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致性视角下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实践研究
陈巧玲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铁山中心小学 364001
引言: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学评"一致性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逐渐被教师和教育研究者所重视。长期以来,教学和评价通常被视为两个独立的环节,评价往往偏重于学生结果的考核,而忽视了过程中的反馈与学生认知的培养。尤其在"图形与几何"这一模块中,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进行发展。因此,如何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与评价标准紧密结合起来,成为了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课题。本文将通过案例研究,探讨"教学评"一致性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力求找到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教学评”一致性理论概述
1.1“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与特点
“教学评”一致性是指教学活动中的目标、过程和评价三者之间应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协同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评价则侧重于结果的考核。与此不同,"教学评"一致性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评价标准,并且在教学活动中实时收集反馈,帮助学生不断调整学习策略。通过这种一致性设计,教师不仅能够精准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展,还能通过合适的评价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思维深度。
1.2“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意义
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几何直觉非常重要。如果评价标准和教学内容不匹配,学生可能会被过于抽象的数学符号和公式所困惑。因此,“教学评”一致性在这一教学模块中的意义尤为重要。通过一致性设计,教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对几何概念的理解,还能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形成系统的空间思维能力。通过这一模式,学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获得适时的反馈,逐步掌握并运用几何思维,最终达到提高数学素养的目标。
二、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现状分析
2.1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问题分析
当前,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大多依赖于传统的讲解式教学方法,学生的思维常停留在对几何公式和图形的简单记忆上,缺乏深入的空间理解。此外,评价也主要集中在对学生答案的评判上,往往忽略了学生在思考过程中的细节。因此,这种传统模式很难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和几何思维。教师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传授知识,但往往没有机会通过评价机制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方法。
2.2“教学评”一致性对教学改进的意义
针对这些问题,“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能使教学活动更加有序和科学。通过设计与教学目标一致的评价标准,教师不仅可以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能对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有效反馈。例如,在学习平面图形的旋转与反射时,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并通过实时评价帮助学生发现他们在理解几何概念时的盲点。通过这样的策略,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还能逐渐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三、“教学评”一致性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3.1 教学目标的明确与评价标准的对接
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教师首先应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每一节课的目标与教学评一致性紧密结合。例如,在教授“平面几何”部分时,教学目标可能是培养学生对图形性质的理解和空间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设计评价标准时,应结合目标,注重过程性评价,而非单纯依赖最终结果。例如,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作品的创新性及其思维过程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在探索几何概念的过程中,获得实时反馈,进而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3.2 教学活动中的评价方法设计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层次分明的问题,让学生在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其空间思维的提升。例如,在讲解立体几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或绘制三维图形来加深对几何空间关系的理解,并在活动过程中进行评价。这种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来评价学生理解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进行深度思考,从而提高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3.3 教学评一致性的成果展示
在实际应用“教学评”一致性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动机普遍增强,尤其是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几何概念和空间关系。通过过程性评价,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并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不仅限于表面的公式和定理,而是能够深入理解数学思维背后的逻辑与原理。
总结: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教学评”一致性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空间思维的提升和几何学习效果的改进。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匹配的评价标准以及精心安排的教学活动,教师能够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通过及时反馈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未来的教育改革应进一步推动“教学评”一致性的深入应用,不仅限于数学学科,更可拓展至其他学科,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朱敏.5E 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25.
[2]王军,徐翀.“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学习评价任务的实践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25,(14):17-20.
[3]蔡俐蓉.具身认知视角下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研究[D].成都大学,2024.DOI:10.27917/d.cnki.gcxdy.2024.000154.
本文系新罗区基础教育课题《“教学评”一致性视角下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实践研究》阶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Y2025X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