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湖南省职业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产教融合调研报告

作者

李福胜 杨密 单年禧 卢俊林

1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2长沙轨道交通职业学院

[摘要]目的:本报告聚焦湖南省职业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产教融合现状,分析了产教融合模式分布、人才培养成效与矛盾、现存问题及创新解决方案。

方法:采用文献调研和网络资料调研方式进行研究。

结果:湖南省该专业产教融合以产教融合共同体(35%)为主导,形成校企深度合作(25%)、订单培养(20%)、实训基地共建(20%)的多元化格局,在数字化义齿设计等领域取得一定成效,但存在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从业人员流动率高、实训条件短板及数字化转型挑战等问题。

结论:报告提出构建“三链融合”生态圈、推行“三维能力映射”体系、建立区域均衡机制等创新解决方案,旨在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湖南样板”。

关键词:职业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产教融合

1.调研背景与政策支持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是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1]的关键支撑,该纲要设定“12岁儿童龋患率≤25%,65-74岁老年人存牙数≥24颗”的硬性目标,并揭示我国口腔健康危机:35-44岁人群牙齿缺失率37.0%但修复率仅11.6%,65-74岁老年人缺失率高达86.1%而修复率不足50%1。湖南省教育厅2023年启动“湖南省口腔医学产教融合实践中心”项目(益阳医专牵头)[2],整合20余家企业资源,建设六大实训模块:

1.1数字化义齿设计(CAD/CAM系统+3D打印)

1.2智能修复体加工(AI辅助诊断)

1.3口腔扫描技术(五轴数控雕刻机)

1.4种植体修复(临床技术标准对接)

1.5美学修复实训(色彩学与形态学融合)

1.6质量管理体系(ISO13485认证流程)

该中心年培养500名技能人才,数字化方向占比42%,首创“三对接”机制(课程-职业标准、教学-生产流程、考核-行业认证)。

2.产教融合模式分布

湖南省职业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产教融合模式呈现多元化分布格局,通过分析数据可见四种主要合作形态的结构化特征[3]:

2.1产教融合共同体(35%)

全国口腔健康行业共同体整合21省110家单位(含湖南华象口腔、南华大学等),建立“三共”机制(共研专业、共建课程、共享平台),发布《口腔健康行业白皮书》。其联合研发的五轴数控雕刻系统将义齿加工误差控至±20μm。

2.2校企深度合作(25%)

如永州职院与雅贝康口腔合作,企业投入300万元设备并推行“技术总监驻校制”,企业专家承担32%实践课程,学生考核通过率达91%。

2.3订单培养(20%)

“浦单达订单班”采用“1.5+1.5”分段培养,将ISO13485标准细化为38个教学节点,毕业生入职胜任期缩短至2.4个月。

2.4实训基地共建(20%)

资阳口腔职院与武汉宏捷医疗共建基地,设备利用率85%,年产能2000件修复体,并承接企业30%样品试制任务。

3.人才培养成效分析

校企合作项目数量对比(2025年)[4]

 

4.核心问题与创新对策

4.1现存挑战

4.1.1人才供需矛盾[5]

总量缺口:全省年培养2000人,行业需求3480人(缺口42.6%),数字化技师供需比1:3;

能力错配:仅38%毕业生掌握±20μm精度雕刻技术,45%通晓ISO13485流程;

地域失衡:85%毕业生聚集长株潭,湘西州基层技师配备率仅12.7%。

4.1.2从业人员流动率高[6]

民营义齿企业技术员年均流动率50%(公立医院仅10%),主因薪酬失衡(月薪4500元,为公立岗位65%)、晋升通道缺失(仅12%企业建立职称体系)。

4.1.3实训条件短板[7]

设备滞后:32%院校使用±50μm雕刻机(行业标准±25μm);

AI实训缺口:院校AI辅助诊断系统配备率41%(行业普及率84%)。

4.2创新解决方案[8]

4.2.1构建“三链融合”生态圈

湖南环境生物职院联动产业链(企业)、教育链(院校)、人才链(学生),开发12项行业标准如《数字化义齿设计规范》,企业导师年授课240课时。

4.2.2推行“三维能力映射”体系[9]

益阳医专2025版方案将课程、岗位、证书对标,实践课占比提至58%,新增《AI辅助诊断技术》等数字化课程,岗位适应周期缩至1.8个月。

4.2.3建立区域均衡机制[10]

通过“校中厂”模式(如永州职院CAD/CAM中心)提升基层实训能力,产品合格率达93%;资阳口腔职院“双订单”模式孵化3项专利,智能咬合分析系统缩短设计周期30%。

结语:产教融合的湖南路径

湖南省通过政策驱动(《健康2030纲要》)、模式创新(四大融合形态)、标准引领(12项行业规范)三维发力,初步构建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培养新生态。未来需重点突破数字化能力缺口、区域均衡发展、职业吸引力提升三大瓶颈,为全国职教改革提供“湖南样板”。

参考文献:

[1]规划纲要制定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2]闫朋朋,董泽飞,宋立娜,魏江明,马军超.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背景下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实践探索[J],美眉,2025(1):118-120

[3]张访问.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特色专业体系构建研究——以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卷宗,2019(26):212-213,1005-4669

[3]罗廷凤,罗春花,丁盈银,吴冬蕾.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引企入校”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科研.2022(7):153-156

[4]武小燕.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探索[J],畅谈,2023(22):16-18,1005-5061

[5]李凌枫.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4(16)10:27-31,1674-9308.

[6]张军荣,王琳,吕香茹.以企业为依托实施产教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以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产教融合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5(24):24-25,1671-1246

[7]彭云合,朱钦,季子涵.人工智能与数字化技术对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挑战与思考[J],学园,2025(18)7:62-64,1674-4810

[8]秦苗苗,董伟,朱秋红,雷雨晨.基于深度产教融合的现场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① ——以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5(16):2096-0603.

[9] Conrad HJ, Trauger KA, Medina J, Wang Q, John MT, Schiffman EL. Impact of maxillofacial prosthetic rehabilitation on or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for patients with oral cancer: A prospective case series. J Prosthet Dent. 2025 Aug 9:S0022-3913(25)00612-2. doi: 10.1016/j.prosdent.2025.07.012.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784859.

[10] Nicholson-Becerra, C.D.; Orozco-Gallardo, M.; Cisneros-Moya, A.; Gutiérrez-Cortés, E.; Valdivia, A.D.C.M. Oral Candidiasis in a Diabetic Patient Wearing Bar-Retained Provisional Overdenture: Clinical Case Report. Reports 2024, 7, 96.

[作者简介]:李福胜(1975.08- ),男,湖南长沙人,汉族,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医学教育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