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游戏回归自然:基于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幼儿园户外游戏实践研究
陆溢玮
江苏省张家港市北庄幼儿园 215600
【摘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六大解放”等教育思想和理念为幼儿园户外游戏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指导。《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明确指出,户外游戏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出发,结合幼儿园户外游戏的现状,探讨如何利用自然资源丰富游戏内容,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旨在提升其综合素质,真正实现“把游戏还给孩子”。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户外游戏、自然资源
在幼儿教育中,游戏不仅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形式,更是他们认识世界、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理念深刻揭示了教育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也为幼儿园户外游戏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然而,当前幼儿园户外游戏的开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如游戏空间有限、材料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等。如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丰富户外游戏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成为幼儿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课题。本文旨在结合陶行知的教育理论,探讨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开展幼儿园户外游戏,为幼儿创设一个充满趣味和挑战的游戏环境,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幼儿园户外游戏的现状分析
(一)游戏空间有限,材料单一
在许多幼儿园中,户外游戏的场地是有限的,固定在特定的场地中,游戏材料仅仅是以传统的滑梯、秋千等设施为主,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单一的游戏环境往往难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导致游戏内容枯燥乏味,幼儿在游戏时常常分心,不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传统教育观念束缚,理论与实践脱节
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将户外游戏简单地视为“放风时间”,忽视了其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有甚者,户外游戏被体育教师主导,缺乏对幼儿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的深入了解,导致游戏内容与幼儿的实际需求脱节,难以实现教育目标。
(三)游戏时间安排不合理
户外游戏的设置的时间长短安排会直接影响幼儿的参与体验和学习效果。但是许多教师由于经验不足,不能科学地规划游戏时间。如果时间过短,幼儿容易意犹未尽;时间如果太长,幼儿又容易疲惫,影响后续的学习和活动。如户外游戏时间设置在体育课后,孩子们经过长时间的体育锻炼,身体很累,又紧接着一小时的户外游戏,往往会大量出汗,缺乏耐心,像这样不合理的时间安排不仅降低了游戏的效果,还可能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二、依托生活,创设游戏环境
(一)挖掘生活中的游戏素材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强调教育应与生活紧密相连,源于生活本身。幼儿园户外游戏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自然资源,为幼儿创造丰富多彩的游戏环境。将幼儿园内的花坛、树木、沙地等自然资源转化为孩子们游戏的素材,带领幼儿在花坛间进行“植物寻宝”游戏,引导他们辨识不同植物的特征,并结合跑步、跳跃等运动形式进行。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记录下他们的发现,并制作成“自然探索手册”,在后续的分享环节中,师幼可以共同研究探索,发现更深层次的奥秘,从而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废旧物品,经过清洁和适当改造,这些废旧物品也能变成有趣的游戏材料,师幼或者亲子参与到游戏材料的制作过程中,能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游戏的乐趣。例如,将废旧轮胎组合起来,可以拼接成“冒险隧道”,孩子们在“冒险隧道”中锻炼勇气及爬的力量;而大量的快递纸箱改造成“迷你城堡”,他们能在户外游戏中尽情地穿梭在“城堡”中,体验“王子”“公主”的感受。
(二)科学投放材料,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
在投放游戏材料时,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教师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以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如,能力较强的幼儿尝试攀爬、平衡木组合等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活动,而能力较弱的幼儿从简单的滚球、跳绳等游戏开始,逐步提升难度。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也要减少干预,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如户外建构“搭建泳池”为例,教师只提供基本的积木等材料和简单的指导,幼儿自由绘制泳池设计图,自取材料,合作搭建,真正实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三、利用自然资源开展户外游戏
(一)自然探索游戏
鼓励幼儿携带放大镜、记录本等工具,引导幼儿在幼儿园的小菜地或迷宫等自然环境中进行植物观察活动,幼儿地细致观察植物的叶子、花朵、果实等特征,并进行记录,学习植物知识,锻炼观察力和记录能力。在幼儿园的草地或树林中,不乏多样的昆虫,在游戏时间,孩子们自由观察蚂蚁、蝴蝶、蜜蜂等昆虫的特点及生活习性,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了解它们在自然界中的角色。
(二)自然创意游戏
在落叶纷飞的季节,孩子们和老师收集了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树叶,他们利用这些树叶创作树叶拼贴画,想象出各种图案,如小鱼、螳螂、茶山、毛毛虫等。完成后,师幼共同制作美丽的作品墙布置在教室中,孩子们在教室中看到自己的作品展示时提升了成就感,欣喜无比。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石头也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在“彩虹林荫道”上,孩子们利用自己和爸爸妈妈收集的各种形状的石头,用颜料和笔刷进行彩绘,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如小动物、花朵等。
(三)自然运动游戏
在幼儿园的树林中设置一些简单的障碍物,如绳索、木桩等,每次开展游戏时师幼进行自由地组合,开展“森林探险”游戏。在教师的指导下,孩子们穿越这些障碍物,积累挑战探险的运动经验。在幼儿园的“迷宫小树林”里隐藏一些小物品,如彩色石头、小玩具、小礼物等,孩子们开展“自然寻宝”游戏,他们在规定时间内找到这些物品,发现惊喜后他们充满喜悦。
四、家园合作在户外游戏中的重要作用
(一)家长参与游戏设计
家长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户外游戏的设计和实施中,例如组织亲子运动会、家庭拔河比赛、亲子露营日等,家长进园能直观地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和成长,也丰富游戏的形式和内容。
(二)家长提供游戏材料
家长可以为幼儿园的户外游戏提供各种自然材料,如树叶、石头、树枝等。这些材料不仅环保,还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和制作游戏材料,增强亲子互动。
(三)家长参与游戏评价
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与户外游戏的评价和反馈。通过家长的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和成长,进一步优化游戏设计和实施。同时,家长的参与也能够增强家园合作的紧密性,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总之,幼儿园户外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让我们以陶行知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真正实现“生活即教育,游戏即学习”,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9
[2] 周文姣. 浅谈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下培养中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9(04)
注:本文系张家港市2022年度青年教师专项课题《基于“田园劳动”背景下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QN202201005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