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驱动下的企业工商管理决策优化策略
张晓芳
陕煤集团神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陕西神木 719300
引言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社会发生了较大改变,企业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必须开展的工作。大数据技术作为新出现的信息化技术,目前已经在各领域得到广泛使用,相比于人力收集,大数据技术能够处理海量信息,具有规模化、多样化、高速等诸多特点,利用大数据技术为企业工商管理提供赋能,推动企业管理向着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当前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1 大数据的基本特性
首先是海量的数据规模。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数据来源愈发丰富,数据规模不断扩大,相关数据所涵盖的信息及其涉及的环节较为广泛,具有较为突出的统计与利用价值。其次是较为突出的时效性。在大数据的统计、整理与利用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时间要求,同时确保数据信息传输的效率,最大限度缩短数据收集处理与利用的时间,这样才能使相关数据信息发挥出突出的价值和作用,为有关领域的判断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最后是形态的多变性和灵活性。受到数据信息来源、联系环节及其应用方向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大数据在归纳整合与利用过程当中所展现出的形态特征往往较为灵活多变,其中分别涉及结构化数据与无组织数据等两种形态。有关企业技术人员以及决策者在对大数据进行利用的同时,应及时调整相应的处置利用方案,使数据背后的信息价值得到充分强化。
2 传统工商管理决策模式的局限性
2.1 决策滞后性强,动态响应能力薄弱
传统工商管理决策模式的时效性不足,决策流程遵循“信息收集-分析研讨-层级审批-落地执行”的步骤,每个步骤的实施都会产生大量时间成本。层层递进的决策机制本质上是滞后反应型模式,当最终决策形成时,市场环境往往已发生实质性变化,这不仅直接削弱了企业的危机应对能力,也导致企业错失了最佳行动窗口。与此同时,传统决策分析多采用固定模板与历史数据对比方法,企业年度预算制定主要参考的是过去三年的平均增长率,忽视了季度内宏观经济波动、政策法规调整等变量的影响;且决策执行效果的反馈机制存在明显延迟,传统绩效评估周期以月度/季度为单位,当管理者通过滞后反馈发现决策失误时,往往易造成不可逆的资源浪费和不可挽回的市场份额流失。
2.2 数字化工商管理目标模糊
数字化工商管理的实施过程中,目标模糊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企业在推动数字化改革时缺乏明确的战略目标与具体的实施指标。首先,部分企业在启动数字化项目时,并未设定清晰的业务目标与预期成果,造成项目推进缺乏方向感与针对性。其次,由于对数字化转型的综合影响与长远意义理解不足,企业难以制定出与企业整体战略相匹配的数字化目标,策略上的盲目性使得资源无法得到最优配置,也难以激发团队的执行动力。
2.3 缺乏数字技术人才
当前,部分中小型企业尚未形成完善的数字技术人才储备,让企业在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与日益提升的技术要求时力不从心。尤其是在数字技术的应用方面,企业管理者对前沿科技缺乏了解,直接影响企业数字战略的实施和管理效率的提升。数字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管理能力,而是要求员工具备现代数字技能和敏锐的技术洞察力。然而,部分企业对数字技术的重视不足,难以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培训计划,致使员工无法获得必要的数字技能和知识,从而影响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阻碍企业工商管理水平的信息化进程。
3 大数据驱动下的企业工商管理决策优化策略
3.1 推行动态决策敏捷响应机制
传统工商管理决策模式依赖固定周期的工作汇报和会议讨论,决策滞后于实际情况,对于这一问题,企业应利用数字化工具将决策流程改造为持续运转的闭环系统,实时监控关键业务指标的变化趋势。通过构建智能决策引擎,整合业务规则库、算法模型和自动化流程,实现常规决策的智能执行与复杂决策的人机协同。企业可利用数据仪表盘即时追踪销售、库存、客户行为等关键指标的变化,实现即时预警,避免事后被动应对。动态决策敏捷响应机制的有效运行需以组织架构同步革新为基础,企业应建立跨职能的快速决策小组,赋予其灵活调配资源的权限。决策权限分配采用分级管理模式:高频、低风险的常规决策由系统自动处理;战略性、高风险的重大决策由管理层把控。这样不仅能够提升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应对速度,还能够通过持续积累的决策数据不断优化算法模型,使企业的决策能力逐步提升,最终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3.2 围绕企业战略管理方向,制定清晰的企业工商管理优化目标
为围绕企业战略管理方向制定清晰的企业工商管理优化目标,企业可从明确战略方向与细化具体目标两个层面入手。首先,企业领导层要与战略规划部门紧密合作,确立或审视公司的长远战略目标,包括市场定位、成长目标、竞争策略等关键领域。整个过程中,应考虑行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对手的动态、技术发展等外部因素。其次,一旦战略方向确定,管理人员需将宏观目标细化为可操作的工商管理优化目标。目标应具体、量化,并与各部门的日常运作紧密相关。例如,企业战略目标是增强市场份额,相应工商管理优化目标包括提高产品开发速度、优化供应链效率、提升客户服务质量等。为实现这些目标,企业要设置明确的时间表、责任人及评估指标。最后,可建立持续反馈和改进机制,企业要定期审视、评估既定目标的相关性与实际成效,根据市场环境、企业内部变化适时调整战略目标与管理方法,确保管理优化活动始终支持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
3.3 加强数字经济管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企业应从战略高度出发,系统性地规划和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借助社会渠道,企业可广泛吸纳具有现代化专业技能的数字化人才,其不仅要具备强大的技术背景,还需深刻理解数字经济的独特运行机制与市场规律。例如,企业可借助智联招聘、BOSS 直聘等招聘平台,精准锁定目标人才,并利用严格的选拔程序确保新进人才能迅速适应企业需求。同时,企业还应利用行业展会、专业论坛等多样化的招聘渠道,不断拓展人才来源,以保持管理团队的多样性和创新能力。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在学术研究和理论创新方面具有优势,还能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定制培养人才的课程与项目,因而企业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合作,建立长期人才供给链,进一步拓宽人才引进的渠道。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企业市场竞争环境中,大数据技术对保障企业工商管理决策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具有重要价值。有关企业决策者应当认识到大数据的基本特性,并正确看待大数据所带来的具体影响,将大数据技术科学引进企业工商管理决策体系当中,实现企业经营发展模式的全面转型与不断升级。
参考文献
[1]张有龙.数字经济背景下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水平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25(06):78-81.
[2]刘亚坤.大数据对企业工商管理决策的影响[J].价值工程,2025,44(02):155-158.
[3]李锐.新经济环境下提高企业工商管理水平的思考分析[J].商场现代化,2025(03):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