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作用效果分析
吴晓丹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1.引言
恶心呕吐是肿瘤化疗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之一,发生率高达 60%80% ,严重影响患者营养摄入、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传统护理模式多聚焦于症状发生后的对症处理,缺乏系统性预防策略。集束化护理通过整合多学科证据,将一系列循证干预措施组合实施,已在术后恶心呕吐、妊娠剧吐等领域显示显著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选取 2024 年 1 月至 2024 年 12 月收治的 78 例肿瘤化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9 例。两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肿瘤类型、化疗方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化疗前健康宣教、治疗中生命体征监测、治疗后呕吐记录及对症处理(如补液、止吐药)。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心理支持。化疗前 1 日由专职护士进行 30 分钟心理评估,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筛选高风险患者(HADS≥8 分),制定个性化疏导方案。通过“现身说法”邀请预后良好患者分享经验,结合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缓解焦虑情绪。
(2)饮食管理。化疗前 2 小时禁食,避免冷热食物同食;化疗期间提供无气味、温热( 37⋅40∘C )的半流质饮食(如米粥、藕粉),遵循“少量多餐”原则(每日 5-6 餐,单次食量 ≤200ml )。推荐酸性食物(如山楂、柠檬水)抑制恶心,避免产气(豆类)、辛辣(辣椒)及高脂食物。
(3)药物预防。化疗前 30 分钟静脉注射 5-HT3 受体拮抗剂(昂丹司琼 8mg )+地塞米松 5mg ,术后 6 小时追加昂丹司琼 4mg 。对延迟性呕吐高风险患者(如接受顺铂化疗),术后 1-3 日联合使用 NK-1 受体拮抗剂(阿瑞匹坦 125mg 口服)。
(4)环境优化。病房保持温度 22-25∘C 、湿度 50%-60% ,每日通风 2次(每次 30 分钟);床品选用淡蓝色或浅绿色,播放低频白噪音(如流水声)掩盖仪器噪音。
2.3 观察指标
(1)恶心呕吐发生率。根据 WHO 标准分为 4 级(0 级:无;Ⅰ级:恶心,不影响进食;Ⅱ级:呕吐 1-2 次/日,影响进食;Ⅲ级:呕吐 ≥3 次/日,需补液),统计总发生率(Ⅱ级+Ⅲ级)。
(2)生活质量评分。采用 EORTCQLQ-C30 量表评估,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等 5 个维度,总分 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6.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3.结果
3.1 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恶心呕吐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 1。
表 1 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

3.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 EORTCQLQ-C30 量表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 2
表 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x-±s ,分)

4.讨论
4.1 集束化护理对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
观察组恶心呕吐总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 33.3% ,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主要是因为心理支持通过降低患者焦虑水平,减少条件反射性呕吐;饮食管理减少胃充盈度,降低呕吐中枢兴奋性;药物预防中 5-HT3 受体拮抗剂与地塞米松的协同作用,可覆盖急性期(24 小时内)和延迟期(2-5 天)的呕吐反应。
4.2 集束化护理对生活质量的提升作用
观察组生活质量总分提高 13.7 分,主要得益于躯体功能和情绪功能的改善。化疗相关恶心呕吐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及营养不良,进而引发乏力、失眠等躯体症状;而反复呕吐会加重患者对治疗的恐惧,形成“恶心-焦虑-更易恶心”的恶性循环。集束化护理通过多维度干预打破这一循环,例如环境优化中的白噪音可降低患者对仪器噪音的敏感性,减少恶心触发因素。
5.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白致熎,李晶晶.集束化护理措施在控制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22,8(27):173-176+181.
[2] 杨建芬,沈永奇,陈莉,等.集束化护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防治恶性 肿 瘤 化疗 相 关性 恶心 呕 吐的 研 究 [J]. 中 西 医结 合 护理 ( 中英文),2020,6(09):72-75.
[3] 赵蕾,李卉.集束化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化学治疗致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药业,2022,31(S02):22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