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小学古诗词群文教学中创意表达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作者

翟海燕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明仁实验小学,028000

一、引言

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不仅关乎文化传承,更与学生的语言积累、审美体验和创造能力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提出,古诗词教学亟待突破传统“释义—背诵—默写”的单一模式,转向更加注重阅读体验与表达实践相结合的素养导向教学。群文教学通过多文本、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语言素材与更开放的思维空间,而创意表达活动则是实现“读”与“写”、“输入”与“输出”有效衔接的关键环节。目前,许多教师虽意识到表达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活动设计随意、学段特点不明、评价支持不足等问题。因此,系统研究古诗词群文教学中创意表达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二、创意表达活动的设计理念与原则

创意表达活动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整体性原则,表达任务须与群文阅读内容紧密关联,避免读写分离。例如,在学习“送别”主题诗群后,设计“改写一首送别诗”或“创编一段离别对话”的任务,使表达建立在深度阅读的基础上。二是递进性原则,活动设计应体现学段差异与能力梯度。低年级侧重仿写与补白,如续写诗句、诗配画;中年级尝试改写与扩写,如古诗新编、片段故事创作;高年级则可进行综合创编,如创作主题小诗、编写微剧本等。三是开放性原则,鼓励学生个性化表达,避免统一答案的限制,尊重多元解读与创造性发挥。

三、创意表达活动的类型与示例

基于古诗词群文教学的特点,可设计多种类型的创意表达活动。其一,模仿创作类,如学习《咏鹅》后仿写《咏猫》《咏春》等,低年级学生可依托句式模板进行填空式创作。其二,情境改写类,如将《清明》改写成小故事,将《赠汪伦》改编为对话剧本,帮助学生进入诗境,理解情感。其三,跨媒介表达类,如为《山行》绘制连环画并配文,为《江南》设计朗诵并加入动作表演,实现语言与艺术融合。其四,综合应用类,如高年级学生围绕“思乡”主题诗群创作现代诗、制作电子诗集或开展主题演讲,体现深度思维与综合素养。

四、创意表达活动的实施路径

实施过程应注重分层推进与动态支持。首先,在群文阅读阶段夯实理解基础,通过多文本比对、意象分析、情感体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表达素材。其次,在任务导入阶段明确表达要求,教师可提供范例支架,如句式模板、写作提纲、评价标准等,帮助学生把握创作方向。再次,在创作过程中提供个性化支持,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给予差异指导,例如对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可采用小组合作、口头先行等方式降低难度。最后,在分享与评价阶段突出激励与发展功能,通过班级朗诵会、作品展评、电子诗集发布等形式,增强学生创作成就感,同时借助过程性评价工具,如创意表达量规,及时反馈优势与不足。

五、教学建议与反思

为确保创意表达活动的有效实施,教师需树立“为创意而教”的理念,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在教学设计中,应更加注重群文文本的选择与组织,强化文本之间的逻辑关联与表达导向。此外,学校应加强相关资源建设,如开发古诗词创意表达活动案例库、建立学生作品资源平台,为教师提供丰富实用的教学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创意表达虽强调开放与生成,但仍需教师适时引导,避免活动流于形式或偏离语文本质。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古诗词创意表达模式,以及不同区域、不同学情背景下教学策略的适配性与有效性。

六、结语

在古诗词群文教学中有机融入创意表达活动,不仅极大丰富了古诗词教学的形式与内涵,突破了传统教学中“重讲解、轻体验,重背诵、轻创造”的局限,也更贴合学生语言发展与审美生长的内在需要。通过有层次、有支持、有开放性的表达任务设计,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多文本的互文关联中深入感受意境、体会情感,进而激发表达欲望与创造潜能,实现从被动“读懂”到主动“创作”、从单向“接受”到个性“表达”的素养跃升。这一实践既是新课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理念的具体落实,也为推动小学语文教学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范例。未来,我们仍需进一步探索创意表达活动与不同群文主题、不同学段需求的精细适配,加强教师在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专业支持,从而持续发挥古诗词教学在文化传承与儿童生命成长中的独特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修订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

[3]张祖庆.古诗词群文教学的价值取向与实践策略[J].小学语文教学,2022(10):15-18.

[4]窦桂梅.小学语文任务群教学的实践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23(1):7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