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促进幼儿自主游戏分享的有效策略

作者

吴晶晶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实验幼儿园 213300

摘要:本文聚焦幼儿自主游戏过程中分享行为培养问题,通过分析当前幼儿自主游戏分享能力普遍不足及其障碍因素,提出构建支持性环境与教师有效指导两大策略维度。优化物理空间布局、丰富游戏材料设计、运用多元化引导技巧及建立分享激励机制等方面措施,能有效促进幼儿在自主游戏中主动分享行为形成。这些策略实施有助于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合作意识与情感表达能力,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幼儿自主游戏;分享行为;环境创设

引言:自主游戏作为幼儿园课程重要组成部分,为幼儿提供探索世界、互动交流机会。在自主游戏过程中,分享行为体现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影响游戏质量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然而现实教育情境中幼儿自主游戏分享行为出现频率不高、质量不佳现象普遍存在。本文旨在分析幼儿自主游戏分享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环境创设与教师指导两方面策略,以期为幼儿园教育实践提供参考,促进幼儿在自主游戏中主动、有效开展分享行为。

一、幼儿自主游戏分享的现状分析

(一)幼儿自主游戏分享能力的普遍不足

幼儿园自主游戏环节中,多数幼儿表现出分享意识薄弱、分享技能缺乏等问题。幼儿在自主游戏过程中往往专注于个人活动,缺乏主动与同伴分享玩具、材料或游戏心得意识。尤其小班幼儿由于认知水平限制及自我中心特点,更倾向于独占游戏材料,出现这是我先拿到我不想给你玩等表达。即使分享行为出现也多为被动应对,如教师提醒后让出部分玩具或在冲突发生后被迫妥协让步。中班幼儿虽然开始形成初步分享概念,但分享行为多局限于亲密好友间且缺乏持续性。大班幼儿分享频率虽有提高,但分享内容层次不高,停留在物质层面较少涉及游戏想法、情感体验分享。

幼儿分享行为缺乏灵活性与主动性,许多情况下需要外部提示或强化才会实施分享。部分幼儿虽表现出分享意愿,却因缺乏有效表达与沟通技巧导致分享尝试失败,如因语言表达不清造成交流障碍或因分享方式不当引起同伴抵触。幼儿自主游戏中分享能力表现参差不齐,相当比例幼儿仍需提升分享意识与技能。

(二)影响幼儿游戏分享行为的主要障碍

幼儿自主游戏分享行为受多重因素制约,其一体现在幼儿心理特点方面。幼儿期自我中心思维特点明显,难以理解他人需求与感受导致分享动机不足。幼儿对物品占有欲强,对我你概念界限认知尚未成熟,难以接受与他人共享物品或空间。同时认知发展水平限制使幼儿未能充分理解分享价值与作用,缺乏长远社会互动效益认识。其二环境因素也构成制约分享行为重要障碍。幼儿园游戏环境设计中,材料数量与种类不足导致资源紧张,加剧幼儿间竞争心理;空间布局不合理限制幼儿互动机会,如角落区位置过小或隔离过严,降低幼儿交流可能性。游戏材料设计缺乏合作元素,未能激发幼儿共同参与意愿与互动需求。

其三教师指导策略方面存在不足。部分教师过分强调规则遵守与秩序维持忽略创设有利分享氛围;教师干预方式简单化,多采用命令式语言要求幼儿分享忽视引导幼儿理解分享作用;对幼儿分享行为评价与强化不及时,错失分享意识培养契机。最终家庭教育理念与方式不一致也影响幼儿分享行为养成。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导致幼儿形成自我为中心习惯;家长重智轻德教育理念使分享等亲社会行为培养缺失;家庭中分享榜样示范不足,难以促进幼儿通过观察学习形成分享行为。

二、创设支持性环境促进幼儿自主游戏分享

(一)优化物理空间布局激发分享意愿

科学合理空间布局能有效促进幼儿间互动交流,提升分享行为发生几率。其一重新规划区域活动空间结构,增设集体互动区域与共享操作台,通过环境暗示传递共享理念。采用半开放式区角设计,既保障幼儿游戏领地感又便于幼儿间相互观察与交流,为自然分享创造条件。同时合理设计区域间过渡空间,打破区域界限,鼓励幼儿跨区域交流与材料共享。其二优化区域内部空间安排,确保每个游戏区域拥有足够活动面积容纳多名幼儿同时参与。例如在建构区设置围合式操作台,便于幼儿围坐共同搭建;美工区采用共享工作台模式,自然引导幼儿共享材料与作品。

其三创设分享角专属空间,专门用于展示幼儿作品与游戏成果,配备舒适座椅与展示架,营造轻松愉悦分享氛围。通过定期更换展示作品与分享主题保持幼儿新鲜感与参与热情。同时巧妙利用空间标识系统,如设置今日分享者展示牌、分享之星照片墙等,强化分享行为视觉提示与荣誉感。最终注重环境可调整性设计,根据幼儿发展需求与分享能力水平,灵活调整空间布局。例如小班幼儿采用简单明确界限划分,随着年龄增长逐步过渡至更开放融合空间形态,引导幼儿从物理空间共享逐步发展至心理空间共享。环境支持分享价值体现于细节处,如设置双人操作游戏、多人协作项目,通过物理空间暗示引导幼儿自然形成分享习惯与合作意识。

(二)丰富游戏材料设计提升分享频率

精心设计游戏材料是促进幼儿自主分享关键环节。其一基于幼儿发展特点与兴趣,提供多元化游戏材料,既包括结构化玩具如积木、拼图,也包括非结构化材料如纸张、自然物,满足不同幼儿游戏需求,减少因材料匮乏引发争抢。同时注重材料更新与轮换,保持新鲜感与挑战性,激发幼儿探索与分享欲望。其二引入协作型游戏材料,如双人跷跷板、大型拼图、多人操作装置等,通过材料本身特性暗示合作需求,自然引导幼儿主动分享。例如提供超大幅面绘画纸与多色彩笔,鼓励幼儿共同创作;设计需多人共同完成任务游戏,如搭建大型建筑或完成复杂拼图,促使幼儿分工协作。

其三创设主题性游戏材料包,围绕超市医院邮局等社会角色主题,配备相应道具与材料,引导幼儿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分享与合作。通过情境模拟,幼儿自然习得社会交往规则与分享行为。同时注重材料投放策略,采取有限足够原则,既确保材料数量满足基本需求又保持适度稀缺性,创造自然分享机会。例如投放略少于幼儿人数玩具,引导幼儿协商使用;提供组合型材料,需多名幼儿共同贡献才能完成游戏。然后巧妙设置材料使用规则,如标记可共享需轮流等提示,帮助幼儿形成分享意识。最终重视游戏材料管理与维护,教导幼儿共同整理与爱护材料,通过参与管理过程感受共享责任。创设材料借用与交换系统,鼓励幼儿通过礼貌请求获取所需材料,促进交流与分享行为形成。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教师有效指导策略助力幼儿游戏分享

(一)运用多元化引导技巧促进自主分享

教师通过科学引导能有效促进幼儿自主分享行为养成。其一采用示范法直观展示分享行为,教师主动示范如何邀请同伴加入游戏、如何分享游戏材料与想法,为幼儿提供可模仿典范。通过思维外显技术,教师边行动边表达内心想法,帮助幼儿理解分享决策过程与情感体验。其二实施情境创设法,设计蕴含分享元素游戏情境,如友谊派对材料交换日等主题活动,在游戏情境中自然引发分享需求与行为。巧妙设置材料分配环节,引导幼儿思考公平分配方案体验分享价值。其三运用提问引导法,通过开放性问题如你觉得怎样才能让更多小朋友一起玩这个游戏?如果你想用小朋友手中玩具,可以怎么做?引导幼儿思考分享可能性与方式。

针对分享困境采用角色互换法,帮助幼儿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促进换位思考能力发展。教师实施游戏观察与即时指导,教师敏锐捕捉幼儿游戏中分享契机适时给予鼓励与支持。对于分享意愿强但技能欠缺幼儿,提供具体语言示范与行为指导;对于分享意识薄弱幼儿通过创设小组任务增加互动机会。同时注重分享氛围营造,教师以积极、平等、尊重态度对待每位幼儿,建立安全信任关系,使幼儿敢于尝试分享行为。最终实施阶梯式引导策略,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设定差异化分享目标与要求。小班幼儿侧重物质分享引导;中班幼儿强调分享技巧训练;大班幼儿注重思想、情感层面分享培养,逐步提升分享行为深度与广度。

(二)建立分享激励机制巩固分享行为

科学合理激励机制能有效强化幼儿分享行为,促进分享习惯形成。其一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摒弃单一评价模式,综合运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引导幼儿反思自身分享行为,认识分享价值;组织同伴互评活动,感受他人对自己分享行为认可;教师评价注重过程性观察与记录,全面客观反映幼儿分享表现。其二实施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原则,以表扬、鼓励等精神激励为主要手段,避免过分依赖物质奖励导致功利性分享。教师关注每位幼儿分享进步,哪怕是微小变化,给予及时肯定与鼓励。同时注重激励内容个性化,针对不同幼儿特点采取差异化激励策略。对内向害羞幼儿,肯定其小范围分享尝试;对外向活跃幼儿,强调分享质量与深度提升。

其三建立分享荣誉制度,如设立分享之星友谊使者等荣誉称号,组织分享故事会展示优秀分享案例,增强幼儿分享成就感与荣誉感。创设分享成长墙,记录幼儿分享成长历程,使幼儿直观感受自身进步。构建家园共育激励机制,邀请家长参与分享行为观察与记录,共同肯定幼儿分享表现。设计家园分享护照,记录幼儿在家庭与幼儿园分享行为,形成连贯一致激励体系。最终建立分享行为反馈循环机制,帮助幼儿感知分享带来积极后果。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他人因自己分享而产生积极情绪变化体验分享带来满足感;组织讨论活动,分享因分享而获得友谊因分享而解决问题等经历强化分享价值认知。通过建立科学激励机制,使幼儿从要我分享逐步过渡至我要分享,最终形成自主、持久分享行为。

结论:促进幼儿自主游戏分享行为培养需采取系统、多元策略。通过支持性环境创设与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途径,能有效提升幼儿分享意识与能力。环境层面应重视空间布局优化与游戏材料设计,通过环境暗示促进幼儿自然产生分享意愿与行为;教师指导层面则需运用多元化引导技巧与科学激励机制,引导幼儿理解分享价值,掌握分享技能,巩固分享行为。这些策略实施有助于幼儿突破自我中心局限,形成积极社会交往态度与能力,促进情感、社会性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丽琼,王红.中班幼儿自主游戏分享环节的有效开展[J].基础教育研究,2024,(11):87-91.

[2]包红.幼儿园自主游戏分享环节中教师言语反馈行为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22.

[3]李怡锦.幼儿园幼儿自主游戏的现状研究[D].山西大学,2022.

[4]王小雨.幼儿园大班自主游戏分享环节中师幼互动的现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