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强化矿产资源保护监督推动绿色矿业转型

作者

邓莉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勘查质量评价中心 830001

摘要:在当前资源需求增长与生态保护压力并存的背景下,传统矿业发展模式弊端渐显。文章深入剖析现状,从政策法规、技术手段、监督体系三个层面提出措施。政策法规方面,完善立法、优化产业政策并强化执法力度;技术手段上,运用先进勘查、开采及环保技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与生态保护水平;监督体系则通过明确职责、创新监督方式与加强社会监督来构建全方位监督网络。通过这些举措,旨在实现矿产资源科学保护与合理开发,助力矿业从传统模式向绿色、可持续方向转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的同时维护生态平衡。

关键词:矿产资源;保护监督;绿色矿业;转型

0引言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广泛应用于工业、能源等诸多领域,对推动国家经济增长与保障国家安全意义重大。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矿业在开发过程中,过度注重资源获取,忽视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影响,导致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破坏频发。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践行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传统矿业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强化矿产资源保护监督,推动绿色矿业转型成为必然趋势。这不仅关乎资源的可持续供应,更是应对生态环境挑战、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转变矿业发展方式,才能在满足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的同时,守护好生态家园,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资源财富与良好的生态环境。

1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1.1健全矿产资源保护立法

当前,我国矿产资源相关法律法规在某些方面存在细化不足的问题。应加快修订完善矿产资源保护相关法律,明确各类矿产资源的保护范围、开发利用边界以及违规惩处标准。详细规定不同矿种的最低开采规模,避免因小规模无序开采造成资源浪费。对珍贵、稀缺矿产资源实行更为严格的保护制度,限制其开采总量,提高资源储备意识。明确矿山闭坑后的生态修复法律责任,从法律层面保障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为矿产资源保护监督提供坚实法律依据,让监管有法可依,企业有章可循,从根本上规范矿业开发行为。

1.2优化矿业产业政策

现行矿业产业政策在引导绿色发展方面的力度有待加强。需制定针对性产业政策,鼓励企业开展绿色矿业实践。对于采用先进绿色开采技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低污染排放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如减免部分资源税、所得税等,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其绿色发展积极性。在矿业权审批与资源分配上,向绿色矿山建设成效显著的企业倾斜,优先保障其资源需求,激励更多企业主动转型。

1.3强化执法监督力度

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中,执法不严现象时有发生。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专业素养与执法能力,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使其熟悉最新法律法规与监管技术。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作战,形成执法合力,对违法违规矿业行为进行全方位打击。加大对非法开采、越界开采、破坏生态环境等行为的惩处力度,除经济处罚外,对情节严重的企业负责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提高违法成本,形成强大法律威慑,确保矿产资源开发在合法合规轨道上进行。

2创新技术应用

2.1推进先进勘查技术应用

传统勘查技术在精度和效率上难以满足现代矿业发展需求。大力推广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其借助飞机搭载先进探测设备,能快速对大面积区域进行勘查,精准定位潜在矿产资源富集区,缩短勘查周期,降低勘查成本。运用卫星遥感技术,通过对地表地质构造、岩性特征的分析,为地面勘查提供宏观指导,提高勘查准确性。引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勘查数据进行高效分析处理,挖掘数据潜在价值,精准预测矿产资源分布,为科学合理开发资源奠定基础,从源头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盲目勘查带来的资源浪费与生态破坏。

2.2推广绿色开采技术

开采过程中的资源浪费与生态破坏问题突出,需大力推广绿色开采技术。鼓励企业采用充填采矿法,将废石、尾矿等填充到采空区,既能有效控制地表塌陷,保护土地资源,又能减少废弃物排放。应用高效选矿技术,提高矿石品位,提升资源回收率,降低尾矿产生量。发展智能开采技术,利用自动化设备与传感器,实现采矿作业精准控制,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资源损失与安全事故,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开采过程的绿色化、高效化,降低矿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2.3加强生态环保技术研发

矿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加强环保技术研发刻不容缓。加大对矿山废水处理技术的研发投入,研发高效、低成本的废水净化工艺,实现矿山废水达标排放与循环利用,保护周边水体环境。针对矿山废气治理,研发先进的脱硫、脱硝、除尘技术,降低废气污染物排放,改善矿区空气质量。研发新型尾矿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将尾矿变废为宝,生产建筑材料、提取有价元素等,减少尾矿堆存占地与环境污染,通过环保技术创新,解决矿业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难题,推动绿色矿业发展。

3优化监督管理体系

3.1明确部门职责分工

矿产资源保护监督涉及多个部门,当前存在职责不清现象。应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自然资源部门负责矿业权审批、资源储量监管以及勘查开采秩序维护,严格把控资源开发源头;生态环境部门专注于矿山生态环境监管,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监督等,保障矿山开发符合环保要求;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矿山安全生产监督,制定安全生产标准,排查安全隐患,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3.2创新监督管理方式

传统监督管理方式主要依靠人工巡查,难以实现全面、实时监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智能化监督管理平台。利用卫星遥感、物联网技术,对矿山开采范围、设备运行状态、污染物排放等进行实时监测,数据自动传输至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如非法开采、超标排放等,提前预警,为监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引入无人机巡查,对矿山复杂区域进行定期巡查,弥补人工巡查不足,提高监督管理的精准性与时效性。

3.3强化社会监督参与

社会监督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中作用未充分发挥。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设立专门举报热线与网络平台,鼓励公众对违法违规矿业行为进行举报,对查证属实的举报人给予奖励,激发公众参与热情。媒体应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重大违法违规矿业事件及时曝光,引起社会关注,促使相关部门迅速处理。行业协会要加强行业自律,制定行业规范,引导企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积极参与绿色矿山建设,通过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企业自律相结合,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矿产资源保护监督体系。

4总结

强化矿产资源保护监督是推动绿色矿业转型的核心路径。通过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健全立法、优化产业政策与强化执法,为绿色矿业转型提供制度保障;创新技术应用,推进先进勘查、绿色开采及生态环保技术,提升矿业发展的绿色化水平;优化监督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创新方式与强化社会监督,构建高效监督网络。

参考文献:

[1]陈登英.建设绿色矿业加快矿业转型——中国—东盟矿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政策与实践研讨会专家观点摘登[J].南方国土资源,2021,(06):13-16.

[2]王少勇.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司长鞠建华:全面开创矿产资源保护监督新局面[J].资源导刊,2018,(12):14-15.

[3]全面开创矿产资源保护监督新局面——访谈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司长鞠建华[J].国土资源,2018,(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