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主题式教学课堂实践

作者

刘智清 罗旭仪

1.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张云栽实验小学 2.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张云栽实验小学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如何进行小学数学主题式教学的课堂实践。首先,明确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主题式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实施主题式教学。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案例相结合,阐述了主题式教学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最终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主题式教学;课堂实践;教育改革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核心素养成为了教育发展的关键目标之一。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更强调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小学阶段是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的重任。

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成为了教师和教育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主题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以其强调综合性、互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青睐。通过主题式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数学知识,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如何通过主题式教学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并通过具体的实践案例,展示主题式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1 核心素养的定义与重要性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面对复杂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时,能够有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小学数学而言,核心素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技能,还要能够通过数学的学习,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数学教育中的核心素养包括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等。

1.2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特点

在核心素养的框架下,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点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但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更要关注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

二、主题式教学的特点与优势

2.1 主题式教学的基本概念

主题式教学是一种围绕某一主题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它强调通过探究一个中心主题,带动多个学科知识的融合与应用。在数学课堂中,主题式教学不仅关注单一的数学知识点,而是通过设计与主题相关的数学问题和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理解。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对主题的深入探讨,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与内在联系。

2.2 主题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优势

主题式教学有助于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探讨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传统的数学教学不同,主题式教学打破了学科的界限,强调知识的整合与跨学科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此外,主题式教学通过互动与合作,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主题式教学的实践策略

3.1 确定教学主题与问题设计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主题式教学的实施首先要从确定教学主题和设计问题入手。教学主题的选择应当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点,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选择教学主题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确保主题既具备挑战性,又能够被学生理解并有兴趣深入探讨。

设计问题时,教师应确保问题既具有开放性,又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与“购物与消费”相关的问题,通过引导学生计算折扣、预算和实际费用,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数学知识,同时锻炼他们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使学生在主题探究过程中,既学习数学概念,又能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3.2 多元化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为了增强主题式教学的效果,教师还需要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方式中体验数学的魅力。例如,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实际操作、小组讨论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实地调查和实践,这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3.3 评价与反馈机制的建立

在主题式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及时的评价与反馈至关重要。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全面的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还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估,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主题式教学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升。

总结: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传授,更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主题式教学作为一种富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展示了其独特的优势。通过主题式教学,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

然而,主题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学生的参与度等。为了更好地实施主题式教学,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主题式教学将成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孙娟利.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主题式教学课堂实践初探 [J]. 读写算, 2025, (12): 103-105.

[2]秦稳生.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作业设计 [J]. 新课程, 2025, (11): 173-176.

[3]雷英利. 核心素养导向下构建小学数学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策略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5, (11): 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