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技术在机场运行中的创新应用实例
杨雯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分公司 四川成都 641419
1 智慧技术在机场运行中的应用
1.1 智慧值机与行李托运
传统值机与行李托运流程繁琐,易导致旅客排队时间长、机场运营效率低下。智慧技术的应用则带来了显著改变。例如,深圳机场引入了大量自助值机设备,旅客只需在设备上输入相关信息,即可快速完成值机手续,操作简便且高效。部分机场还推出了手机值机服务,旅客在出发前通过手机 APP 即可办理值机,无需在机场排队。在行李托运方面,智慧技术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机场采用了自助行李托运系统,旅客将行李放置在指定设备上,系统自动识别行李信息并完成托运,大大缩短了托运时间。成都双流机场引入 AGV 智能小车,1 号航站楼行李处理效率提升至每小时1200 件,实现了行李处理的自动化与高效化。
1.2 智慧安检
智慧安检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安检效率与准确性。传统安检主要依靠人工检查,速度慢且易出现疏漏。而如今,许多机场采用了先进的安检设备与技术。如利用人脸识别技术,旅客在安检时只需刷脸,系统即可快速验证身份,无需出示身份证等证件,大大缩短了安检时间。同时,X 光安检设备也得到了升级,通过智能图像识别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行李中的违禁物品,提高安检准确性。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安检区域设有 63 条安检通道,集成自助安检系统,通过人脸识别与身份核验技术,旅客仅需扫描登机牌、身份证并完成人脸比对,即可快速通行,减少排队时间。
1.3 智慧登机
智慧登机技术让登机过程更加便捷高效。一些机场采用了自助登机设备,旅客通过扫描登机牌或刷脸即可完成登机验证,无需人工检票。部分机场还利用蓝牙、Wi-Fi 等技术,实现了对旅客位置的实时追踪,当旅客接近登机口时,系统自动推送登机信息,提醒旅客登机,避免旅客错过航班。深圳机场启用的“刷脸登机”系统,借助 OCR 技术、生物识别和云端数据同步,实现了快速、准确的身份验证,与机场后台系统的实时对接,确保了登机过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1.4 智慧运营管理
智慧技术在机场运营管理方面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机场的运行效率。通过大数据分析,机场可以实时掌握航班信息、旅客流量、设备运行状况等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进行科学决策。例如,预测旅客流量高峰时段,提前调配人力物力,优化服务资源配置,减少旅客排队等待时间。通过物联网技术,机场能够实现对设备的实时监控与智能维护,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维修,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兰州中川国际机场联合运控中心,创新性地构建了“ ⋅1+3+N⋅ ”运行架构,以中央运行指挥平台为中枢,紧密联动航空器保障、旅客服务、货运物流三大核心模块,协同空管、航司、地勤等 18 家驻场单位,辅以高铁、城际等交通单元,共同形成了一张“分钟级响应、全要素联动”的智慧网络,使得机场的资源调配效率提升了 40% 。
1.5 智慧安防
智慧安防技术为机场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传统安防主要依靠人工巡逻和监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智慧安防系统融合了人工智能、视频监控、生物识别等技术,实现了对机场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监控。利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机场内的人员行为、车辆行驶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发出警报。采用生物识别技术,如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对机场工作人员和旅客进行身份验证,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机场控制区域。兰州中川国际机场通过集成 AI 监控、智能安检、大数据分析、周界防护、探区一体化鸟防等前沿智慧安防技术,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安防体系,显著提升了机场的安全管理效能。
2 智慧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2.1 深圳机场:AI 大模型助力安全管理与旅客服务
深圳机场紧跟科技发展趋势,针对民航运行生产的特点和需求,深圳机场创新开发了“安全适配器”,在基础模型中精准“注入”民航法规、应急处置预案等专业知识,以科技手段助力相关岗位工作人员提升安全类任务的处理能力。在旅客服务方面,深圳机场也积极探索智能技术应用。今年春运期间,华为泊车代驾全球首个机场商用试点落户深圳机场,基于车辆高阶智能驾驶能力和机场道路、停车场等场所的智能化配套,实现特定类型车辆在机场停车场的自动泊位和自动驶出,帮助旅客节省长距离步行和寻找车位的时间。此外,深圳机场还在航站楼内加快推动旅客代步机器人、行李运输机器人的测试进程,开展“数字虚拟人”客服应用试点,为旅客提供全天候、多渠道、多语种、智能化的信息问询服务,让旅客获得更便捷、更友好的个性化体验。
2.2 成都双流机场与天府机场:科技与服务融合提升旅客体验
成都双流机场 T1 航站楼改造聚焦智慧出行,引入自助值机和托运设备、智慧安检通道、AGV 行李处理小车、精准视频寻人等新设备和新系统,全流程实现“无纸化”与登机“无感化”。依托华为大数据平台,构建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旅客全流程服务应用场景,实现精准安检身份核验、人脸识别快速航显、3D 区位导航等多种智能应用。整套系统确保安检身份核验零误差,超 83% 的人脸识别登机运用使登机快速高效,平均每个航班登机耗时缩短 21.6% ,登机口服务人员派驻减少 50% ,登机准确率达到 100% ,针对晚到旅客的精准广播使航班减客率由原来的 1.095% 降至 0.294‰ 。成都天府机场作为新建机场,智慧化程度高且持续迭代升级。国内区域有 155台自助值机设备,经多次优化,操作流程从 7 步精简至 4 步,平均办理时间从 48 秒缩短至 30 秒,旅客独立完成值机比例大幅跃升至 95% 以上。预安检系统和设备的优化,使每日航班高峰时段过检人数约增加了 800 人次/小时,总体通行效率达到原通行效率的 2 倍。此外,天府机场启用 L4 级别远程无人驾驶智能登机桥,接机准确率、效率和安全可靠性优于传统人工操作登机桥,并完成多座无人驾驶登机桥的硬件改造和软件升级工作。
3 结语
综上所述,智慧技术在机场运行中的创新应用,为机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发展机遇。通过智慧值机与行李托运、智慧安检、智慧登机、智慧运营管理和智慧安防等多方面的应用,机场实现了运行效率的提升、旅客体验的优化和安全保障的强化。然而,智慧技术应用也面临着技术成本与投资回报、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兼容性与系统集成等诸多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机场需要制定合理的技术投资规划、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加强技术兼容性和系统集成管理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智慧技术的优势,推动机场向更加高效、便捷、安全的智慧机场迈进,为全球航空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慧技术在机场运行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为旅客带来更加优质的出行体验。
参考文献:
[1]赵阳.提升机场多跑道运行效率的关键策略与实践探索[J].中国军转民,2025,(10):51-52.
[2]詹新彬.大型国际机场智能绿色建造创新关键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5,(10):83-85.DOI:10.13616/j.cnki.gcjsysj.2025.05.227.
[3]李嘉诚.数据中台在智慧机场建设中的应用[J].大飞机,2025,(04):13-16.
[4]孙晓宇.基于物联网的机场工程建设 EHS 管理模式探析[J].民航管理,2025,(04):78-80.
[5]张景炎,王长久.智慧教育背景下智慧机场运行与管理专业虚拟现实技术教学实践研究[J].民航学报,2024,8(S1):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