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西环素治疗宫腔镜术后子宫内膜炎的效果观察
郭凤锦
昭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657100
摘要:目的:多西环素治疗宫腔镜术后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妊娠率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0例宫腔镜术后子宫内膜炎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使用甲硝唑治疗,观察组使用多西环素治疗,治疗后对两组临床疗效,炎症指标,妊娠率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妊娠率同样显示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西环素治疗宫腔镜术后子宫内膜炎疗效显著,能改善炎症并提升妊娠率,安全性较佳
关键词:多西环素;宫腔镜术;子宫内膜炎
宫腔镜手术在妇科诊疗里是重要技术手段,术后感染风险不容忽视,子宫内膜炎是常见并发症,子宫内膜炎若未及时治疗,盆腔炎症,宫腔粘连等疾病都与它相关,患者生殖健康和妊娠结局受到严重影响。多西环素是广谱抗生素,对多种病原微生物存在抑制效果,于妇科疾病治疗中展现潜力。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就诊的100例宫腔镜术后子宫内膜炎患者,年龄25~45岁不等,平均年龄为(33.2±6.1)岁,纳入标准包含符合《妇产科学》中子宫内膜炎诊断依据,宫腔镜术后1周内发病,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且无药物过敏史[1]。排除标准为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合并其他严重感染性疾病,近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治疗,采用随机抽样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每次服用0.4g,每日三次,连续治疗14天。
观察组:盐酸多西环素片(规格:0.1g/片),首次口服剂量为0.2g,之后每次剂量为0.1g,每日用药2次,疗程总时长达到14天。
两组均配合常规术后护理,如外阴清洁、避免性生活与盆浴等。
1.3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症状消除且妇科检查显示无异常,炎症指标也恢复正常,可称治愈;症状显著改善且炎症指标接近正常,可为显效;症状减轻并炎症指标部分改善,可为有效;症状和炎症指标无变化或加重,可为无效,总有效率的计算为(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炎症指标:治疗前后采集空腹静脉血,借助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L-2,TNF-α,MMP-9和IL-1β的水平,这些检测在治疗前后的对比中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的使用为相关水平的评估与对比生成了依据。
妊娠率:治疗后6个月随访,统计自然妊娠率。
不良反应:记录治疗期间恶心、胃肠道反应及过敏反应的发生状况[2]。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形式表达,组间比较以t检验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形式表达,组间比较使用χ²检验,P<0.05时,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98.00%(98/100),对照组为86.00%(86/100),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显著,χ²=5.036,P=0.027,具体可见表1。
2.2炎症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体内的IL-2水平升高,同时TNF-α,MMP-9和IL-1β的水平降低,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更显著(P<0.05),表2中可具体说明。
2.3妊娠率比较
68.00%(68/100),对照组为48.00%(48/100),统计学差异存在(χ²=4.765,P=0.043)。
2.4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出现恶心4例、腹泻出现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6/100);对照组中恶心出现6例,呕吐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8/100),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164,P=0.694)。
3.讨论
3.1多西环素的药理作用与子宫内膜炎治疗
多西环素为四环素类抗生素,可对细菌蛋白质合成进行抑制,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与支原体,衣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均存在广谱抗菌活性,宫腔镜术后子宫内膜炎病原体多和阴道菌群上行感染的需氧菌,厌氧菌混合感染现象相关[3]。多西环素在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常见妇科感染病原体中抗菌活性显著,且可穿透子宫内膜组织达到治疗浓度,观察组治疗后炎症指标改善,药理优势在子宫内膜炎感染控制中逐步验证。
3.2多西环素对妊娠率的影响
子宫内膜炎可对子宫内膜施炎症性损伤,宫腔微环境也改变,胚胎着床受显著影响,多西环素抑制TNF-α,IL-1β等炎症因子表达,子宫内膜炎症反应减轻,修复过程逐步进行。免疫因子IL-2受其调节作用后,子宫内膜容受性可能改善,妊娠率提高,观察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与多西环素抗炎及免疫调节相关。
3.3多西环素的安全性分析
多西环素的胃肠道反应与光敏性皮炎均在常见不良反应中,但本研究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未存在显著差异,且症状轻微,治疗进程未受到任何影响,需特别说明的是,多西环素可穿透胎盘屏障,妊娠期使用时胎儿牙齿及骨骼发育异常风险增加,孕妇禁用为前提,本研究纳入对象仅包含非妊娠期女性,此类风险未在研究中发生[4]。
4.结论
多西环素在宫腔镜术后子宫内膜炎治疗中效果显著,患者炎症状态能够改善,妊娠率也提升,其安全性较高,广谱抗菌活性,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密切相关,这些机制对治疗效果的提升不言而喻。临床应用时需监测禁忌症与不良反应,合理调整用药方案尤为重要,未来探讨多西环素联合其他药物或治疗手段的协同效果,优化子宫内膜炎综合管理策略,治疗效果或可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薛智方,王细先,宋玉晅,等. 金鸡胶囊联合多西环素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研究 [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24, 39 (11): 2914-2918.
[2]韦成厚,张婧,黄丽艳. 宫腔灌注联合多西环素对慢性子宫内膜炎合并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J]. 中国实用医药, 2024, 19 (08): 128-131.
[3]姚祺,林东梅,林臻影,等. 多西环素联合甲硝唑干预对LPS诱导的大鼠子宫内膜炎Th1/Th2的影响 [J]. 北方药学, 2023, 20 (10): 4-8.
[4]董玉仙,陈晓艺,笪迎春. 宫腔镜息肉切除联合多西环素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合并子宫内膜息肉效果及对妊娠结局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 (07): 1655-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