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
孙思能
临沧财贸学校 云南临沧 677000
当前,核心素养导向已成为中职教育发展的关键方向。作为基础学科的中职语文教学,正面临着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从应试导向向素养提升的深刻转型。本文聚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重构等维度,切实提升学生的能力。这一改革不仅关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更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中职语文课堂中教学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首先,教学的内容和实际需要不匹配。目前的教材当中有很多文言文和文学鉴赏的内容,但是这些和中职学生以后的工作需要相差得太远。学生很难把课堂当中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将来的工作当中,所以学生自然就降低了学习的兴趣。其次,教学方法太过于死板。很多教师还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方法进行教学,就是教师一直讲,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讲,缺乏互动环节。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失去了在课堂当中的参与度。最后,就是每个学生的基础都不一样。遇到困难的内容就容易感到害怕,从而产生不想学、学不会的抵触心理。
(二)缺失实践性教学
当前中职语文教学当中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问题,理论与实践教学严重失调。在之前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一味只顾着讲授课本当中的知识,却忽视了讲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环节。这种只重视理论、不重视实践的教学方法,学生虽然学习到了很多的语文知识,但是难以灵活地运用到真实场景当中。具体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理论上的讲授,没有生活中实际的例子,没有考虑到职业上的需要。这种缺乏实践性教学的方法,不仅影响了学生对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还影响了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能力。
(三)教学方式太单一
现在,中职语文课堂当中有个很常见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太单一。教师太过于依赖传统的讲课方式,没有创新好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也满足不了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具体来说,教学方法单一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缺乏多媒体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课堂展示不够生动;缺少像案例教学、情境模拟这些实践性的教学方法、角色扮演这些互动性的教学活动也开展得不多。这样的课堂氛围很沉闷,教学效果也不好,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策略
(一)优化课程内容,增强实践性和应用性
目前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方向下,中职语文课程教学需要与职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我们要通过改进课程的内容,多让学生进行实践和应用,从而来提升他们的综合职业能力。例如,我们在讲授“应用文写作”的时候,以前教师往往只注重格式和理论的传授,学生虽然学会了写作的基本框架,但到了实际工作中却不会运用。所以,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职场情境模拟”的项目,将课程当中的内容改成“写求职信”的任务。
比如,在“写求职信”这个任务当中,教师可以先拿出一个企业招聘的真实例子,给学生讲一讲这个岗位都需要学生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技能。然后,将学生们进行分组,模拟不同的职业,比如技术员、客服专员,结合自己的优势来写求职信。
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的职场沟通技巧和信息筛选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习不再只是“纸上谈兵”,而是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当中,体会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怎么结合在一起的,从而提升了他们的职业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例如,在学习《雨巷》这首现代诗时,教师要抛开之前传统的教学方式,用创造真实情境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学习的积极性。在上课前,让学生自己去找一找 20 世纪 20 年代中国的社会情况,试着去了解一下诗人戴望舒当时的心情。在上课的过程当中,教师以先用多媒体放一段江南梅雨的视频,配上轻柔的琵琶声,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正打着油纸伞,在又长又静的雨巷里走来走去。然后,教师可以请几个学生上台,分别扮演古诗当中的“我、像丁香一样的姑娘、雨巷”,用身体上的动作和简短的话语,把古诗中的感觉演出来。比如,“我”慢慢地走,眼神里有点迷茫也有点期待;“姑娘”则轻轻地从“我”身边走过,留下一股淡淡的丁香味;而“雨巷”的感觉,就用背景音乐和灯光的变换来表现,有时候觉得窄得让人喘不过气,有时候又觉得开阔又朦胧。
最后,教师再带着学生回到课文古诗内容里,分析在古诗里每个形象的象征意义,看看诗人是怎么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的。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学起来更有兴趣,也能更深入地理解诗歌。
(三)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中职语文课堂的教学主要注重实用又有理论的结合,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语文作为一门非常基础的课程,其不只是为了向学生传授简单的语言和文化,而是要成为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摇篮。所以,在改革中职语文课堂的教学当中,需要我们对学生加强实践环节的学习,这种方法对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实践活动,比如模拟商务谈判、新闻采访这些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或者模拟的场景里运用语文知识,练练他们的听说读写。这些活动的设计需要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才能让激发其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通过设计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就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语文知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为他们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推进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不仅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突破,更是对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深度探索。通过本次研究与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语文教学必须立足学生未来的终身发展。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构建更加开放、多元、互动的语文课堂,让每一个中职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收获力量。
参考文献
[1]夏娇.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策略[J].湖南教育(C版),2024,(10):71-72.
[2]马林莉.立足核心素养优化课堂教学——中职语文单元整合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知识文库,2024,40(13):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