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的融合实践

作者

林晓琴

朔州市朝阳小学 036002

引言

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小学语文教学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与要求。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将古诗词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深度融合,不仅是对新课标理念的践行,更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通过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融合的深入探讨,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与实践参考。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融合的现状与问题

(一)教学目标定位不够精准

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目标应聚焦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能力,然而当前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的定位往往存在偏差 诗词的文学性与艺术性,将教学重点放在对诗词的字词解释、韵律分析 含的深层文化内涵与价值观念。这种目标定位的片面性,导致学生 领会其背后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精髓。另一方面,教学目标的设定缺乏 展的全 考量。古诗词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审美情趣、文化自信、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素养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整合欠缺深度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教学内容应涵盖诗词本身所蕴含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思想情感等多个方面。然而,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在内容整合上存在明显不足。首先,教学内容多局限于教材所选篇目,教师对古诗词的拓展与延伸不足。教材中的古诗词篇目数量有限,且多为经典之作,但仅靠这些篇目难以全面展现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教师在教学中未能充分挖掘与教材古诗词相关的其他文化资源,如诗词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背景、同时代的其他文学作品等,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缺乏深度与广度。其次,教学内容的整合缺乏系统性。古诗词教学往往孤立地讲解每一篇作品,未能将不同朝代、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古诗词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知识体系。这种碎片化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使得学生难以从整体上把握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与内在逻辑,影响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系统性认知与理解。此外,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不够紧密。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认同感。然而,当前古诗词教学中,教师未能充分挖掘古诗词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点,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缺乏情感共鸣,难以真正将传统文化融入自己的生活与思想之中。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融合的策略探索(一)深度挖掘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深度挖掘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是实现文化传承的关键。古诗词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传统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哲学、伦理、审美等文化内涵。教师应从诗词的创作背景、作者思想、意象运用、文化典故等多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背后的文化价值。例如,在教学《悯农》时,教师不仅要讲解诗句的字面意思,还应深入剖析其中所体现的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艰辛与劳动人民的质朴情感,让学生感受到诗词背后所蕴含的对劳动的尊重与对生活的敬畏。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诗词作品,帮助学生梳理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理解其在历史进程中的演变与传承。例如,通过对比唐诗与宋词在风格和主题上的差异,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变迁对文化的影响,从而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系统性认知。此外,教师还应注重挖掘古诗词中的道德观念与价值取向,如忠诚、爱国、仁爱、诚信等,将其融入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其文化自信与道德修养。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实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深度融合,创新教学方法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度较低,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教育理念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创设与古诗词相关的文化情境,如模拟古代文人的生活场景、诗词创作背景等,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诗词所描绘的意境和情感,增强对古诗词的理解与共鸣。例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同时播放古筝音乐,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前,从而更好地体会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此外,探究式教学法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古诗词中的文化元素、艺术手法等展开探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思考并解决问题。例如,组织学生探讨“为什么古代诗人常常以月亮寄托思乡之情”,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运用,还能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合作学习法也是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可以相互交流、分享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共同完成诗词赏析、文化探究等任务。这种合作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古诗词教学更具活力和实效性。

结论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的融合是新课标背景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优化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等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古诗词教学的质量,促进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的扎根与传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袁美蓉.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现状与对策研究[N].科学导报,2025-07-03(B07)

[2]周生志.文化传承视域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探究[J].江西教育,2025,(20):46-48.

[3]李晓艳.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文化传承策略研究[A]“汲取文化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主题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2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