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研究

作者

陈佳璇 郑派

浙江省隧道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1、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影响因素

1.1 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因素

路面的平整度主要是受到混凝土材料的影响。由于不同混凝土厂家生产的混凝土在质量上存在差异,所以市政道路建设时一旦未能对厂家混凝土质量进行有效把控,就可能让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进入到施工现场,应用到实际施工中,进而为路面平整度埋下隐患。

1.2 沥青混凝土材料的施工应用因素

除了上文提到的混凝土材料本身的质量出现问题以外,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失误或错误操作而导致的不当行为,也会影响到道路的平整度。如混凝土材料在运输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应的保温措施,并且严格遵守规范的搅拌时间进行搅拌,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操作出现问题,那么可能就会影响到沥青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同时,混凝土材料的特殊性就要求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把控施工速度,摊铺速度过快或过慢、以及碾压工作过程中,方式和设备的选择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路面摊铺不均匀,使道路产生凹凸不平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铺路工作后期还很有可能因为工作人员或者行人踩踏造成路面出现坑洼不平整的问题,进而影响路面平整度。

1.3 路基垫层的因素

市政道路平整度的问题还会收到及当地本身地质条件以及压实工作中的密实度情况的影响。如果道路当地的地质条件比较软,而后续压实工作中密实度不够或者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施工,那么就会对道路的平整度造成隐患,很有可能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出现沉降等问题。因此路基对于市政道路的平整度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除上述影响因素外,还应该充分考虑到其他可能会影响到路面平整度的人为因素或客观因素,这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充分研究并提前做好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理工作。

2、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平整度控制的施工案例分析

2.1 工程概况

弘慧路(滨江二路-东塘河)项目-道路工程位于萧山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道路北起钱江二路,南至滨江二路,桩号范围为 K0+440~K1+371.929,道路全长 931.929 米,道路宽为 48 米,城市主干路标准设计,时速 60Km/h,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 15 年。其机动车道结构层为“4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3C+粘层+8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5C+封层+22cm5%水泥稳定碎石+20cm3.5%水泥稳定碎石+80cm 宕渣”,非机动车道结构层为“4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3C+粘层+5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6C+封 层+20cm5%水泥稳定碎石+50cm 宕渣”。

这项案例中,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施工,并且施工结果也符合设计要求和管理规定,最大限度的保证了路面平整度。

2.2 地表土处理

在该工程建设中,对路面平整度的控制从地表土处理阶段就进行严密把控。工作人员先挖除当地的表层硬土以及耕植土,而且还清理了路基内存在的草根,垃圾等杂物,在完成这项工作之后,工作人员还通过技术手段对当地的土质进行监控和检测,以便能够确保路基内不存在影响施工的杂草等杂物。

2.3 土路基施工及其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地段有积水存在,那么会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因此要提前将当地路段的积水排净,并使路基保持干燥状态,在填土层工作中,要分层分段的进行,先用推土机推平路面,然后用压路机将路面压实,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注意土和塘渣分层进行压实工作,塘渣粒径不大于 10cm。每层土石方控制在 40cm 以内(压实厚度为 30cm)(共 80cm,每层压实 30cm)。压实度标准为路槽以下 0~80cm 为 95%,80cm 以下 93%(重型标准)。

施工中,对于不同种类的土采取分层填筑的方法,各类土不得混杂,同时保证优质土应填在上层。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管道,那么要严格按照下水道施工的相关要求进行施工操作,确保管周围和管顶面土层能够对称,均匀的分布,同时遵循“薄铺轻夯回填夯实”原则,浅埋管道则进行加固处理。

在压实路基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轮迹重叠的施工原则,即在压实工作过程中,要先轻后重,先完成路边的压实工作,然后在完成路中的压使工作,同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由于压路机体型较大,遇到碾压不到的地方时,应该采用小型的机器或者通过人工压实的方式完成相应的压实工作,施工过程的全程都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规定进行。

2.4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及其平整度控制

①施工准备。施工准备阶段主要是包括测量放样,提前准备材料、确定需要使用的混合料的规定配合比以及清理现场杂物工作。在测量放样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业主先前提供的基准点,再一次实地考察,对施工路线的路面情况进行再一次检测,并在检测过程中要及时做好标记,测定好路面中心线的位置,前期的测量放样准备工作为后期具体的施工工作提供了参考标准。在施工之前,还应该准备好相应的材料。工作人员要及时检查需要使用到的沥青的质量,并且在施工使用之前要再一次检验运输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合规行为,以至于沥青的质量出现问题,全部检验合格后,才能够应用到施工过程中。三是确定混合料配合比。在市政道路设计级配范围中根据级配范围计算至少一种配比,并画出相应的设计级配曲线,标注其在范围上的显示位置。设计级配不能忽高忽低,0.3mm~0.6mm范围内不产生抛物线。多次设计仍然不满足要求时,考虑替换其中的材料。通常最佳的试配结果是级配范围的中间值。确定范围后还应参考实践情况确定沥青使用比例的合适范围,共调配出 5~6 组实验,并将 0.5%作为实验对象的间距,从流值、理论最大密度、马歇尔稳定度、密度等方面进行对比,验证后的配合比不得随意更改。施工开始之前,应该将表面的杂物清理干净,实施公路面达到干燥,无杂质的施工要求,如果有坑洼或者是不平的地方,应该提前用混合料整平。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是实现施工路面平整度的重要保障。

三、结论

沥青混凝土材料是当前市政道路建设所使用的主流材料,其能够极大提升道路强度与使用寿命。但同时,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和使用中也会受各方面因素影响而出现不平整问题。对此,施工单位需研究其相关影响因素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预防。本文中的工程案例就从准备阶段开始进行了全面的施工控制,在施工的每一环节都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对平整度造成影响,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道路建设质量,所以其相关做法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乔晋平. 市政道路施工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J].山西建筑,2019,45(02):144-145.

[2]张宏波,郑琳琳.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施工技术应用[J]. 住宅与房地产,2018(06):169+190.

[3]李兴成. 提高市政道路施工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方法和措施[J]. 四川水泥,2020(07):263-264.

施工中,对于不同种类的土采取分层填筑的方法,各类土不得混杂,同时保证优质土应填在上层。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管道,那么要严格按照下水道施工的相关要求进行施工操作,确保管周围和管顶面土层能够对称,均匀的分布,同时遵循“薄铺轻夯回填夯实”原则,浅埋管道则进行加固处理。

在压实路基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轮迹重叠的施工原则,即在压实工作过程中,要先轻后重,先完成路边的压实工作,然后在完成路中的压使工作,同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由于压路机体型较大,遇到碾压不到的地方时,应该采用小型的机器或者通过人工压实的方式完成相应的压实工作,施工过程的全程都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规定进行。

2.4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及其平整度控制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阶段主要是包括测量放样,提前准备材料、确定需要使用的混合料的规定配合比以及清理现场杂物工作。在测量放样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业主先前提供的基准点,再一次实地考察,对施工路线的路面情况进行再一次检测,并在检测过程中要及时做好标记,测定好路面中心线的位置,前期的测量放样准备工作为后期具体的施工工作提供了参考标准。在施工之前,还应该准备好相应的材料。工作人员要及时检查需要使用到的沥青的质量,并且在施工使用之前要再一次检验运输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合规行为,以至于沥青的质量出现问题,全部检验合格后,才能够应用到施工过程中。三是确定混合料配合比。在市政道路设计级配范围中根据级配范围计算至少一种配比,并画出相应的设计级配曲线,标注其在范围上的显示位置。设计级配不能忽高忽低, 范围内不产生抛物线。多次设计仍然不满足要求时,考虑替换其中的材料。通常最佳的试配结果是级配范围的中间值。确定范围后还应参考实践情况确定沥青使用比例的合适范围,共调配出 5~6 组实验,并将 作为实验对象的间距,从流值、理论最大密度、马歇尔稳定度、密度等方面进行对比,验证后的配合比不得随意更改。施工开始之前,应该将表面的杂物清理干净,实施公路面达到干燥,无杂质的施工要求,如果有坑洼或者是不平的地方,应该提前用混合料整平。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是实现施工路面平整度的重要保障。

三、结论

沥青混凝土材料是当前市政道路建设所使用的主流材料,其能够极大提升道路强度与使用寿命。但同时,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和使用中也会受各方面因素影响而出现不平整问题。对此,施工单位需研究其相关影响因素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预防。本文中的工程案例就从准备阶段开始进行了全面的施工控制,在施工的每一环节都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对平整度造成影响,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道路建设质量,所以其相关做法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乔晋平. 市政道路施工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J].山西建筑,2019,45(02):144-145.

[2]张宏波,郑琳琳.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施工技术应用[J]. 住宅与房地产,2018(06):169+190.

[3]李兴成. 提高市政道路施工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方法和措施[J]. 四川水泥,2020(07):26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