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佛山武术传播模式,推动武术公益事业融合
王佩雯 隆鑫 吴悦
广东东软学院,广东省 佛山市 528225
摘要:武术,是我国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教育和传承对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价值。其中佛山精武体育会在传承发场佛山武术文化这条路上起着至关重要而又不可磨灭的作用。本文章主要研究如何将传统武术文化与自媒体形式相结合,创新武术传播方式,将武术文化更好的融入青年活动中。调查青年对于传统武术文化的认知程度,分析佛山传统武术文化在青年中传播的现状,并提出佛山武术文化创新性发展途径。结合佛山武术文化与青年人群的特点,挖掘武术与城乡公益志愿活动相结合的活动,从而促进武术文化与青年活动的融合。
关键词:佛山传统武术文化、城乡公益事业、青年
传统武术文化,是我国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体育运动形式,更是一个完整的文化意识形态,涵盖了中国古典哲学、伦理学、美学、医学、兵学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成分和要素,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华武术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道家、儒家等思想,并融合了中国古典哲学、古代医学、宗教思想等,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
1.佛山传统武术文化的价值和困境
传统武术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武术文化,于古代时期而言,是近身搏斗中必不可少的本领,是诸侯为了至高权力和占据领土的必要武器。于和平年代的我们而言,武术不再是追求权力和领土的手段,而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方式。
而作为武术之乡的佛山来说,武术文化是佛山经济发展的重要品牌之一。精武会会训为“爱国、修身、正义、助人”,通过武术匡扶正义,扶贫救困,已多次受到媒体的报道和表彰。但是,近十年来,中国武术拳种在外来新兴体育项目的冲击下陷入低谷已是普遍态势。传统武术不仅仅是失去使用环境的问题,还面临着传承群体断层的困境。这让武术的传承活动中严重缺乏新鲜血液的融入,老一辈武术大师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何让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科技接轨,让武术传承活动脱离困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新时代环境下的传承策略
对于传承办法,国家和政府在教育、培训、比赛、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促进武术的发展和传承。在教育方面,许多学校会将武术列为体育课程的一部分,提供武术训练基地,并且在一些学校中还设立了武术专业,但诸如这些特色课程都会被应试教育的浪潮淹没,学生会将更多的目光集中于课程成绩,就算是课余爱好也是被书法、美术、乐器等才艺占据,能分给武术课的关注度少之又少。对于培训和比赛方面,政府会建立一些专门的武术培训基地,提供高水平的教练和设施,以培养优秀的武术人才。同时,政府也会组织和赞助各种武术比赛和赛事,鼓励人们参与并提高武术水平。但是,尽管武术在中国和其他国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但在全球范围内,足球、篮球和网球等其他运动项目的认知度和普及度更高。相对于一些大型体育联赛和比赛,如足球世界杯或奥运会,武术比赛的规模与这些相比,再绚丽的文化底蕴也只是黯然失色。再者,武术与一些专业化程度高的体育相比,如网球或高尔夫,武术的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导致其在商业化、职业化方面的发展受到限制。在文化传承方面,政府会通过举办文化活动或以庆祝节日等方式传承和弘扬文化,就如近期举办的“百千万工程”项目征集活动,各地纷纷拉起横幅宣传,高校也是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鼓励学生寻找实践基地并申报,佛山精武体育会便是“百千万工程”项目中的一个实践基地。根据广东东软学院的东软小子项目团队对佛山精武会的传承活动数据分析,线下活动如开展相关武术类活动,需要一定的场地搭建,物资安排,前期工作量庞大,但是工作量与成果并不是成正比的关系,活动在校吸引的学生并不多,人数最多时也只是近百人,可见宣传效果并不明显。同理,当成员开展咏春体验活动时,只是学了皮毛,对于后期的武术教学可谓是杯水车薪。但是,当项目团队和精武会会员在更好笔记小程序建立了线上交流圈时,惊奇地发现圈子里的所有笔记点赞量已达4.4万,近2000人收藏。同期,成员们在实践期间所发的推文成功收获阅读量近两千。根据数据表明,以数字媒体为载体的宣传方式效果明显,不仅人数方面大有提升,而且宣传面也从学校拓展到了全国。让人可喜的是,佛山精武体育会会在高考期间开展“高考护航”活动,成功护航千名学生顺利高考,这也让精武会在青年之中打开了知名度。同时,精武会还联合了当地公安合作举办了“佛山功夫、平安守护”系列活动,旨在守护市民的暑假安全,这让精武会在当地市民中颇受赞誉,塑造了良好形象。可见,推动城乡公益事业与武术的融合成果颇丰。
3.新时代下青年人的使命
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不管身处什么时代,青年人都需要:秉承使命担当,不负大国情怀。当我们面临疫情时,青年人扛起了历史重担,无数青年志愿者上阵武汉抗疫,为国人守住病毒入侵的防线,可见青年人并不缺胆量。在大环境积极响应人才强国战略的条件下,国家在教育方面加大投入,并且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也让大多数人顺利完成义务教育,为学子铺好了求学的基建道路。从屡屡打破千万的高考人数数据分析得来,中国的人才并不缺,再从以上武术发展的困境来看,武术不仅缺人,还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工业革命大力发展重工业到全球倡导绿色环保,从大力发展经济到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汽油车到新能源汽车,全球、中国、企业都能在特定的时期改变策略,积极改革,不断创新,做出在当下最有利于自身的战略。武术的传承发展道路是有相似之处的,如果墨守成规,只愿守旧而不是创新的话,武术就会被逐渐遗忘。但武术不是生命体,它自身无法做出改变,它只能被注入生命力,这个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正是青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