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微项目化学习活动设计的实践与探究
方英
昌吉市第三中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 831100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在“课程实施”中明确指出:要强化学科实践,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同时,2024 年 9 月人教版新教材在每个单元的 Section B 部分新增项目活动,旨在为学生提供探究、合作、实践和分享的平台,鼓励学生运用英语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分析与解决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二、初中英语微项目化学习的内涵解析
初中英语微项目化学习是根据新课程标准,通过课堂为学生提供 15~20 分钟长时段,把抽象的知识情境化、项目化、紧密结合核心知识点设计基于真实情境的微型项目。它是“基于项目学习”模式的延伸和发展,既保留了“基于项目学习”的原有优势,又克服了“基于项目学习”中时间长、跨度大、评价难、实施难等问题,将学科知识分散为多个小项目进行,以训练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管理主题的能力。具有使用灵活、易解决、用时短、见效快的特点。
三、初中英语微项目化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
本文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Unit1 Animal Friends 项目板块为例,结合项目“Design a zoo”的任务要求,探讨如何通过微项目化学习优化与践行该板块的教学。
(一)目标定位---厘清微项目化学习的精进方向
目标是项目活动开展的指南,是项目式学习形散而神聚的关键。在微项目化学习中,项目目标定位必须精准且具有明确的指导性。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紧扣学科核心素养,确定学生需要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同时,教师应在单元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将单元中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要求精准分解到具体项目活动中,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语言、知识及方法体系。
以 Unit1Animal Friends 为例,本单元主题目标是“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清晰分享自己及他人喜欢的动物及原因,增进对动物的了解,体会动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增强动物保护意识。它的项目任务是“设计一个动物园”。在制定项目目标时,教师应从学生核心知识掌握、关键能力提升、必备品格形成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设定该项目的目标如下:通过参与制作昌吉动物园设计项目活动,学生能够:1.与同伴合作,收集并整理关于人们喜爱的动物及原因、动物园的名字及选址等,并以视觉化方式呈现;2.结合个人创意和团队智慧,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出既美观又富有创意的动物园参观路线,展示对昌吉动物园的期待;3.表达自己在项目活动中的经历、收获和感悟,学会欣赏和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二)内容建构----梳理微项目化学习的知识脉络
在项目实施初期,教师要研读教材,精准梳理与主题相关的核心语言、主题背景及内容的链接点,搭建教材知识与真实生活的桥梁。
Unit1 聚焦学生日常生活,学生对话题有浓厚的兴趣。教材中的丰富的动物图片、有趣的对话、多模态的短文、听力材料等包含了丰富的生活素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言范示。为了有效利用这些资源,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梳理,如动物种类相关的词汇 tiger、monkey、lion 等进行分类;表达对动物喜好的常用句式,如“I like..best.”“My favorite..is”等。同时,项目的开展需要在英语学科学习的基础上与多学科融合,借助项目多学科融合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完成项目所需要的技能,从而建构项目开展所需要的方法,如动物园介绍词需要与语文学科融合;设计动物园平面图需要数学学科的统筹安排与空间想象知识;制作动物名片需要美术学科平面设计的辅助等。
(三)活动构思----探索微项目化学习的活动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微项目化学习中的推进器,学生小组之间的合作探究能激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促进知识共享与思维碰撞。教师需依据学生学业水平、兴趣特长、学生意愿等因素组建合作小组,确保每位学生在活动中都能发挥所长,避免“长板恒长”现象发生。例如,制作动物园参观平面图时,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负责写文案和介绍词,美术专长者负责动物园平面图设计,协调能力强的学生则负责小组交流和进度把控。
驱动问题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指明了方向,但由于学生身心发展和知识储备的限制,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主驱动问题进行分解,使各子驱动问题与各子任务之间相互关联,层层递进,从而更好适应学生的学情。如本项目核心驱动问题为“如何为昌吉设计一个功能完善的动物园”,基于此核心问题从厘清问题、获取信息、规划路线、推荐理由四个维度进行分解,得到四个分解问题: Ω*(D) .如何给动物园取名? ② .怎样为动物园挑选动物? ③ .根据选择的动物,如何设计合理的参观示意图?④ .如何推介小组设计的动物园?”此外,教师应根据驱动问题设计递进式的探究任务链,引导学生通过查阅搜集资料及实地调研等多种路径,最终开展小组间成果分享互评,完善动物园的设计。
(四)展示评估----迭代微项目化学习的评估量规
面向公众的成果展示“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潜能,增强项目成果的现实意义”(罗颖等,2023)。在微项目化学习中,教师须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展示,将过程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在内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动态评估学生认知发展、协作素养与创新能力,辅以精准及时反馈,驱动学生自我反思与能力提升。
评价量化表呈现评价主体的多样性,评价形式的多元性,评价内容的多角度。本项活动邀请学生个人、活动小组、社会群体、教师和家长多个主题参与其中,运用评价量化表、口头评价和文字、星级、点赞评论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各学科知识技能掌握和应用以及同学们的合作交流水平等多角度进行评价。
初中英语微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施通过任务分层、真实情境、动态支架与多元评价,将学科知识转化为解决真实问题的实践能力,突出“学中做、做中学、边做边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注入了活力。微项目化学习契合教学改革趋势,有望成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为初中英语教育发展开辟更加多元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
2.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七年级下册(教师用书)
3.冯丽.2022.初中英语项目式学习案例[M].重庆:西南大学 出版社。
4.郑燕 桑国元 《外研版新教材 Presenting Ideas 板块微项目化学习活动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202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