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程铸牢和田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策略研究
冯涛
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第三中学 新疆和田地区 848300
引言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是增强民族团结、提升国家认同感的核心任务。在和田这样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历史教育不仅传授知识,还肩负着培养共同体意识的重任。初中历史课程对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具有深远影响,如何通过课程设计和教学提升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的关键课题。本文旨在探讨适合和田地区的教学策略,通过历史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并增强对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感。
一、和田学生的历史认知特点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
和田地区作为新疆的重要区域,历史上受多种文化和民族的影响,学生的历史认知表现出多元性和复杂性。由于和田地区民族构成多样,部分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存在差异,且缺乏对中华民族历史的了解,容易产生文化隔阂和认同困惑。同时,和田学生的历史学习基础较弱,许多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层的情感认同。此外,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和信息交流滞后,学生的世界观和民族观念受限。当前,尽管历史教材涵盖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但部分内容未能结合和田地区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导致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难点。传统的教学方式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因此,如何在历史课堂中有效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历史认知和情感认同,成为历史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二、初中历史课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的教学策略
针对和田地区的历史教育特点,本研究提出了几项关键的教学策略。首先,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念。在历史教材的选择和设计过程中,应当重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完整性与系统性,着重讲解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连续性和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存共荣的历程。具体而言,教材中应增加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阐释,突出各民族在历史中的贡献与互动,增强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其次,教学方法要注重互动性和参与感,倡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历史课堂应当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讨论、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和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团结与合作的认知。
此外,课堂上应当结合和田地区的地域文化,通过地方历史的讲解与实际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处地区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底蕴,并通过和全国其他地区的历史对比,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和民族特色,提升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并通过实际接触和感知,增强他们的民族情感。最后,教师要注重情感教育,通过讲解历史事件中的英雄人物和重大历史转折,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这些方式,逐步在学生心中树立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实际教学案例分析与应用
为了更好地落实以上教学策略,本文通过分析和田地区的实际教学案例,探讨如何在课堂中有效实施这些策略。以“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发展”为主题的单元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唐朝时期的“丝绸之路”和各民族之间的互动,向学生展示不同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合作与贡献。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邀请学生讨论,探讨当时不同民族如何在交流与合作中共建辉煌的历史,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共同作用。
此外,结合和田地区的历史背景,可以讲解和田的丝绸之路历史遗址、民族融合的历史故事,使学生在接触地方历史的同时,理解到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性。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历史,还能在互动中提升对民族团结和文化多样性的认知,从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学到了历史知识,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
四、课程评价与反思
在实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过程中,课程评价是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通过多种评价手段,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课后作业和问卷调查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思想动态,确保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不断深入。在评价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历史知识掌握情况,还要特别关注学生在情感和态度上的变化,了解他们在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方面的进步。
在教学反思中,教师应总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挑战,如如何处理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文化差异,如何有效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等问题。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通过参加培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策略,以适应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五、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课程在和田地区的教学中,具有独特的文化和教育意义。通过合理设计教学策略,结合地方特色和历史背景,教师能够有效地铸牢和田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自豪感。未来,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进一步发展和历史教材的不断优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将在更多地区得到推广和落实,助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杨佳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培育研究[N].科学导报,2024-12-10(B03).DOI:10.28511/n.cnki.nkxdb.2024.000670.
[2] 陈锋.新课标理念下初中历史学科“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策略探究——以 2024年广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为例[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4,(S1):147-151+156.
[3] 江如蓉.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发挥历史课程育人功能——对新修订版统编初中历史教材编排的思考[J].福建教育,2024,(42):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