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实践能力培养的创新路径研究

作者

黄用秀

六安市叶集职业学校 安徽六安 237421

前言:

在中职教育这个大框架里,基础会计这门课程是核心,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打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会计行业对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日益增高。可传统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大多还是侧重于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实践方面略显单薄。学生虽说能记住一些会计原理,但一到实际操作,仍旧状况百出,很难把学到的理论变成切实的实践技能。这种教学和实际需求脱节的情况,对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所以,教师应积极探寻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实践能力培养的创新方法,打破传统教学的限制,找到一个既符合中职学生特点,又能满足会计行业需求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一、虚实交互:搭建“双轨并行”的渐进式实训框架

传统会计实训里,场景割裂的问题常常存在,手工模拟与电算化操作之间,流程上难以衔接,学生想形成完整的业务认知闭环非常困难。以《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构建一个“手工基础层—系统操作层—虚实融合层”的三阶实训体系[1]。在手工基础层,打造“校园便利店经营”的情境,给学生提供空白的收款收据、进货单这些纸质模板,让学生根据虚拟业务,比如采购文具、销售零食等,去完成凭证填写。教师需在日期格式、金额分位这些细节上多下功夫指导,比如说用实物投影仪把学生作品展示出来,组织小组互评的时候,着重强调“大写数字零与壹需规范书写”。教师还能用“错误案例分析法”,故意拿些填写错误的凭证出来,让学生通过对比,自己发现规范要求。到了系统操作层,教师引入“柠檬云财务软件”,把学生手工填制的凭证数据录入系统,同时演示系统自动生成的记账凭证和手工凭证有哪些异同之处。比如处理“销售饮料收入”业务的时候,系统预设的增值税税率和手工计算的偏差,能让学生深入思考税法规定和系统逻辑。这时候教师就要当好“问题引导者”,提问学生“为什么系统自动识别的税率和教材案例不一样”,让学生去查阅最新的税法文件。虚实融合层靠“企业财务沙盘”来突破场景,学生分组模拟企业财务部门,处理突发业务,包括税务稽查、审计调整等。教师可以设计“成本分摊争议”的情境: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对制造费用分配有分歧,让学生通过查企业制度、分析历史数据,提出解决办法。这个过程里,教师要实时紧盯学生操作,看到有“费用分配标准选择不当”这些问题,就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让学生更理性地分析不同标准。

二、岗课对接:构建“角色轮换”的沉浸式实践模式

传统会计教学总是陷在“理论孤岛”里,学生虽然能学会编制会计分录,但不知如何与具体岗位需求进行对接。以《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一课为例,教师就可以设计“出纳岗—核算岗—税务岗—审计岗”的四阶轮岗体系[2]。在出纳岗实训的时候,教师给学生提供真实企业一个月的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让学生完成日清月结、票据整理、印章保管这些任务。教师还可以设计“现金盘点危机”的情境:学生因为疏忽,导致现金短款,需通过调阅监控、核对凭证、写情况说明这些流程,完成责任认定。这时候,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写规范的《现金短缺情况说明》,强调“事件经过描述要客观”“改进措施需具体”。轮岗到核算岗,教师可以引入“制造业成本核算”实战项目,给学生提供某工厂三个月的生产工单和材料领用记录,让学生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教师这时候就要充当“流程督导者”,看到学生“间接费用分配方法选择不当”,就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不同方法(比如工时比例法、产量比例法)的适用场景,最后确定最优方案。税务岗实训需结合当地政策,比如说针对电商专业学生,教师给学生提供某网店三个月的销售数据和发票记录,让学生完成增值税申报表填写。教师可以设计“税收优惠政策应用”的情境:学生发现企业符合小微企业减免条件,需通过调整申报数据,体现政策红利。这个过程里,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如何查税局官网公告,保证优惠适用准确无误。最后轮岗到审计岗,学生要综合前序岗位的数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教师可以设计“应收账款真实性核查”项目,让学生通过函证、盘点这些程序,验证账目准确性。

三、赛创联动:打造“问题导向”的探究式实践平台

传统会计教学过于看重标准答案,学生的创新思维被抑制。以《财务报表分析》的教学作为载体,教师可以构建起“竞赛项目化—项目课题化—课题成果化”的三阶创新机制。项目课题化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把竞赛成果转化为研究课题。比如针对“存货管理优化”课题,学生需要去实地调研某制造企业,分析其存货周转率下降的原因。教师要指导学生设计调研问卷,重点问问采购部门“安全库存设定依据”、生产部门“生产计划调整频率”这些问题。在数据分析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用 Excel 数据透视表功能,快速找出存货积压的主要品类。课题成果化阶段,教师需鼓励学生把研究成果用到实际场景里。比如,学生团队针对调研企业提出的“采用 JIT 生产模式”建议被采纳后,企业存货周转率得到了显著提升。教师可以组织“成果答辩会”,让学生通过 PPT 展示研究过程与成效,并接受企业财务总监的现场质询。这时候,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怎么用专业术语清晰表达观点,同时培养他们应对质疑的临场应变能力。在竞赛项目化阶段,教师可以组织“企业财务健康诊断”校内赛,提供某上市公司三年财报数据,让学生用比率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写诊断报告。教师设计“行业对标分析”环节,让学生选同行业三家企业做横向对比。此时,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怎么选取关键指标(如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并通过图表直观展示分析结果。

总结:

总之,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实践能力培养需创新路径。通过虚实交互搭建渐进式实训框架,以手工、系统、虚实融合三阶实训提升学生实操连贯性;以岗课对接构建角色轮换实践模式,让学生经历多岗位历练,明晰岗位需求。通过赛创联动打造问题导向探究平台,借竞赛、课题、成果转化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协同发力,有效破解传统教学困境,全面提升学生会计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彤彤. 激发中职生学习动力,提高《基础会计》课教学效果[J].内江科技,2025,46(07):133-134+87.

[2]姚侃. 浅谈行动教学法在中职财务基础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7,(35):19.