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城市更新改造路径与实践分析
沈雅玲
鄂尔多斯市自然资源局东胜区分局 017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更新成为解决城市发展问题、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探讨城市更新改造的路径与实践,分析其在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案例研究,提出城市更新应坚持以人为本、绿色发展、文化传承等原则,以实现城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路径;实践;以人为本;绿色发展
引言:城市更新是指对城市中旧区、旧房、旧厂等进行改造和升级,以提升城市功能、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更新已成为解决城市发展问题、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途径。然而,城市更新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如何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如何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等。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探讨城市更新改造的路径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更新改造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一)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城市更新的核心目的在于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在这个过程中,以人为本的原则应当被置于首位,确保居民的需求和利益得到充分考量。
1.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加强社区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是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这要求我们在城市更新中,不仅要关注物质环境的改善,更要注重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和完善。通过新建或改造学校、医院、图书馆、体育馆等设施,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2.优化居住环境:良好的居住环境是提升居民生活舒适度的重要保障。在城市更新中,我们应注重绿化美化、环境整治等措施的实施,通过增加绿地面积、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噪音污染等手段,为居民创造一个宜居的生活环境。同时,还应加强居住区的规划和管理,确保居住区的功能布局合理、交通便捷、安全舒适。
3.促进社区和谐:社区和谐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加强社区治理,推动居民参与社区事务,我们可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这要求我们在城市更新中,注重社区文化的培育和发展,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形成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还应加强社区安全管理,确保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二)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更新的重要方向。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我们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1.推广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我们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和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城市更新中,我们应鼓励新建建筑采用绿色建筑标准,并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提高建筑的能效水平。
2.加强生态修复:对于受损的生态环境,我们应进行修复和治理,恢复其生态功能。在城市更新中,我们可以结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生态公园、绿道等生态设施,提高城市的生态承载力。同时,还应加强对城市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的保护和治理,确保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3.推动绿色出行:绿色出行是减少城市交通污染、缓解交通拥堵的有效途径。在城市更新中,我们应优化公共交通网络,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舒适度,鼓励居民采用步行、骑行、公共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同时,还应加强对私家车的管理和调控,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频率和排放量。
(三)坚持文化传承,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城市更新不仅要改善物质环境,还要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根基,对于提升城市品质和增强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保护历史建筑:历史建筑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城市更新中,我们应注重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缮,保留其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对于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我们可以采取修旧如旧的方式进行改造,使其既符合现代生活的需求,又保留了历史文化的韵味。
2.挖掘文化资源: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城市更新中,我们应深入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不仅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增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3.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更新中,我们应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建设文化设施等方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应鼓励居民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
二、城市更新改造的实践案例分析
(一)“国有资本主导、民营资本参与”的城市更新模式
在城市更新实践中,探索出了“国有资本主导、民营资本参与”的更新模式。该模式通过综合盘点国资地块并摸清存量家底,提出分类分批分期的存量资源更新实施策略。由国企参与土地整备与土地前期整理,实施并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建设运营管理。同时,强调国企在城市更新中积极发挥公益性职能,与民营资本开展深入合作。这一模式不仅有效推动了城市更新项目的落地实施,还促进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民营资本的健康发展。
东胜区旧城改造项目实践情况
东胜区旧城改造以老旧商圈改造项目(三区九巷)为依托促进服务型城市的全面升级。具体改造内容如下:三区:1.以星河 COCO City、每天百货、北国新天地为核心的旧城区商圈;2.以王府井百货、万达为核心的伊金霍洛西街商圈;3.以万正广场、雍景汇为核心的新兴核心商业圈。 九巷:1.鄂尔多斯金街 2.太古新里3.时达巷4.大兴巷5.如意巷6.民生巷7.二百货巷8.每天百货巷9.海龙街。商圈改造内容: 1.凯德金街:改造标识系统、广场改造、夜景亮化、城市雕像等。2.星河 COCO City 改造标识系统、过街天桥、广场改造、夜景亮化、城市雕像等。3.华容商厦改造夜景亮化、外立面改造、城市雕像等。4.宝泰鑫改造标识系统、夜景亮化、城市雕像等。
全面提升城市的道路(巷道)、供水、供电、供气、供热、消防、安防、生活垃圾分类、围墙、适老设施、照明、无障碍设施等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人行天桥、体育健身设施体育健身设施。打造更具人文价值的城市小品和雕像,利用外立面改造和夜景亮化凝聚街景统一风貌。以智慧城市大数据建设,推行绿色出行,节能环保行为,促进生态可持续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结论
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更新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绿色发展、文化传承等原则,以实现城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景德镇和广州等城市的实践案例可以看出,城市更新不仅要注重物质环境的改善,还要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未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更新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因此,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城市更新的路径和实践模式,以适应城市发展的新需求和新要求。同时,还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法规支持,推动城市更新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唐婧娴.城市更新治理模式政策利弊及原因分析——基于广州、深圳、佛山三地城市更新制度的比较[J].规划师, 2016, 32(5):7.DOI:10.3969/j.issn.1006-0022.2016.05.008.
[2] 李南枢,杨焱.绿色城市更新的治理逻辑与路径优化[J].社会科学家, 2022(10):84-90.
[3] 周晓,洪亮平."再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更新创新方法初探--基于广东省"三旧改造"规划的辩证思考[C]//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0[202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