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新闻生态下新闻专业主义内涵的多元拓展与坚守
范琼燕
新疆日报社 830000
短视频以其短小精悍、直观生动、传播迅速等特点迅速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短视频新闻作为短视频与新闻的融合产物,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吸引了大量用户,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传播生态。在短视频新闻生态下,新闻专业主义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其内涵也在不断拓展和演变。如何在短视频新闻的浪潮中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价值,同时适应新的传播环境进行内涵拓展,成为当前新闻传播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短视频新闻生态对新闻专业主义内涵的挑战
(一) 传播主体的多元化
传统新闻传播中,专业新闻机构和记者是主要的传播主体,他们经过专业训练,遵循新闻专业主义规范进行新闻生产。而在短视频新闻生态下, 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普通民众、自媒体、企业等都可以成为新闻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这种多元 丰富了新闻来源,但也带来了新闻质量参差不齐、虚假新闻泛滥等问题,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权威性和专业性构成了挑战[1]
(二) 内容生产的碎片化
短视频新闻为了适应移动端的传播特点,通常采用碎片化的表达方式,将新闻事件切割成多个短片段进行传播。这种碎片化的内容生产虽然能够 快速获取信息的需求,但也容易导致新闻信息的片面化和不完整性,影响用户对新闻事件的全貌认知。此外,为了吸引用户注意力, 些短视频新闻可能会过度追求娱乐化和戏剧化效果,忽视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违背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原则。
(三) 传播渠道的社交化
短视频新闻主要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传播,社交媒体的社交属性和算法推荐机制对新闻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社交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不 的信息传递, 户之间的互动和分享。算法推荐机制根据用户的兴趣和偏好推送新闻内容, 容易形 用户只接触到符合自己观点的信息,限制了用户的视野和思维[2] 。这种社交化的传播渠道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公共性和开放性提出了挑战。
二、短视频新闻生态下新闻专业主义内涵的多元拓(一)传播主体的拓展:从专业机构到全民参与
在短视频新闻生态下,传播主体不再局限于专业新闻机构和记者,普通民众、自媒体、企业等都可以成为新闻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这种全民参与的传播模式拓宽了新闻来源渠道,丰富了新闻内容,使新闻更加贴近民生、反映民意。例如,在一些突发事件中,现场目击者可以通过短视频第一时间发布新闻信息,为专业新闻机构提供第一手资料,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和现场感。同时,专业新闻机构也可以与自媒体、企业等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共同生产高质量的新闻内容。
(二)内容生产的拓展:从深度报道到多元表达
短视频新闻的内容生产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深度报道和严肃叙事,而是采用了更加多元的表达方式,如动画、图表、音乐、特效等,使新闻更加生动有趣、易于理解。此外,短视频新闻还可以通过系列报道、专题报道等形式,对新闻事件进行全面深入的报道,满足用户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例如,一些新闻媒体通过短视频系列报道,对重大社会事件进行跟踪报道,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全面、深入的新闻解读[3] 。
(三)传播渠道的拓展:从传统媒体到社交媒体
短视频新闻的传播渠道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而是主要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传播。社交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等特点,能够使短视频新闻迅速传播到全球各地,吸引大量用户的关注和参与。同时,社交媒体还为用户提供了评论、分享、点赞等互动功能,使用户能够参与到新闻传播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传播氛围。例如,一些短视频新闻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后,迅速引发了用户的热议和讨论,形成了社会热点话题,扩大了新闻的影响力。
(四)受众互动的拓展: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
在短视频新闻生态下,受众不再是被动接受新闻信息的对象,而是可以主动参与到新闻传播过程中,成为新闻的生产者、传播者和评论者。受众可以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自己的新闻观点和看法,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和交流,形成多元化的舆论场。同时,新闻媒体也可以通过与受众的互动,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反馈,及时调整新闻生产和传播策略,提高新闻的质量和效果。例如,一些新闻媒体在短视频平台上开设了互动栏目,邀请受众参与新闻话题讨论,增强了受众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三、短视频新闻生态下新闻专业主义内涵的坚守
(一)坚守新闻真实性原则
新闻真实性是新闻专业主义的基石。在传统新闻时代,专业新闻机构和记者经过严格训练,遵循一套成熟的新闻生产流程来确保新闻的真实性。然而,短视频新闻生态 传播主体不再局限于专业机构,普通民众、自媒体等纷纷加入新闻生产与传播行列。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使得新闻来源广泛但质量参差不齐,同时内容生产的碎片化特点,让新闻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容易被断章取义[4]。这些因素都为虚假新闻和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土壤 。
在此背景下,新闻媒体和从业者肩负着更为重大的责任。他们必须对每一条新闻信息进行严格核实和把关,从信息源头到传播过程,不放过任 验证、实地调查等方式,确保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此外, 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新闻传播环境的健康与否。因此,加强对受众的媒介素 训、宣传等活动,提高受众辨别虚假新闻的能力,使其能够在海量信息中准确识别真伪,从而与新闻媒体和从业者共同维护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和公信力。
(二)坚守新闻客观性原则
新闻客观性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准则,它要求新闻报道客观、公正、中立,不掺杂个人主观情感和偏见。在传统新闻传播中,专业新闻机构和记者通常会遵循这一原则,力求为受众呈现真实、全面的新闻事件。但在短视频新闻生态下,传播渠道的社交化使得新闻传播不再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而是变成了用户之间的互动和分享。社交媒体的算法推荐机制根据用户的兴趣和偏好推送新闻内容,容易形成“信息茧房”,导致用户只接触到符合自己观点的信息。
同时,受众需求的个性化也使得新闻 利益驱动的影响。 一些新闻媒体和从业者为了吸引受众注意力,可能会在报 群体的需求而进行片面报道,从而偏离了新闻客观性原则 在新闻报道中坚守客观性原则。无论面对何种新闻事 主观臆断和片面解读。此外,建立健全新闻评议机制也至关重 并纠正违反客观性原则的报道,确保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公信力
(三)坚守新闻社会责任原则
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公器,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在传统新闻时代,新闻媒体主要通过报纸、电视等渠道传播信息,其社会影响力较大,也较为注重社会责任的履行。在短视频新闻生态下,新闻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也更加凸显。
新闻媒体不能仅仅追求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积极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闻媒体的重要使命。通过报道正 引导受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同时,新闻媒体和 会热 生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 ,推动问题的解决。此外,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帮助也是 往往处于不利地位,新闻媒体可以通过报道他们的情况,引起社会的关注, 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四)坚守新闻人文关怀原则
新闻人文关怀是新闻报道的重要价值追求,它要求新闻报道关注人的尊严、价值和命运,尊重人的情感和权利。在传统新闻报道中,一些优秀的新闻作品往往能够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展现人性的美好与温暖。然而,在短视频新闻生态下,新闻传播的快速性和碎片化特点使得新闻报道容易忽视人的情感和需求。
为了追求时效性和吸引力,一些新闻报道可能会过于注重事件的表面现象,而忽略了事件背后人的故事。这种缺乏人文关怀的报道方式,不仅无法满足受众的情感需求, 也难以引起受众的共鸣。因此,新闻媒体和从业者必须坚守新闻人文关怀原则,在新 通过深入采访、细致观察,挖掘新闻事件中人物的情感和经历,展现人 事件中的受害者进行二次伤害。在报道涉及受害者的新闻时,要尊重 采取恰 的报道方式,减少对他们的影响。只有这样,新闻报道才能真正体现人文关怀,赢得受众的认可和尊重
四、结论
短视频新闻的兴起为新闻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促使新闻专业主义内涵在传播主体、内容生产、传播渠道和受众互动等方面进行了多元拓展。然而,无论传播环境如何变化,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价值,如新闻真实性、客观性、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等,都必须坚守。新闻媒体和从业者要在适应短视频新闻生态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生产出更多高质量、有价值的新闻作品,为推动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高阳.短视频冲击下民生新闻报道的价值重塑与策略创新[J].全媒体探索.2025,(4):51-53.
[2] 陈亚仙.新媒体新闻生态下短视频新闻的传播优势与发展瓶颈探析[J].传播力研究.2025,9(2
[3]张舒涵,孔朝蓬,孔婧媛.新媒体时代短视频信息传播影响力研究[J].情报科学.2021,(9):23-25.
[4]刘杰 马作辉.短视频生态下的"硬"新闻如何"软"表达 ——以河北新闻网《问河北》栏目为例[J].采写编.2024,(5):4-5.
[5]刘晓玲.浅议新媒体环境下短视频新闻创新策略[J].新闻文化建设.2021,(2):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