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档案整编探索与实践
薛孟 张建福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2005年开工,2013年底完工,历时9年,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档案整编工作也经历了较长时间,于2020年12月通过验收。档案整编过程中,业主单位精心组织、监理单位大力协助,各参建单位采取强力措施做好相关工作,为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档案整编顺利通过主管部门验收。
1 概述
工程档案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建设过程的记录,既要为工程的运行维护服务,也要为水利工程建设水平的提高添砖加瓦。凡档案整编内容与质量达不到要求的工程项目,不得通过档案验收;未通过档案验收或档案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得进行或通过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高精度多维度还原现场,大力度多角度档案整编”是一项艰巨而系统性极强的工程建设环节之一。
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是国内最大规模的大坝加高和改造工程,工程施工程序、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等方面均有其特殊性,没有类似工程经验可供借鉴,相应的档案管理亦有其不同于一般工程的特点。如何在遵循水利水电工程档案整编现行规范的前提下反映加高改造工程特点是一项颇具挑战的工作。
2 常规水利水电项目档案整编的工作方法
笔者之前经手甘肃省某水电站项目,各类文函、验评资料、试验室的取样及试验检测资料的收集、归整等主要遵循原能源部《水电企业档案分类规则》(8~9大类)第8类基本建设,其中包含800 凭证性文件、803 土建施工文件、804 设备及管线安装施工文件、806 项目整体竣工文件、810 总的部分、811 坝(闸)、812 引水建筑、813 主厂房建筑、814 尾水建筑、815 副厂房建筑、816泄(溢)洪建筑、817 其他生产建筑、818 专用性建筑、83 油、水、气、采暖、通风系统、841 一次系统及845 通信;第9类设备中包含903 水轮机、906 水处理系统、911 金属结构、912 起重设备及922 高压电器设备。在此基础上,细化出《水电项目档案分类方案》、《档案管理手册》及《声像档案管理办法》等实操性规范文件,按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和合同工程对项目档案进行归档。主要归档范围包括:合同文件、开工令、技术交底、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进度计划、进场材料质量检验报告单、试验检测报告、孔安全监测仪器合格证及检验报告、工作联系单、设计通知单、监理会议纪要及监理通知单、工程量现场签证单、施工(竣工图)及数码照片。涉及的招投标、合同协议类文件中,询价、议价、报价文件不须归档,只归合同正式文本。土建工程归档范围只限于永久建筑及其配套设施,临时工程及基础钻灌只归档质量检查评定资料,不归过程资料。工程结算资料不须归档。施工综合性文件调整到各分类号下分类整理。
设备厂家提供的图纸、合格证、设备使用说明书,设计提供的设备图及现场制作的竣工图进入9个大类分类整理。
施工日志仅整理一套出现技术、质量、安全问题,有处理方法和处理结果的符合规范要求的日志。正常情况日志不须归档,由各单位自行保存备查。
增加专项验收、竣工验收原始文件,各专项独立组卷。竣工验收会议文件中的主要依据性文件均为复制件。分部工程验收文件材料,跟随分部工程分类整理。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在各个分类号下,逐条明确具体内容,便于对号入座、分类整理形成案卷。
保管期限执行国家档案局《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整理规范》附录A:建设项目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该项目已将原分类表和保管期限表合并,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快捷、准确。土建和安装工程质检资料(含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验收申报单、验收单)保管期限统一执行“永久”;材料进厂验收资料、金属结构和设备仪器调试资料及设备开箱验收资料、厂家提供的图纸保管期限统一执行“长期”。
3 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档案整编工作的思考
3.1 项目特点
加高改造项目除了一般工程建设内容外,还增加了如:部分初期工程构筑物及设备(老坝体、升船机等原有构筑物,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拆除;初期工程老坝体裂缝等缺陷的检查与处理;门槽原埋件(含水下部分)检测及修复;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处理等。
由于是在正在运行的水利枢纽上的改扩建,多在枯水期施工,加之建设周期长、人员流动性大,资料数量巨大等因素影响,工程收尾阶段的人员大部分未全过程参与工程建设,对于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资料总体把握和了结深度普遍不足,准确性、系统性地对资料进行分类难度较大。
3.2 施工档案状况
档案系统整理前,往来文件已按产生时间顺序整理,有部分文件缺失;质量评定资料已按照“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分级整理;竣工图未完全形成;声像资料进行了初步收集整理;合同结算资料已按文件产生时间顺序整理。部分的文件材料的甄别、归类有分歧。如何统一档案整编工作思路、通过科学分类反映工程特点显得尤为重要而紧迫。
3.2 处理原则
(1)原材料检测、混凝土温控、钢筋接头、锚杆、监测仪器等根据材料、仪器类别和工序、工艺分别归类整编。
对水泥、粉煤灰、外加剂、钢筋、止水等文件材料、构(配)件进场报告单、质量检验合格证、检测报告、试验记录、原始资料台账,先将文件材料全部归入原材料类,然后按照材料类别并以材料、构(配)件进场报告单、质量检验合格证、检测报告、出厂证明、进场报验及检测报告、试验记录及原始资料台账的顺序排放。
骨料、配合比、拌和楼称量记录、混凝土拌和物质量控制值班记录、拌和物试验检测、抗压强度试验记录、混凝土试验报告、试验检测月报、钢筋焊接、锚杆、冷却通水记录等文件材料,先全部划入中间产品,然后按种类(如粗骨料)及类别(试验检测报告、原始记录)以时间为顺序排列(注:自行生产的骨料属于中间产品)。
对监测仪器厂家提供材料、仪器率定、考证表、安全监测钻孔记录及验收单、接线记录、设施观测记录、安全监测工作月报、安全监测工作年报、安全监测加密期间监测材料、原测压管装置维修及养护和冲洗质量评定等文件材料,先按专业排放,再按种类细分,以仪器为主线组织。
(2)工程验收及评定资料按“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分级整编
单元工程验收及评定资料,是整个工程的核心资料之一,也是记录施工过程的主要凭证,按照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单元工程进行细化,然后按照施工顺序排列组卷。
(3)老坝体缺陷检查处理、门槽原埋件检测及修复独立整编
初期工程老坝体裂缝等缺陷检查及处理属于加高改造工程独有的资料,故在建立体系时将其单独作为一类整编,便于后期查找。
(4)对于缺失的部分文件材料,在责任单位内部挖潜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参建各方签收的资料加以补充完善。
4 总结
通过不断总结优化,本工程的档案整理分类目录形成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有机体系,为档案整编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模拟归档是一个着眼全局、动态管理的过程。通过模拟归档和系统比对,档案资料系统性、全面性问题可以及时暴露,及时解决,避免实体档案反复调整,减少了无效返工及其对实体档案的磨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