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党组织领导下的教师队伍建设探究
张惠
重庆市云阳高级中学校 邮编:404500
摘要:本文聚焦中小学党组织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领导作用问题,从思想政治素养提升、专业能力建设加强、管理机制优化三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表明,党组织通过政治引领促进教师思想觉悟提高,通过组织凝聚力量推动教师专业成长,通过管理机制创新激发教师工作活力。本文针对当前中小学党组织如何更好领导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实践路径,为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党组织领导;教师队伍建设
引言:教师队伍质量关系教育事业发展全局,中小学党组织作为学校政治核心,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承担重要责任。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党组织如何更好发挥领导作用,引领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创新管理机制激发教师活力,成为亟需研究课题。本文从理论结合实践角度出发,探究党组织领导下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有效路径,旨在为推进中小学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一、党组织引领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养提升
中小学党组织作为学校政治核心,肩负引领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重任,通过构建完备理论学习体系推动教师思想境界提升。学校党组织建立健全教师理论学习制度,组织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讨,引导教师把握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同时创新学习形式,采取专题辅导、理论研讨以及实践体验等多种方式,增强学习吸引力实效性,积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教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针对青年教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其扣好从教第一粒扣子,组织教师参加国情考察、革命传统教育,增强教师爱国爱党情怀,通过典型引路发挥先进教师党员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教师整体思想觉悟提高。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创建活动,让党旗在教育教学一线高高飘扬,制定出台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意见,把师德规范要求融入教师工作全过程。
学校党组织通过多种有效举措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引领教师队伍健康发展。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开展教师政治理论培训引导教师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增强辨别是非能力。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守好课堂讲台主阵地,确保教育教学正确政治方向,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通过师德讲堂、师德论坛等形式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施教,强化榜样引领,组织开展向优秀教师学习活动,营造见贤思齐浓厚氛围。加强教师理想信念宗旨教育引导教师把人生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做好教师思想动态分析,有针对性解决教师思想问题困惑。建立健全警示教育机制,用反面典型警醒教师队伍,推动党建与教研融合通过党建带教研促进教师全面发展,建立党组织领导下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长效机制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坚强思想保证。
二、党组织凝聚教师力量,专业能力建设加强
学校党组织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统筹协调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制定科学的教师成长规划,明确专业发展阶梯路径。整合校内外培训资源,建立分层分类培训机制,满足不同学科不同层次教师需求。发挥优质学校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区域教研联动提升薄弱学校教师能力,组织开展名师工作室建设让骨干教师引领带动一批教师共同提高。推动构建校本研修体系,营造教师专业互学互鉴良好氛围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鼓励教师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组织实施教师校本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理论实践相结合。建立教师全员培训制度,确保每位教师每年参训时间达标引导教师学习掌握信息技术,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推动建立学科教学研讨制度促进教师教学反思改进。
学校党组织通过多种途径助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形成教师专业发展强大合力。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党员教师带头研究课堂教学,带头开展教学创新,在教学改革中走前列作表率。选派优秀党员教师结对帮扶青年教师,实行传帮带机制,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强化教师实践锻炼组织教师参加社会调查研究,深入了解社会发展需求。建立名师带教制度,充分发挥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示范引领作用,构建教师教学共同体推进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常态化。组织开展优质课教学比赛,通过赛课促进教师教学反思,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发挥教研组教学研究主阵地作用。推动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关注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提升支持教师开发富有特色校本课程,注重教师学科专业知识拓展引导教师加强学科前沿研究。完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工程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力量,创新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机制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科学指引。
三、党组织优化管理机制,教师队伍活力激发
党组织应推动完善学校民主管理机制,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教师参与学校重大决策权利,增强教师主人翁意识。学校党组织应创新教师评价机制,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倾向,建立多元综合评价体系,注重师德表现、教育教学实绩、育人工作成效等方面考核形成科学评价导向。在职称评聘方面党组织应推动完善职称评聘制度,拓宽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向一线教师倾斜,激励教师安心教学。党组织还应关注绩效分配机制改革,推动建立向教育教学一线教师倾斜分配制度,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学校党组织应创新教师培养选拔机制,建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培养体系为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党组织应推动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实施,促进校际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在激励关怀方面党组织应健全教师表彰奖励制度,定期评选表彰优秀教师,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党组织还应关心教师的生活,了解教师实际困难,积极协调解决教师后顾之忧,让教师安心从教。针对教师减负问题党组织应积极落实中央关于教师减负各项要求,精简各类检查评比活动为教师营造安心教学环境。学校党组织还应推动建立教师权益保障机制,维护教师合法权益,提升教师职业荣誉感。通过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优化育人环境,党组织能够有效激发教师队伍内生动力促进教师队伍活力迸发,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结论:中小学党组织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通过政治引领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养,通过凝聚力量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建设,通过优化管理机制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加强党组织领导是推动中小学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根本保障。未来中小学党组织应进一步强化政治功能,创新工作方式,整合各方资源,健全长效机制,引领教师队伍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注:本文系2023年度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B035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运行机制研究》(课题编号:K23YB1310038)
参考文献
[1] 薛义荣. 党建引领中小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与路径[J]. 江苏教育,2023(23):20-22.
[2] 杨利华. 多策并用,建设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J]. 教育家,2024(4):60-61.
[3] 郑智超.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小学校党组织的重要任务[J]. 教师教育论坛,2019,32(8):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