深化知识理解,为后续学生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1.2适度性原则

为满足“双减”背景下减负提质的教学目标,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调整作业内容,使学生的作业完成时间保持在合理的区间范围内.一方面,教师应避免作业量过大,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教师不能盲目减少作业量或降低作业难度,以免作业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受到限制,影响后续数学学习的有序开展.

1.3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要求教师一方面要设计多样化的数学作业,使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另一方面要对作业形式进行扩充,增强作业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完成作业,并积极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如此一来,充分发挥数学作业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2双减政策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创新路径

2.1设计层次性作业

层次性作业主要是依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题目,这一设计理念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实现减负增效目标有着重要意义.在具体实施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作业划分为“固本夯基作业”“智慧爬坡作业”“星空探索作业”三个层次,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锻炼和提高.“固本夯基作业”侧重于巩固基本概念和简单运算,主要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确保他们能够对数学保持良好的兴趣.以“分数乘法”为例,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分数乘法计算题目,让学生熟悉分数乘法的计算规则,强化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还可以提供基础的填空题或判断题,加深学生对分数乘法性质的认识,为其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还可以将分数乘法的相关技巧录制成微课视频,让这部分学生随时随地观看,辅助学生直观理解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作业完成效率.

2.2设计趣味性作业

为了响应“双减”要求,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对作业的设计进行创新,给学生提供趣味性作业,改变传统作业设计的枯燥模式,将知识与趣味完美融合,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但增强趣味性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意味着忽视作业的知识性和系统性.教师要确保作业能够涵盖教学重点,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数学知识竞赛,让学生意识到完成数学作业不是枯燥的做题,而是充满乐趣和智慧的活动.比如,针对六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在必答题环节设置分数运算、百分数应用、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等题目,并在多媒体大屏幕上展示竞赛题库,让学生小组随机选择一组竞赛题进行作答.抢答题可以是一些更具挑战性的题目,如工程问题、比例问题以及它们的变式训练等.学生通过点击抢答器来争取答题的机会.最后,教师要汇总各小组必答题的分数和抢答题的分数,分数最高的小组获胜.这种竞赛形式的作业能让学生在紧张又欢乐的氛围中巩固知识,提升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2.3多元化的作业方式

数学课程的学习通常是机械化的模式,枯燥的学习内容很容易让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产生偏见,从而导致逐渐失去学习兴趣。数学作业的设计可以采用小组作业、实践教学等多种形式实现,在认识图形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裁剪出基础图形,再经过拼接等方式获得其他平面图形。例如,两个等边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动手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发散思维,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之后更高年级立体几何的学习奠定基础。对于质量、容积等单位的学习,可以在日常生活的采购过程中多多观察。

2.4个性化作业设计

在“双减”政策实施以后,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变革。作业设计应考虑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作业选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作业内容,增加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小学生更喜欢新颖的教学模式与作业设计,传统的数学作业无非是通过刷题来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点的掌握,时间久了学生就会慢慢对这种枯燥的学习方式产生抵触心理。数学书面作业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情境的生动性、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并设计填空题、选择题、连线题等多种题型,让数学知识的考查形式丰富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认识并接受学生认知差异带来的影响,对于接受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作业设计应具有层次性,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作业,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挑战和发展,要给出针对性的学习方案,循序渐进地补充知识点。

结语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优化的意义在于多维度提升教育质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优化作业设计不仅是响应国家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作业设计的优化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红艳.“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分析[J].考试周刊,2024(29):73-76.

[2]李红.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24):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